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仙鹤草降糖活性部位筛选

陈优生;张焜

关键词:仙鹤草, 降糖活性部位, 筛选
摘要:目的 确定仙鹤草降糖活性部位.方法 优选仙鹤草中降糖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工艺,用优选的工艺提取仙鹤草得浸膏,浸膏分成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四部位,通过药效学实验确定降糖活性部位.结果 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降糖活性,正丁醇及水部位降糖活性不明显.结论 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为仙鹤草降糖活性部位.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口服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疗程均为14 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测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液大流速(Vs).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伟;李仁柱;陈文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阴道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阴道给药系统有独特的使用和治疗优势,近年来剂型发展较快,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各种阴道给药制剂的特点,并对近年来阴道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阴道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莹;何广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纤维素酶法提取资丘木瓜多糖的研究

    目的 本文探讨了苯酚-浓硫酸法测定资丘木瓜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纤维素酶预处理资丘木瓜,并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结果 方法简便、快捷、线性关系及精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88X-0.0109(r=0.9962),适合测定资丘木瓜中多糖的含量.结论 酶法提取大大提高了资丘木瓜多糖的提取率,由5.23%增加到9.24%,提高了76.67%.

    作者:刘朝霞;李士刚;陈燕;周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研究进展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国内外的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其中,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且陆续出现的长期随访资料证明其远期预后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在某些指标上优于结肠癌手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具有严格的适应证,是否优于开腹手术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未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就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方征;梁伟;朱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麻醉处理

    目的 观察合理安全的麻醉诱导和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对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S)患者围术期麻醉风险意义.方法 OSAS患者19例表麻复合镇静遗忘状态下经鼻盲探、明视或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术毕所有患者术后送ICU.结果 13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3例喉镜明视和3例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插管成功.麻醉诱导期患者轻度呼吸抑制,经指令深呼吸和面罩吸氧后SpO2能迅速>93%.结论 OSAS患者麻醉诱导宜慢诱导,镇静遗忘状态下保留自主呼吸,能为困难插管提供充裕的插管时间,是降低围术期麻醉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小群;梁小虎;彭洪;钟纯;漆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问卷调查;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障碍,表现在焦虑心境、紧张、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呼吸系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荨麻疹疗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慈超;刘雯蓓;王军;师金川;季必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原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558例住院DM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58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05例次,感染例次率18.82%,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高血糖状态、侵入性治疗等呈正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余为胃肠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感染.结论 糖尿病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原发病的治疗,加强对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的护理,特别是侵入性插管的护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晓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RE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43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43例.治疗8周后分别作出症状评价及胃镜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下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RE的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颜兆寰;李庭赞;周烨;朱传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 (1)比较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周骨缺损不同环境下骨修复能力.(2)胶原膜对成骨方面的影响.方法 在犬股骨种植体周形成4 mm×4 mm×3 mm的骨缺损,4种方式修复(1)种植体+骨缺损;(2)种植体+骨缺损+胶原膜;(3)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4)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术12周处死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骨接触率.结果 种植体+骨缺损骨接触率低,并可见纤维包裹.加膜可促进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骨接触率约90%,加膜后并无明显差别.结论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较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复合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短期效果佳.

    作者:张亨;张志宏;刘红红;程凡;鲍军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浅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是慢性胃炎的一个类型,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西医对CAG常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CAG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徐维黎;苏习兰;李克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黄粉虫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黄粉虫蛋白是一种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因提取工艺尚未完善而限制了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主要对黄粉虫蛋白在脱脂、沉淀、脱色、酶解、除臭及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黄粉虫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李奕冉;姜玉新;李朝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BV基因型分布与慢性乙肝临床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淮北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HBV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择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71例)和肝硬化(22例)患者血清93份,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本组患者HBV基因分型结果为C型57例(61.3%),B型16例(17.2%),B/C混合型20例(21.5%);C、B和B/C基因型HBV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两组中C型比例分别为66.2%,45.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C、B和B/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79.0%(45/57),68.8%(11/16),65.0%(13/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与B型和C型基因患者在HBV-DNA和ALT水平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淮北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有少量的B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HBV在病毒复制和肝脏损害方面较B型和C型严重.

    作者:王其亮;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该院32例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4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血管扩张性病变;5例肠系膜血管造影发现结肠血管扩张症;3例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发现盲肠或回盲部血管扩张.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1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切除术1例,横结肠切除术2例,部分升结肠、盲部、末段回肠切除术1例.结论 要充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肠血管扩张症是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现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需考虑结肠血管扩张症的可能性,纤维结肠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

    作者:唐维平;邓跃华;刘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AF)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的70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在AF转复后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口服胺碘酮,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降压药物(除外ACEI和ARB类药物),治疗组35例给予包括坎地沙坦的降压药物,观察12个月.结果 治疗组左房内经明显小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AF,可在降压的同时,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作者:张士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消糜栓中苦参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消糜栓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天津兰博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45:55:0.2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线性范围80~400 mg·L-1(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7%(n=6),RSD为1.22%.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秀月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28例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28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28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中西医组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92.9%.明显好于西医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1.4%及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中西医组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及左心室功能的改善情况也均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效果好于单纯西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茂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我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某传染病医院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的用药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统计该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防治慢性乙肝药物使用的种类及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用药频度和用药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该院防治乙肝药物主要有27种,DDDS排序前三位的是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和舒肝灵注射液.结论 该院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治疗药物的选择趋向于核苷(酸)类、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辅以抗炎保肝、免疫调节等药物.

    作者:王永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脂质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

    目的 探讨脂质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 (结石组)与30例对照组空腹静脉血血脂进行测定,同时收集新鲜胆囊胆汁化学法测定胆汁中胆固醇(CHD),胆汁酸(TBA)及磷脂(PL)的含量并计算胆固醇饱和指数(CSI),评价各指标间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68在50例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壁 (结石组)和30例对照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TC、TG、LDL值及胆汁中胆固醇、CSI、PL较对照组高,而HDL和胆汁中胆汁酸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质异常与胆结石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尹纯林;杨文奇;孟翔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炎琥宁10 mg·kg-1·d-1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俞晓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结果 阿魏酸在20.0~40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9.18%,RSD=1.61%.结论 该法简单,快捷,可用于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