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满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4,含0.1%三乙胺)(10:1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甲氧氯普胺在17.00~170.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9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阴道给药系统有独特的使用和治疗优势,近年来剂型发展较快,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各种阴道给药制剂的特点,并对近年来阴道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阴道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莹;何广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行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9月~2009 年9月,采用VATS 方法施行食管癌根治术16例,回顾分析术前、术中、术后近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82 个,平均11.375 个/例,淋巴结转移率26.9%(49/182).平均胸部失血量为131 ml,术后引流量为(1281± 533.5)ml,胸腔闭式引流管带管时间为(7.25±2.35)d. 结论对于Ⅰ、Ⅱ期食管癌,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徐宝川;徐美青;魏大中;马冬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合理安全的麻醉诱导和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对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S)患者围术期麻醉风险意义.方法 OSAS患者19例表麻复合镇静遗忘状态下经鼻盲探、明视或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术毕所有患者术后送ICU.结果 13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3例喉镜明视和3例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插管成功.麻醉诱导期患者轻度呼吸抑制,经指令深呼吸和面罩吸氧后SpO2能迅速>93%.结论 OSAS患者麻醉诱导宜慢诱导,镇静遗忘状态下保留自主呼吸,能为困难插管提供充裕的插管时间,是降低围术期麻醉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小群;梁小虎;彭洪;钟纯;漆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40例体检人员的静脉血液标本,使用XE-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作为对照组;然后在一定距离内,移动电话保持通话的状态下再次测定此40例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此为测定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的10项血细胞结果并无干扰影响(P>0.05).结论 虽然电磁辐射对血细胞结果并无干扰,但医务人员在使用移动电话时还是应该充分重视电磁辐射的问题,从而保证仪器的佳使用状态.
作者:黄先国;卢义柱;汪春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该院32例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4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血管扩张性病变;5例肠系膜血管造影发现结肠血管扩张症;3例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发现盲肠或回盲部血管扩张.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1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切除术1例,横结肠切除术2例,部分升结肠、盲部、末段回肠切除术1例.结论 要充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肠血管扩张症是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现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需考虑结肠血管扩张症的可能性,纤维结肠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
作者:唐维平;邓跃华;刘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确定仙鹤草降糖活性部位.方法 优选仙鹤草中降糖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工艺,用优选的工艺提取仙鹤草得浸膏,浸膏分成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四部位,通过药效学实验确定降糖活性部位.结果 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降糖活性,正丁醇及水部位降糖活性不明显.结论 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为仙鹤草降糖活性部位.
作者:陈优生;张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制订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实验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作者:凌艳;张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对拔甲术后伤口愈合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50例(共计52趾)拔甲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拔甲术后换药中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甲床创面,并覆盖雷弗奴尔湿纱条,对照组在术后换药中不涂莫匹罗星软膏,直接用雷弗奴尔湿纱条覆盖甲床创面,直到伤口愈合.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拔甲术后伤口换药中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可有效地减轻换药疼痛,减少粘贴、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史瑾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中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患者的中医症候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治疗,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量表来判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从治疗第2周开始HAMA、CGI总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为78.21%.经调整方剂和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副反应轻.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林跃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室温(20±1)℃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 6 h内混合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室温(20±1)℃条件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郑芳;孙新建;吴进;朱雪松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机体在一些病理状态下,呼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成分会发生改变,呼气分析通过检测呼气中VOCs成分的变化反映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诸多领域.本文综述了人类呼气中的VOCs产生机制、呼气分析研究涉及的仪器和技术以及呼气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迅;何广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1)比较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周骨缺损不同环境下骨修复能力.(2)胶原膜对成骨方面的影响.方法 在犬股骨种植体周形成4 mm×4 mm×3 mm的骨缺损,4种方式修复(1)种植体+骨缺损;(2)种植体+骨缺损+胶原膜;(3)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4)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术12周处死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骨接触率.结果 种植体+骨缺损骨接触率低,并可见纤维包裹.加膜可促进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骨接触率约90%,加膜后并无明显差别.结论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较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复合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短期效果佳.
作者:张亨;张志宏;刘红红;程凡;鲍军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AF)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的70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在AF转复后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口服胺碘酮,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降压药物(除外ACEI和ARB类药物),治疗组35例给予包括坎地沙坦的降压药物,观察12个月.结果 治疗组左房内经明显小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AF,可在降压的同时,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作者:张士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传染病医院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的用药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统计该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防治慢性乙肝药物使用的种类及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用药频度和用药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该院防治乙肝药物主要有27种,DDDS排序前三位的是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和舒肝灵注射液.结论 该院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治疗药物的选择趋向于核苷(酸)类、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辅以抗炎保肝、免疫调节等药物.
作者:王永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淮北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HBV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择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71例)和肝硬化(22例)患者血清93份,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本组患者HBV基因分型结果为C型57例(61.3%),B型16例(17.2%),B/C混合型20例(21.5%);C、B和B/C基因型HBV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两组中C型比例分别为66.2%,45.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C、B和B/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79.0%(45/57),68.8%(11/16),65.0%(13/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与B型和C型基因患者在HBV-DNA和ALT水平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淮北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有少量的B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HBV在病毒复制和肝脏损害方面较B型和C型严重.
作者:王其亮;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黄粉虫蛋白是一种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因提取工艺尚未完善而限制了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主要对黄粉虫蛋白在脱脂、沉淀、脱色、酶解、除臭及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黄粉虫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李奕冉;姜玉新;李朝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脂质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 (结石组)与30例对照组空腹静脉血血脂进行测定,同时收集新鲜胆囊胆汁化学法测定胆汁中胆固醇(CHD),胆汁酸(TBA)及磷脂(PL)的含量并计算胆固醇饱和指数(CSI),评价各指标间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68在50例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壁 (结石组)和30例对照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TC、TG、LDL值及胆汁中胆固醇、CSI、PL较对照组高,而HDL和胆汁中胆汁酸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质异常与胆结石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尹纯林;杨文奇;孟翔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补中益气丸中阿魏酸、异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确定阿魏酸、异阿魏酸含量范围.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Sunfire ODS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采用乙腈:0.05%磷酸的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4 nm.结果 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值均小于3%,阿魏酸、异阿魏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3%,RSD为2.81%、 100.37%,RSD为2.72%.11个厂家53批样品中阿魏酸、异阿魏酸含量分别在0.0467~0.1718 mg·g-1、0.0289~0.7350 mg·g-1范围.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为制剂标准含量范围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柯雪红;陈为;陈锦富;花汝凤;杨小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我国医疗机构中有关药品效期管理现况.方法 综述当前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品效期管理的相关文献.结果 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品的效期管理涉及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有多种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结论 应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中药品的效期问题,规范管理,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傅昌芳;沈爱宗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