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类药物皮试现状的调查及探讨

许卫军;岑章建

关键词:头孢菌素, 皮试, 调查
摘要:针对头孢类药物的皮试状况,对该市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对头孢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上认识不统一,操作随意性仍然存在.结合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对头孢类药物应采用拟用药物进行皮试,皮试浓度为0.5 g·L-1是适宜的.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社区人群基线危险因素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队列研究

    目的 通过队列研究,了解江苏省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情况,并用两种诊断标准比较基线合并各危险因素随访发展为MS的风险.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0年建立的35~74岁队列人群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MS,分别采用两个诊断标准(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及2005年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第三次报告亚裔标准).结果 江苏省人群具有高MS发病率,随访期间的MS发病率均随基线合并MS组分异常数的增加而增加;生存分析显示:在IDF定义下,性别、体力活动和基线患有高LP(a)、高CRP、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家族史是M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在ATPIII定义下,高LP(a)、高CRP和被动吸烟是M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江苏省社区人群具有较高的MS发病率,这预示着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将会增加,因此应尽早筛查MS高危人群并重视基线高危因素的综合防治.

    作者:陈冯梅;郭志荣;胡晓抒;武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白血病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3例60岁以上老年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132例中青年AL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4.38:1.老年AL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者为86.0%、治疗相关死亡率(33.3%)均高于中青年组(P<0.01);骨髓增生低下发生率(14.0%)、既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率(9.3%)均高于中青年组(P<0.05);完全缓解(CR)率(21.2%)、1年生存率(27.3%)均低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AL有其临床特点,目前尚无早期诊断治疗的有效策略,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燕明;丁刚;李承君;江彬彬;汤如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40例体检人员的静脉血液标本,使用XE-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作为对照组;然后在一定距离内,移动电话保持通话的状态下再次测定此40例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此为测定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的10项血细胞结果并无干扰影响(P>0.05).结论 虽然电磁辐射对血细胞结果并无干扰,但医务人员在使用移动电话时还是应该充分重视电磁辐射的问题,从而保证仪器的佳使用状态.

    作者:黄先国;卢义柱;汪春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管状胃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管状胃在食管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6例食管癌、下咽癌和食管胃交界癌切除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管状胃的制作方法及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胃出血1例,左胸腔积液2例,心律失常3例,吻合口狭窄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吻合口瘘、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及胸胃排空障碍发生.随访33例,随访时间10~24月,无胸胃综合征及明显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食管切除术后管状胃制作简单、安全;解剖上与生理食管更相似;有更长的替代长度;保证了更好的血运;大限度切除了胃的泌酸面积,改善了胃食管反流;降低了胃排空不良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璐;王衡;胡少辉;施开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问卷调查;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障碍,表现在焦虑心境、紧张、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呼吸系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荨麻疹疗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慈超;刘雯蓓;王军;师金川;季必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汉译版FABQ评估腰痛患者的可靠性

    目的 探讨应用汉译版恐惧-逃避信念问卷(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FABQ)评估腰痛患者的可靠性.方法 将英文原版FABQ按一定要求翻译、汉化得到汉译版FABQ(CFABQ),对34例住院行康复治疗的腰痛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22~60岁,平均42.6岁),用CFABQ进行2次测试,间隔期2 d,检测CFABQ的重复性;对门诊126例腰痛患者在就诊时行CFABQ、汉译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11分疼痛评定量表(11-point pain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6项简化版健康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36-Item Shot-Form Health Survey,SF-36)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FABQ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0.805(男性),r=0.815(女性),P<0.01);CFABQ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它的2个分量表与NRS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P<0.01),0.192(P<0.05);与CODI的相关系数为0.420(P<0.01),0.351(P<0.01);与SF-36(physical)相关系数为-0.268(P<0.01),-0.173(P<0.01);与SF-36(mental)相关系数为-0.154(P>0.05),-0.303(P<0.01).结论 CFABQ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可用于对腰痛患者的评估.

