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王衡;胡少辉;施开炯
在ABC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业与时间相结合的医药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成本计量模型,为医药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作者:方增华;张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4,含0.1%三乙胺)(10:1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甲氧氯普胺在17.00~170.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9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该院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销售金额均排在前三位.结论 该院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为CCB、ARB和ACEI等,应用情况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作者:郑绍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炎琥宁10 mg·kg-1·d-1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俞晓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31 nm波长处测定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的吸收度,并计算回收率和溶出度.结果 乙酰吉他霉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230~41.84 mg·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37%,n=9);三批样品在45 min溶出量均在75%以上.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秦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阴道给药系统有独特的使用和治疗优势,近年来剂型发展较快,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各种阴道给药制剂的特点,并对近年来阴道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阴道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莹;何广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结果 阿魏酸在20.0~40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9.18%,RSD=1.61%.结论 该法简单,快捷,可用于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通过查阅研究盘龙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盘龙参药理及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盘龙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伟;金传山;周亚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淮北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HBV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择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71例)和肝硬化(22例)患者血清93份,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本组患者HBV基因分型结果为C型57例(61.3%),B型16例(17.2%),B/C混合型20例(21.5%);C、B和B/C基因型HBV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两组中C型比例分别为66.2%,45.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C、B和B/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79.0%(45/57),68.8%(11/16),65.0%(13/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与B型和C型基因患者在HBV-DNA和ALT水平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淮北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有少量的B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HBV在病毒复制和肝脏损害方面较B型和C型严重.
作者:王其亮;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传染病医院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的用药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统计该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防治慢性乙肝药物使用的种类及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用药频度和用药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该院防治乙肝药物主要有27种,DDDS排序前三位的是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和舒肝灵注射液.结论 该院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治疗药物的选择趋向于核苷(酸)类、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辅以抗炎保肝、免疫调节等药物.
作者:王永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亚甲酰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应用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07例,并应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三周方案化疗,终98例患者按要求完成该研究.检测患者上述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反应率(response rate,R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TS-5′UTR端为2R2R或2R3C或3C3C型患者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优于2R3G或3C3G或3G3G(P=0.007和0.018),其他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TS-5'UTR位点为2R2R或2R3C或3C3C型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与氟尿嘧啶疗效存在相关性,有助于指导晚期食管癌选择氟尿嘧啶化疗.
作者:胡冰;何义富;单本杰;陈健;钱小军;王磊;季楚舒;胡长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酒精性肝病 (alcohol liver disease,A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氧化应激、内毒素、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了深入研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和筛选防治酒精性肝病的药物,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就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玲;孙妩弋;姜玲;魏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室温(20±1)℃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 6 h内混合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室温(20±1)℃条件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郑芳;孙新建;吴进;朱雪松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1)比较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周骨缺损不同环境下骨修复能力.(2)胶原膜对成骨方面的影响.方法 在犬股骨种植体周形成4 mm×4 mm×3 mm的骨缺损,4种方式修复(1)种植体+骨缺损;(2)种植体+骨缺损+胶原膜;(3)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4)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术12周处死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骨接触率.结果 种植体+骨缺损骨接触率低,并可见纤维包裹.加膜可促进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骨接触率约90%,加膜后并无明显差别.结论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较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复合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短期效果佳.
作者:张亨;张志宏;刘红红;程凡;鲍军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对实验性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的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胸腺细胞增值法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所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影响.结果 针药结合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IL-1、IL-2水平明显降低,其中针药结合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抑制细胞IL-1、IL-2的释放,调节免疫,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因子调节有关.
作者:卞勇;鞠晓云;范乃斌;方泰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成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正常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5例健康成人(110只耳)进行BAEP检测,分析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与年龄、性别、左右耳的关系.结果 成人BAEP左右耳无差别,随年龄增加Ⅲ、Ⅴ波潜伏期及Ⅲ-Ⅴ峰间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潜伏期较女性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年龄及性别是影响BAEP的两个主要的生理因素,正常成人BAEP各波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
作者:吕红娟;肖瑾;徐培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疗及护理干预对身材矮小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2例、71例,对照组仅仅按医嘱分别在0、30、60、90、120 min各取静脉血2 ml,观察组在取血前和取血过程中对家长和患儿进行全面系统的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顺利完成试验情况,观察组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效率低,后有39例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14%;对照组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发生效率高,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19例,不良反应率占26.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矮小儿童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制订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实验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作者:凌艳;张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脂质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 (结石组)与30例对照组空腹静脉血血脂进行测定,同时收集新鲜胆囊胆汁化学法测定胆汁中胆固醇(CHD),胆汁酸(TBA)及磷脂(PL)的含量并计算胆固醇饱和指数(CSI),评价各指标间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68在50例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壁 (结石组)和30例对照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TC、TG、LDL值及胆汁中胆固醇、CSI、PL较对照组高,而HDL和胆汁中胆汁酸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质异常与胆结石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尹纯林;杨文奇;孟翔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ircum-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gen special T cell,CCP/AST)体外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设:空白组:不加任何干预药物;CCP组:仅加CCP干预(CCP终浓度为20 mg·L-1);甲氨喋呤(MTX)组:同时加CCP与MTX干预(CCP与MTX终浓度均为20 mg·L-1);体外培养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OD)水平.结果 CCP可以显著诱导RA患者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CP/AST)体外增殖(P<0.01),在此基础上加入MTX后,CCP/AST增殖状态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 MTX对RA患者CCP/AST的增殖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推断MTX做为RA临床治疗的经典用药,抑制RA患者CCP/AST的活化、增殖,可能是其治疗RA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蔡辉;姚茹冰;高佩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