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增殖的影响

张晨;凌昌全;李柏;彭永海

关键词:蜂毒素, 肝癌, 增殖
摘要:目的了解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蜂毒素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增殖,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随着蜂毒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表现为S期细胞增加,G2/M期细胞减少.结论蜂毒素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并且减少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比率.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安宫牛黄丸治疗肺性脑病的系统评价

    评价安宫牛黄丸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对MEDLINE、EMBASE、BIOSIS以及Cochrane气道组的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的机检和手检中文发表的文献及参考文献,选出采用西医常规处理与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安宫牛黄丸的剂型、服用方法、疗程不限.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治疗肺性脑病有一定疗效,且无不良反应.然而,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且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所以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它的治疗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试验.

    作者:王汉蓉;岑小波;王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植物中的褪黑激素及其功能

    褪黑激素是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吲哚类激素,具有多种复杂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人们发现植物中也含有褪黑激素并已经在多种植物中特别是食用和药用植物中检测出来.在植物中广泛进行褪黑激素的研究将对人类的营养、医药和农业提供非常有益的信息.

    作者:张贵友;刘伟华;戴尧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组人细胞因子基因在转基因中药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目的利用转基因中药表达人细胞因子基因,探讨培育基因修饰(GM)中药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扩增分别获得的人α-干扰素基因与RANTES基因酶切回收后插入中间载体,用EcoR 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重组子.由大肠杆菌分离重组质粒并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通过加入卡那霉素(Km)和利福平(Rif)筛选含重组双元载体的转化子,用叶盘共培养法转化苦瓜和夏枯草外植体.结果经RT-PCR检测到人α-干扰素基因与RANTES基因在中药转化愈伤组织中的瞬时表达.结论首次报道了重组人α-干扰素基因与RANTES基因在转基因苦瓜和夏枯草细胞中的表达,为探讨利用转基因中药抗病毒尤其是抗艾滋病开创了新途径.

    作者:曾庆平;冯丽玲;杨瑞仪;符林春;郭兴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基茉莉酮酸对悬浮培养南方红豆杉细胞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基茉莉酮酸作用下悬浮培养南方红豆杉细胞的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和蛋白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酶活分析技术.结果甲基茉莉酮酸不仅强烈抑制细胞活力,使细胞初生代谢受到显著抑制,并且还诱导PA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PO(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使胞外酚含量增加且极大峰比对照提前约3 d出现.结论甲基茉莉酮酸不仅促进细胞由初生代谢提前向次生代谢转化,并且能够增强细胞的次生代谢,有利于细胞相关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作者:王艳东;路明;元英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狭叶崖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我国特有药用植物狭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ypoglaucum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狭叶崖爬藤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棕榈酸(palmitic acid,Ⅱ),正二十五烷(pentacosane,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Ⅳ),白藜芦醇(resveratrol,Ⅴ),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Ⅵ),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Ⅶ),儿茶素(catechin,Ⅶ),7-氧-没食子酰基-儿茶素(7-O-galloylcate-chin,Ⅸ)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氧-葡萄糖苷(3,3′-dimethoxy 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Ⅹ).结论所有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东;鞠建华;杨峻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刺五加提取物中五加苷B、E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的改进

    刺五加提取物是从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喷雾干燥而得,其中主要含有各种苷类如五加苷B,E(又分别称为丁香苷和紫丁香树脂苷)及多种木脂素类、异秦皮啶和黄酮类成分[1].

    作者:惠玉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临界CO2萃取甘草中甘草次酸的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从甘草中提取甘草次酸的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索氏提取法、超声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的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 MPa,原料粒度70目,夹带剂为80%乙醇,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结论从甘草生药中提取含量较少的甘草次酸,超临界萃取法较其他几种提取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付玉杰;祖元刚;李春英;赵春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水罗伞的化学成分(Ⅰ)

    水罗伞为豆科植物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Hemsl.的干燥根,又名暇须豆、野京豆、土甘草、玉朗伞,为广西壮、瑶医常用药材.

    作者:戴斌;丘翠嫦;戴向东;降少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折香茶菜素D的抗致畸致突变作用

    内折香茶菜素D(简称内折素D)是从内折香茶菜Rabdosia inflexus(Thunb.)Kudo叶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新的黄酮苷.

    作者:李继成;杨丽嘉;刘兰琦;苏金玲;宋健伟;常爱武;叶启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泽泻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泽泻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并确定其抑制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有效部位.方法通过ig不同剂量的泽泻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泽泻乙酸乙酯浸膏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Cr,BUN,肾Ca 2+含量,24 h尿Ca2+分泌量,肾组织的草酸钙晶体沉积均明显低于成石组(P<0.05).结论泽泻乙酸乙酯浸膏能抑制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大鼠尿草酸钙晶体的形成,是泽泻抑制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有效部位.

