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文
魔芋为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1. ex Decne.)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茎,在我国有较广泛的分布.我国有18个魔芋品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有5种:魔芋A.rivieri Durieu、疏毛魔芋A.sinensis Belval、南蛇魔芋A.dunnii Tutcher、东川魔芋A.mairei Levl.、疣柄魔芋A.rirosus[1].具有药理作用的是从魔芋块茎中提取的杂多糖魔芋葡甘露聚糖(KGM).由于KGM具有吸水性、凝胶性、黏结性、低热可食的特性,在食品加工、日用化学、保健品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桂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乌苏里藜芦碱(V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24 h,观察VnA对大鼠神经行为、脑梗死灶大小、相关脑区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nA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行为评分,并降低相关脑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并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面积,20、40 μg/kg VnA分别使脑梗死面积降低34.3%(P<0.05)和61.6%(P<0.01).VnA可显著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ICAM-1表达,但对nNOS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V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降低损伤区ICAM-1有关.
作者:由广旭;周琴;李卫平;韩国柱;赵伟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生骨灵颗粒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的功效,临床辅助治疗骨折疗效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及机制,本实验观察生骨灵颗粒对大鼠及小鼠骨折模型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叶日乔;李茂;韦宝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对野生菱和栽培菱种rDNA ITS片段进行分析,探讨该片段在两大群体中的系统学及鉴别研究意义.方法对菱的rDNA ITS区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运用Clustal、Mega2.0等软件对ITS区进行序列分析鉴别.结果获得rDNA ITS1、ITS2和5.8S rDNA完整序列,10个居群菱的ITS1与ITS2序列的长度分别为234~236 bp和220~221 bp,5.8S区均为164 bp,不同居群的碱基差异为0.22%~2.94%.变异位点数为16个,信息位点数6个.用NJ法根据ITS序列数据构建系统发生树.结论尽管菱属各居群间rDNA ITS的差异百分率较小,其亲缘关系较近,但根据ITS序列的特征可以很好地鉴别野生菱、栽培菱,菱属植物有可能都起源于同一种野生类居群.
作者:保曙琳;丁小余;常俊;沈洁;唐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山楂为常用中药,药食同源,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1].
作者:张忠会;秦婷;王惠达;王栋;元英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紫金龙Dactylicapnos scandens(D.Don)Hutch.又名串枝莲、碗豆七、川山七、大麻药、藤铃儿草,为罂粟科紫金龙属植物,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1 100~3 000 m的林下、山坡、沟谷内.
作者:严田青;艾铁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药挥发油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它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中药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具有止咳、平喘、祛风、镇痛、解热、利尿、健胃、抗菌、消毒和杀虫等功效,为许多中药的重要药效物质之一.
作者:罗晓健;韩飞;柏健;彭春明;吕爱平;杨世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染料木素系从豆科植物槐角 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出取的异黄酮单体成分,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又非雌激素类化合物,称之为植物雌激素.
作者:许建宁;王全凯;李忠生;崔涛;罗玉姝;王四旺;郑玉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银黄胶囊由黄芩、金银花、栀子、石膏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发热疾病.黄芩为本方的主药,其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本实验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以其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杨书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紫丁香Syriga oblata Lindl.系木犀科丁香属灌木植物,其药用情况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就有记载.主要用其叶,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治急性痢疾、黄疸性肝炎、火眼等[1].
作者:李洪玲;王琪;曾宪佳;成玉怀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野马追为菊科泽兰属植物林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的全草.野马追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定喘,降血压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病.枝叶入药有解表祛湿,和中化湿之效,用于劳伤咳嗽、吐血咳血以及淋浊白带、无名肿痛等.
作者:肖晶;王刚力;魏锋;林瑞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葛根素注射液为血管扩张药,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近年来还发现其具有降血糖、调血脂的功能.临床应用时多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糖尿病患者应用时与生理盐水配伍.笔者对注射用葛根素在临床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何志敏;臧亚如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对白细胞与血管壁内皮细胞黏附、经内皮迁移及向组织浸润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张艳军;赵连根;吴咸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对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动学研究和药理作用以及山茱萸的研究与开发进行综述.山茱萸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生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重点研究开发的中药之一,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前景.
作者:张兰桐;袁志芳;杜英峰;王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且能同时分离测定决明子及决明子茶中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含量的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缓冲体系为15.0 mmol/L硼砂-30.0 mmol/L SDS-10%乙醇(pH 9.60),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 cm×75 μm),分离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为254 nm,温度为(25±0.3)℃,进样时间为5 s.结果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在4~120 μg/mL、10~200μ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和102.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决明子药材及决明子茶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文捷;陈兴国;贾伟;邱明丰;徐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儿茶素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工等领域[1].但由于儿茶素中的酚羟基很活泼,在外界各种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聚合或缩合,从而失去抗氧化活性及其他生物学功能,使之在贮存和应用中受到了很大限制.而微胶囊技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2].
作者:田云;卢向阳;何小解;黄成江;罗泽民;肖红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川芎嗪即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 pyraxine,TMPZ),是从伞形科藻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作者:夏承建;王松;朱鹤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小儿磨积片是由泽泻、山楂、厚朴、干酵母等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消食积、和胃止呕、舒气宽胸之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停乳呕吐[1].厚 朴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的功效,含有厚朴酚、和厚朴酚、木兰箭毒碱等成分,其中厚朴酚是有效成分之一[2].厚朴酚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报道很多[2],但关于小儿磨积片的质控方法尚无报道.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小儿磨积片中厚朴酚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陈妍;张国智;林翠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RT-PCR是近10年内在中药及其活性部位、活性成分药用研究中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它对于研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阐明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建立分子水平上的中药活性检测系统,或以受体和基因为靶点寻找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RT-PCR技术在中草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临床药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传统中药的开发和寻找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作者:杨丽敏;陆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对乳康胶囊中的挥发油进行包合,以减少损失.方法以包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对影响乳康胶囊中的挥发油包合的因素进行优选.结果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mL)与环糊精(g)量比为1:6,40 ℃条件下包合120 min.结论佳优选结果用于验证试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作者:武孔云;高文远;梁光义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