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吴莹;何广卫

关键词:阴道给药, 阴道凝胶, 阴道片剂, 阴道栓剂, 阴道环, 阴道膜剂
摘要:阴道给药系统有独特的使用和治疗优势,近年来剂型发展较快,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各种阴道给药制剂的特点,并对近年来阴道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阴道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RE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43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43例.治疗8周后分别作出症状评价及胃镜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下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RE的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颜兆寰;李庭赞;周烨;朱传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黄粉虫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黄粉虫蛋白是一种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因提取工艺尚未完善而限制了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主要对黄粉虫蛋白在脱脂、沉淀、脱色、酶解、除臭及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黄粉虫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李奕冉;姜玉新;李朝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麻醉处理

    目的 观察合理安全的麻醉诱导和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对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S)患者围术期麻醉风险意义.方法 OSAS患者19例表麻复合镇静遗忘状态下经鼻盲探、明视或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术毕所有患者术后送ICU.结果 13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3例喉镜明视和3例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插管成功.麻醉诱导期患者轻度呼吸抑制,经指令深呼吸和面罩吸氧后SpO2能迅速>93%.结论 OSAS患者麻醉诱导宜慢诱导,镇静遗忘状态下保留自主呼吸,能为困难插管提供充裕的插管时间,是降低围术期麻醉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小群;梁小虎;彭洪;钟纯;漆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原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558例住院DM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58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05例次,感染例次率18.82%,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高血糖状态、侵入性治疗等呈正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余为胃肠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感染.结论 糖尿病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原发病的治疗,加强对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的护理,特别是侵入性插管的护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晓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中甲氧氯普胺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4,含0.1%三乙胺)(10:1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甲氧氯普胺在17.00~170.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9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我院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该院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销售金额均排在前三位.结论 该院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为CCB、ARB和ACEI等,应用情况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作者:郑绍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建立替硝唑胶囊含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替硝唑胶囊含量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9%;扩展不确定度为1.8%;测定结果为(99.1±1.8)%.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该制剂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孙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乙酰吉他霉素颗粒溶出度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31 nm波长处测定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的吸收度,并计算回收率和溶出度.结果 乙酰吉他霉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230~41.84 mg·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37%,n=9);三批样品在45 min溶出量均在75%以上.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秦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关于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探讨

    目的 呼吁高校医院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 借鉴社会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经验和方法,结合高校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探索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可行性措施和办法.结果 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可行性措施和办法有多种.结论 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是必要的、迫切的,但需领导重视并结合高校医院自身特点,创造条件,有选择地逐步开展.

    作者:殷光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白血病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3例60岁以上老年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132例中青年AL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4.38:1.老年AL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者为86.0%、治疗相关死亡率(33.3%)均高于中青年组(P<0.01);骨髓增生低下发生率(14.0%)、既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率(9.3%)均高于中青年组(P<0.05);完全缓解(CR)率(21.2%)、1年生存率(27.3%)均低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AL有其临床特点,目前尚无早期诊断治疗的有效策略,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燕明;丁刚;李承君;江彬彬;汤如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大戟配伍大枣减毒相关化学物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大戟毒副作用物质基础及大枣解毒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小肠灌流技术,UPLC-MASS测定大戟95%醇提物,大戟95%醇提物与大枣水提物混合溶液随灌流时间的变化.结果 各色谱峰在大戟95%醇提物中随灌流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主要变化趋势有四种,表现为峰型的增大、减少,及配伍大枣后峰型的消失.结论 本方法排除了部分与解毒减毒作用无关的成分,将发生变化的成分归类,缩小了寻找毒性成分的范围,降低了盲目性,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丽;尚尔鑫;沈祥春;时乐;段金廒;徐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AF)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的70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在AF转复后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口服胺碘酮,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降压药物(除外ACEI和ARB类药物),治疗组35例给予包括坎地沙坦的降压药物,观察12个月.结果 治疗组左房内经明显小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AF,可在降压的同时,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作者:张士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头孢类药物皮试现状的调查及探讨

    针对头孢类药物的皮试状况,对该市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对头孢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上认识不统一,操作随意性仍然存在.结合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对头孢类药物应采用拟用药物进行皮试,皮试浓度为0.5 g·L-1是适宜的.

    作者:许卫军;岑章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奥司他韦(达菲)治疗流感样症状病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样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 47例流感样症状患者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磷酸奥司他韦75 mg,每日2次口服,疗程5 d;对照组25例,常规流感对症治疗(感冒灵冲剂),疗程5~7 d.结果 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24 h,其他流感样症状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1 h.结论 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流感样症状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业满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广泛性焦虑症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患者的中医症候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治疗,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量表来判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从治疗第2周开始HAMA、CGI总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为78.21%.经调整方剂和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副反应轻.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林跃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该院32例结肠血管扩张症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4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血管扩张性病变;5例肠系膜血管造影发现结肠血管扩张症;3例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发现盲肠或回盲部血管扩张.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1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切除术1例,横结肠切除术2例,部分升结肠、盲部、末段回肠切除术1例.结论 要充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肠血管扩张症是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现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需考虑结肠血管扩张症的可能性,纤维结肠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

    作者:唐维平;邓跃华;刘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盘龙参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研究盘龙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盘龙参药理及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盘龙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伟;金传山;周亚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口服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疗程均为14 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测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液大流速(Vs).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伟;李仁柱;陈文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医疗机构中药品的效期管理

    目的 了解我国医疗机构中有关药品效期管理现况.方法 综述当前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品效期管理的相关文献.结果 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品的效期管理涉及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有多种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结论 应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中药品的效期问题,规范管理,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傅昌芳;沈爱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医疗及护理干预对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疗及护理干预对身材矮小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2例、71例,对照组仅仅按医嘱分别在0、30、60、90、120 min各取静脉血2 ml,观察组在取血前和取血过程中对家长和患儿进行全面系统的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顺利完成试验情况,观察组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效率低,后有39例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14%;对照组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发生效率高,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19例,不良反应率占26.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矮小儿童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