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莹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对实验性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的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胸腺细胞增值法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所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影响.结果 针药结合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IL-1、IL-2水平明显降低,其中针药结合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抑制细胞IL-1、IL-2的释放,调节免疫,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因子调节有关.
作者:卞勇;鞠晓云;范乃斌;方泰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管状胃在食管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6例食管癌、下咽癌和食管胃交界癌切除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管状胃的制作方法及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胃出血1例,左胸腔积液2例,心律失常3例,吻合口狭窄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吻合口瘘、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及胸胃排空障碍发生.随访33例,随访时间10~24月,无胸胃综合征及明显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食管切除术后管状胃制作简单、安全;解剖上与生理食管更相似;有更长的替代长度;保证了更好的血运;大限度切除了胃的泌酸面积,改善了胃食管反流;降低了胃排空不良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璐;王衡;胡少辉;施开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行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9月~2009 年9月,采用VATS 方法施行食管癌根治术16例,回顾分析术前、术中、术后近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82 个,平均11.375 个/例,淋巴结转移率26.9%(49/182).平均胸部失血量为131 ml,术后引流量为(1281± 533.5)ml,胸腔闭式引流管带管时间为(7.25±2.35)d. 结论对于Ⅰ、Ⅱ期食管癌,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徐宝川;徐美青;魏大中;马冬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替硝唑胶囊含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替硝唑胶囊含量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9%;扩展不确定度为1.8%;测定结果为(99.1±1.8)%.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该制剂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孙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3例60岁以上老年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132例中青年AL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4.38:1.老年AL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者为86.0%、治疗相关死亡率(33.3%)均高于中青年组(P<0.01);骨髓增生低下发生率(14.0%)、既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率(9.3%)均高于中青年组(P<0.05);完全缓解(CR)率(21.2%)、1年生存率(27.3%)均低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AL有其临床特点,目前尚无早期诊断治疗的有效策略,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燕明;丁刚;李承君;江彬彬;汤如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针对头孢类药物的皮试状况,对该市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对头孢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上认识不统一,操作随意性仍然存在.结合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对头孢类药物应采用拟用药物进行皮试,皮试浓度为0.5 g·L-1是适宜的.
作者:许卫军;岑章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炎琥宁10 mg·kg-1·d-1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俞晓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黄粉虫蛋白是一种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因提取工艺尚未完善而限制了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主要对黄粉虫蛋白在脱脂、沉淀、脱色、酶解、除臭及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黄粉虫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李奕冉;姜玉新;李朝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阴道给药系统有独特的使用和治疗优势,近年来剂型发展较快,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各种阴道给药制剂的特点,并对近年来阴道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阴道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莹;何广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中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患者的中医症候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治疗,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量表来判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从治疗第2周开始HAMA、CGI总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为78.21%.经调整方剂和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副反应轻.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林跃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观察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该院199例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分为UDCA治疗组与常规保肝药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 UDCA组显效63例,有效48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81.0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7.74%.熊去氧胆酸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其中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观察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熊去氧胆酸在对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疗效较满意,安全性良好.
作者:许镇;许建明;丁玮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亚甲酰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应用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07例,并应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三周方案化疗,终98例患者按要求完成该研究.检测患者上述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反应率(response rate,R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TS-5′UTR端为2R2R或2R3C或3C3C型患者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优于2R3G或3C3G或3G3G(P=0.007和0.018),其他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TS-5'UTR位点为2R2R或2R3C或3C3C型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与氟尿嘧啶疗效存在相关性,有助于指导晚期食管癌选择氟尿嘧啶化疗.
作者:胡冰;何义富;单本杰;陈健;钱小军;王磊;季楚舒;胡长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口服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疗程均为14 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测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液大流速(Vs).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伟;李仁柱;陈文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对拔甲术后伤口愈合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50例(共计52趾)拔甲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拔甲术后换药中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甲床创面,并覆盖雷弗奴尔湿纱条,对照组在术后换药中不涂莫匹罗星软膏,直接用雷弗奴尔湿纱条覆盖甲床创面,直到伤口愈合.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拔甲术后伤口换药中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可有效地减轻换药疼痛,减少粘贴、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史瑾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样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 47例流感样症状患者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磷酸奥司他韦75 mg,每日2次口服,疗程5 d;对照组25例,常规流感对症治疗(感冒灵冲剂),疗程5~7 d.结果 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24 h,其他流感样症状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1 h.结论 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流感样症状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业满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汉译版恐惧-逃避信念问卷(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FABQ)评估腰痛患者的可靠性.方法 将英文原版FABQ按一定要求翻译、汉化得到汉译版FABQ(CFABQ),对34例住院行康复治疗的腰痛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22~60岁,平均42.6岁),用CFABQ进行2次测试,间隔期2 d,检测CFABQ的重复性;对门诊126例腰痛患者在就诊时行CFABQ、汉译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11分疼痛评定量表(11-point pain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6项简化版健康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36-Item Shot-Form Health Survey,SF-36)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FABQ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0.805(男性),r=0.815(女性),P<0.01);CFABQ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它的2个分量表与NRS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P<0.01),0.192(P<0.05);与CODI的相关系数为0.420(P<0.01),0.351(P<0.01);与SF-36(physical)相关系数为-0.268(P<0.01),-0.173(P<0.01);与SF-36(mental)相关系数为-0.154(P>0.05),-0.303(P<0.01).结论 CFABQ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可用于对腰痛患者的评估.
作者:汪敏;王斌;吴建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前列腺粘液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MC)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前列腺癌,报道较少,我院遇见一例.为研究该病的临床发病及诊疗情况 ,现报道如下并检索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窦全亮;刘军;苏江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淮北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HBV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择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71例)和肝硬化(22例)患者血清93份,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本组患者HBV基因分型结果为C型57例(61.3%),B型16例(17.2%),B/C混合型20例(21.5%);C、B和B/C基因型HBV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两组中C型比例分别为66.2%,45.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C、B和B/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79.0%(45/57),68.8%(11/16),65.0%(13/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与B型和C型基因患者在HBV-DNA和ALT水平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淮北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有少量的B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HBV在病毒复制和肝脏损害方面较B型和C型严重.
作者:王其亮;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中药分析课程中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尝试,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结果 表明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中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丽;单鸣秋;包贝华;曹雨诞;丁安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成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正常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5例健康成人(110只耳)进行BAEP检测,分析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与年龄、性别、左右耳的关系.结果 成人BAEP左右耳无差别,随年龄增加Ⅲ、Ⅴ波潜伏期及Ⅲ-Ⅴ峰间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潜伏期较女性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年龄及性别是影响BAEP的两个主要的生理因素,正常成人BAEP各波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
作者:吕红娟;肖瑾;徐培坤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