    作者:曹正国;刘继红;吴继洲;鲁德曼;尹春萍;叶章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酪氨酸激酶与磷酸酶的活性改变

    目的研究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运用链亲和素-生物素放大系统结合的酶联免疫法,动态检测苦参碱作用于K562细胞后,K562细胞膜相与胞浆内的酪氨酸激酶与磷酸酶的变化.结果结合特异性激酶抑制剂的使用,首次证实了在苦参碱对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中,有广泛性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短暂下降,同时伴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活性变化.结论在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中,涉及到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改变,膜相中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改变先于胞浆内的改变,提示有一个信号的跨膜转运过程.同时伴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反映了胞内的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即时调节机制.

    作者:刘北忠;蒋纪恺;何於娟;张彦;刘小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臭冷杉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臭冷杉的叶和小枝进行组织学研究,为正确用药提供鉴定依据.方法扫描电镜观察Jeffrey液处理后的叶表皮内表面及干燥小枝木材;光镜观察幼茎的横切、叶的横切及小枝木材的徒手切.结果发现臭冷杉叶气孔下陷,副卫细胞4个.下皮层细胞只有上、下表皮的中段有一层分布.内皮层无凯氏加厚;叶肉叶树脂道2个,中生;维管束2.木材中无树脂道;木射线完全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端壁和水平壁具节状加厚;交叉场纹孔松木型.结论以上结果可作为臭冷杉药材的鉴别依据.

    作者:巴雪青;王威;师海波;历锡亮;曾宪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RP-HPLC法测定桑叶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期、不同品种桑叶中的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ZORBAX-ODS(5 μm 250 mm×4.6 mmi.d.)柱,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25:75 pH=3.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8 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绿原酸的峰面积与其质量在0.052~2.5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 770.51 X-18.07,r=0.9999,平均回归率为97.5%,RSD=1.81%(n=6).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孙莲;张丽静;孟磊;王瑞英;陈坚;贾殿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决明子蒽醌类化学成分研究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临床常用中药.

    作者:郝延军;桑育黎;赵余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桂林乌桕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桂林乌桕Sapium chihsinian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桂林乌桕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矛瑞屯醇(moretenol,Ⅰ),矛瑞屯酮(moretenone,Ⅱ),油酮酸(acetylaleuritolic acid,Ⅲ),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Ⅳ),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2-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Ⅴ),正三十四烷酸(Ⅵ),硬脂酸(Ⅶ),3,3'-二-氧-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Ⅶ),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化合物Ⅵ、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漆淑华;吴少华;马云保;罗晓东;吴大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增殖的影响

    目的了解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蜂毒素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增殖,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随着蜂毒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表现为S期细胞增加,G2/M期细胞减少.结论蜂毒素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并且减少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比率.

    作者:张晨;凌昌全;李柏;彭永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胡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san-huyou Y.B.Chang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反复硅胶柱层析,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hysperetin-7-O-rutonoside,Ⅰ);4',5,7-三羟基二氢黄酮(naringenin,Ⅱ);川陈皮素(3',4',5,6,7,8-hexamethoxyflavone,Ⅲ);柑橘黄酮(4',5,6,7,8-pen-tamethoxyflavone,Ⅳ);5-羟基-3',4',6,7,8-五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pentamethoxyflavone,Ⅴ);5-羟基-3',4',3,6,7,8-六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haxamethoxyflavone,Ⅵ).结论这6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赵雪梅;叶兴乾;席屿芳;朱大元;蒋山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五倍子对140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观察

    中药五倍子具有收敛、止血等作用,对肺炎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猪霍乱沙门菌均有抑制作用[1].

    作者:李仲兴;张立志;王秀华;时东彦;张明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肉桂及其混伪品的HSGC-MS的实验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肉桂及其混伪品的顶空气相指纹图谱,以此鉴别肉桂药材的真伪.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别测定肉桂、桂皮、柴桂的指纹图谱并加以比较.结果肉桂的顶空气相指纹图谱与混伪品桂皮、柴桂有明显区别,其指纹特征峰位于10.60,15.60 min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结论此方法能有效地鉴别肉桂及其混伪品,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不需对样品进行提取分离,可直接进行测定的特点.

    作者:张海霞;陈建伟;吴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甘肃产香青挥发油成分分析

    香青Anaphalis sinica Hance是菊科香青属中的一种,主产于我国北部、中部、东部及南部,生长于低山或高山灌丛、草地、山坡和溪岸,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1].

    作者:滑艳;汪汉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