    作者:汪敏;王斌;吴建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补中益气丸中阿魏酸和异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补中益气丸中阿魏酸、异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确定阿魏酸、异阿魏酸含量范围.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Sunfire ODS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采用乙腈:0.05%磷酸的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4 nm.结果 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值均小于3%,阿魏酸、异阿魏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3%,RSD为2.81%、 100.37%,RSD为2.72%.11个厂家53批样品中阿魏酸、异阿魏酸含量分别在0.0467~0.1718 mg·g-1、0.0289~0.7350 mg·g-1范围.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为制剂标准含量范围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柯雪红;陈为;陈锦富;花汝凤;杨小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BV基因型分布与慢性乙肝临床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淮北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HBV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择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71例)和肝硬化(22例)患者血清93份,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本组患者HBV基因分型结果为C型57例(61.3%),B型16例(17.2%),B/C混合型20例(21.5%);C、B和B/C基因型HBV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两组中C型比例分别为66.2%,45.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C、B和B/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79.0%(45/57),68.8%(11/16),65.0%(13/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与B型和C型基因患者在HBV-DNA和ALT水平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淮北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有少量的B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HBV在病毒复制和肝脏损害方面较B型和C型严重.

    作者:王其亮;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行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9月~2009 年9月,采用VATS 方法施行食管癌根治术16例,回顾分析术前、术中、术后近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82 个,平均11.375 个/例,淋巴结转移率26.9%(49/182).平均胸部失血量为131 ml,术后引流量为(1281± 533.5)ml,胸腔闭式引流管带管时间为(7.25±2.35)d. 结论对于Ⅰ、Ⅱ期食管癌,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徐宝川;徐美青;魏大中;马冬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纤维素酶法提取资丘木瓜多糖的研究

    目的 本文探讨了苯酚-浓硫酸法测定资丘木瓜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纤维素酶预处理资丘木瓜,并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结果 方法简便、快捷、线性关系及精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88X-0.0109(r=0.9962),适合测定资丘木瓜中多糖的含量.结论 酶法提取大大提高了资丘木瓜多糖的提取率,由5.23%增加到9.24%,提高了76.67%.

    作者:刘朝霞;李士刚;陈燕;周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RE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43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43例.治疗8周后分别作出症状评价及胃镜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下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RE的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颜兆寰;李庭赞;周烨;朱传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ircum-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gen special T cell,CCP/AST)体外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设:空白组:不加任何干预药物;CCP组:仅加CCP干预(CCP终浓度为20 mg·L-1);甲氨喋呤(MTX)组:同时加CCP与MTX干预(CCP与MTX终浓度均为20 mg·L-1);体外培养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OD)水平.结果 CCP可以显著诱导RA患者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CP/AST)体外增殖(P<0.01),在此基础上加入MTX后,CCP/AST增殖状态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 MTX对RA患者CCP/AST的增殖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推断MTX做为RA临床治疗的经典用药,抑制RA患者CCP/AST的活化、增殖,可能是其治疗RA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蔡辉;姚茹冰;高佩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口服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疗程均为14 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测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液大流速(Vs).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伟;李仁柱;陈文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针药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IL-1、IL-2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对实验性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的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胸腺细胞增值法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所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影响.结果 针药结合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IL-1、IL-2水平明显降低,其中针药结合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抑制细胞IL-1、IL-2的释放,调节免疫,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因子调节有关.

    作者:卞勇;鞠晓云;范乃斌;方泰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医疗及护理干预对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疗及护理干预对身材矮小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2例、71例,对照组仅仅按医嘱分别在0、30、60、90、120 min各取静脉血2 ml,观察组在取血前和取血过程中对家长和患儿进行全面系统的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顺利完成试验情况,观察组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效率低,后有39例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14%;对照组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发生效率高,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19例,不良反应率占26.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矮小儿童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基于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中药分析课程中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尝试,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结果 表明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中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丽;单鸣秋;包贝华;曹雨诞;丁安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盘龙参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研究盘龙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盘龙参药理及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盘龙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伟;金传山;周亚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该院199例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分为UDCA治疗组与常规保肝药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 UDCA组显效63例,有效48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1.0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7.74%.熊去氧胆酸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其中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观察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熊去氧胆酸在对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疗效较满意,安全性良好.

    作者:许镇;许建明;丁玮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P450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P450基因的特点、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做了综述.

    作者:丁俊;章秋;孙俊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大戟配伍大枣减毒相关化学物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大戟毒副作用物质基础及大枣解毒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小肠灌流技术,UPLC-MASS测定大戟95%醇提物,大戟95%醇提物与大枣水提物混合溶液随灌流时间的变化.结果 各色谱峰在大戟95%醇提物中随灌流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主要变化趋势有四种,表现为峰型的增大、减少,及配伍大枣后峰型的消失.结论 本方法排除了部分与解毒减毒作用无关的成分,将发生变化的成分归类,缩小了寻找毒性成分的范围,降低了盲目性,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丽;尚尔鑫;沈祥春;时乐;段金廒;徐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