卞茂红;张循善;徐元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4,含0.1%三乙胺)(10:1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甲氧氯普胺在17.00~170.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9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国内外的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其中,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且陆续出现的长期随访资料证明其远期预后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在某些指标上优于结肠癌手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具有严格的适应证,是否优于开腹手术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未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就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方征;梁伟;朱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我国医疗机构中有关药品效期管理现况.方法 综述当前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品效期管理的相关文献.结果 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品的效期管理涉及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有多种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结论 应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中药品的效期问题,规范管理,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傅昌芳;沈爱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疗及护理干预对身材矮小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2例、71例,对照组仅仅按医嘱分别在0、30、60、90、120 min各取静脉血2 ml,观察组在取血前和取血过程中对家长和患儿进行全面系统的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顺利完成试验情况,观察组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效率低,后有39例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14%;对照组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发生效率高,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19例,不良反应率占26.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矮小儿童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样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 47例流感样症状患者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磷酸奥司他韦75 mg,每日2次口服,疗程5 d;对照组25例,常规流感对症治疗(感冒灵冲剂),疗程5~7 d.结果 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24 h,其他流感样症状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1 h.结论 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流感样症状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业满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均为内囊和脑叶出血,入院时出血量10~40 ml,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发病后24 h内接受常规剂量甘露醇250 ml治疗;观察组发病后24 h内接受半常规剂量甘露醇125 ml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速尿20 mg 1次静脉注射,6 h后改为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用药后72 h复查CT;14 d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血肿扩大发生率(占43.3%)与观察组(占13.3%)和对照组(占1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50%;观察组83.3%;对照组86.6%.治疗组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可增加血肿扩大发生率,使病情加重,建议早期使用速尿或半剂量甘露醇较为安全.
作者:郭茜;洪玉娥;吴君仓;徐文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问卷调查;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障碍,表现在焦虑心境、紧张、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呼吸系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荨麻疹疗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慈超;刘雯蓓;王军;师金川;季必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观察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该院199例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分为UDCA治疗组与常规保肝药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 UDCA组显效63例,有效48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1.0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7.74%.熊去氧胆酸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其中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观察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熊去氧胆酸在对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疗效较满意,安全性良好.
作者:许镇;许建明;丁玮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AF)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的70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在AF转复后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口服胺碘酮,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降压药物(除外ACEI和ARB类药物),治疗组35例给予包括坎地沙坦的降压药物,观察12个月.结果 治疗组左房内经明显小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AF,可在降压的同时,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作者:张士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结果 阿魏酸在20.0~40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9.18%,RSD=1.61%.结论 该法简单,快捷,可用于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31 nm波长处测定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的吸收度,并计算回收率和溶出度.结果 乙酰吉他霉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230~41.84 mg·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37%,n=9);三批样品在45 min溶出量均在75%以上.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秦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通过查阅研究盘龙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盘龙参药理及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盘龙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伟;金传山;周亚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队列研究,了解江苏省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情况,并用两种诊断标准比较基线合并各危险因素随访发展为MS的风险.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0年建立的35~74岁队列人群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MS,分别采用两个诊断标准(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及2005年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第三次报告亚裔标准).结果 江苏省人群具有高MS发病率,随访期间的MS发病率均随基线合并MS组分异常数的增加而增加;生存分析显示:在IDF定义下,性别、体力活动和基线患有高LP(a)、高CRP、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家族史是M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在ATPIII定义下,高LP(a)、高CRP和被动吸烟是M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江苏省社区人群具有较高的MS发病率,这预示着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将会增加,因此应尽早筛查MS高危人群并重视基线高危因素的综合防治.
作者:陈冯梅;郭志荣;胡晓抒;武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制订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实验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作者:凌艳;张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替硝唑胶囊含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替硝唑胶囊含量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9%;扩展不确定度为1.8%;测定结果为(99.1±1.8)%.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该制剂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孙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原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558例住院DM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58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05例次,感染例次率18.82%,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高血糖状态、侵入性治疗等呈正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余为胃肠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感染.结论 糖尿病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原发病的治疗,加强对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的护理,特别是侵入性插管的护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晓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呼吁高校医院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 借鉴社会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经验和方法,结合高校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探索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可行性措施和办法.结果 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可行性措施和办法有多种.结论 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是必要的、迫切的,但需领导重视并结合高校医院自身特点,创造条件,有选择地逐步开展.
作者:殷光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大戟毒副作用物质基础及大枣解毒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小肠灌流技术,UPLC-MASS测定大戟95%醇提物,大戟95%醇提物与大枣水提物混合溶液随灌流时间的变化.结果 各色谱峰在大戟95%醇提物中随灌流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主要变化趋势有四种,表现为峰型的增大、减少,及配伍大枣后峰型的消失.结论 本方法排除了部分与解毒减毒作用无关的成分,将发生变化的成分归类,缩小了寻找毒性成分的范围,降低了盲目性,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丽;尚尔鑫;沈祥春;时乐;段金廒;徐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是慢性胃炎的一个类型,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西医对CAG常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CAG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徐维黎;苏习兰;李克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07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认为Ems的患者,术中留取新鲜组织,对照组80例,取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的方法,检测IL-10启动子区域-1082、-819、-592位点多态性.结果 Ems组与对照组的IL-10启动子区域-1082、-819、-592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多态性与Ems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未能够证实IL-10等位基因与Ems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作者:李玉娟;谢静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