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雪青;王威;师海波;历锡亮;曾宪录
通过CA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半红树药用植物杨叶肖槿近20年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杨叶肖槿的主要化学成分为mansonones类化合物、黄酮和三萜.其中mansonones类化合物是杨叶肖槿特有的一类天然产物,药理实验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活性.杨叶肖槿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理活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药用植物.
作者:田艳;吴军;张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药五倍子具有收敛、止血等作用,对肺炎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猪霍乱沙门菌均有抑制作用[1].
作者:李仲兴;张立志;王秀华;时东彦;张明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香青Anaphalis sinica Hance是菊科香青属中的一种,主产于我国北部、中部、东部及南部,生长于低山或高山灌丛、草地、山坡和溪岸,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1].
作者:滑艳;汪汉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蜂毒素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增殖,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随着蜂毒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表现为S期细胞增加,G2/M期细胞减少.结论蜂毒素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并且减少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比率.
作者:张晨;凌昌全;李柏;彭永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基茉莉酮酸作用下悬浮培养南方红豆杉细胞的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和蛋白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酶活分析技术.结果甲基茉莉酮酸不仅强烈抑制细胞活力,使细胞初生代谢受到显著抑制,并且还诱导PA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PO(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使胞外酚含量增加且极大峰比对照提前约3 d出现.结论甲基茉莉酮酸不仅促进细胞由初生代谢提前向次生代谢转化,并且能够增强细胞的次生代谢,有利于细胞相关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作者:王艳东;路明;元英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从寻找药效物质基础是否可能和必要以及成分不明能否实行中药质控三方面论述了寻找物质基础非当前中药现代化关键.指出成分清楚、机制明确及高效、速效等并非是现代中药所必需的特征,分离寻找药效物质基础不是当前中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在成分未完全明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质控和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效评估体系是中药现代化关键.中药质控应强调多环节、多手段和整体特征性模糊识别.而药效评估应在方法学符合现代科学基础上,注重体现中药整体多系统调整、温和缓效、证效相关的作用特点,并与质控相联系进行研究.
作者:蒋文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聪圣胶囊对小鼠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自由基变化的影响,分析聪圣胶囊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早老龄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合并尾部放血降压模型,应用分光光度法观察小鼠脑组织自由基的变化及聪圣胶囊对其影响.结果聪圣胶囊可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SOD活力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NO水平及NOS活性的升高.结论聪圣胶囊可通过减轻脑缺血损伤后自由基产生,降低升高的NOS活性来发挥抗脑缺血作用.
作者:赵玲;徐秋萍;李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模式识别理论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的实践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1990年以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中药材的分类识别、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动学、药效学以及中药化学结构预测等学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东方;沙明;杨松松;李一波;曹爱民;孟宪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对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的影响.方法每日给大鼠ig丙基硫氧嘧啶(0.15 g/kg),连续造模10 d.给药组动物在造模的同时分别ig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15 d后采血,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的含量.结果海藻单煎液及海藻、甘草不同比例合煎及单煎后混合液均有不同程度降低TM,TG作用,其中TM的降低幅度大于TG,且二者合煎液作用大于单煎后混合液,当二者为1:1合煎时作用显著.但未见对T3,T4的影响.结论海藻及海藻、甘草合用可抑制丙基硫氧嘧啶所致甲状腺肿模型大鼠甲状腺抗体升高.
作者:丁选胜;阚毓铭;李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内折香茶菜素D(简称内折素D)是从内折香茶菜Rabdosia inflexus(Thunb.)Kudo叶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新的黄酮苷.
作者:李继成;杨丽嘉;刘兰琦;苏金玲;宋健伟;常爱武;叶启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产地的连翘指纹图谱,并考察了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对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裂解色谱法(PGC).结果 13种样品的指纹图谱接近,重叠率在89%以上,RSD<1.7%.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裂解温度、裂解时间对实验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袁敏;张铭光;杨挺;曾志;黄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制何首乌为防老抗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的常用中药,复方制剂血脂宁口服液由制何首乌、荷叶、山楂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滋补肝肾,活血化瘀,调节血脂的功能,适用于高血脂症的康复治疗,对头晕、肢麻、胸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云;张兰桐;张永泉;袁志芳;王春英;刘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褪黑激素是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吲哚类激素,具有多种复杂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人们发现植物中也含有褪黑激素并已经在多种植物中特别是食用和药用植物中检测出来.在植物中广泛进行褪黑激素的研究将对人类的营养、医药和农业提供非常有益的信息.
作者:张贵友;刘伟华;戴尧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评价安宫牛黄丸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对MEDLINE、EMBASE、BIOSIS以及Cochrane气道组的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的机检和手检中文发表的文献及参考文献,选出采用西医常规处理与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安宫牛黄丸的剂型、服用方法、疗程不限.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治疗肺性脑病有一定疗效,且无不良反应.然而,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且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所以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它的治疗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试验.
作者:王汉蓉;岑小波;王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桂林乌桕Sapium chihsinian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桂林乌桕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矛瑞屯醇(moretenol,Ⅰ),矛瑞屯酮(moretenone,Ⅱ),油酮酸(acetylaleuritolic acid,Ⅲ),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Ⅳ),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2-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Ⅴ),正三十四烷酸(Ⅵ),硬脂酸(Ⅶ),3,3'-二-氧-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Ⅶ),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化合物Ⅵ、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漆淑华;吴少华;马云保;罗晓东;吴大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黄花紫草Arnebia guttata Bge.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甘肃、内蒙古等地.黄花紫草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
作者:谢晓蓉;刘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清疡宁是含有党参、黄芪、白术等成分的新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健脾益气、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为了验证该制剂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对该方的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芮菁;华晓东;唐元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刺五加提取物是从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喷雾干燥而得,其中主要含有各种苷类如五加苷B,E(又分别称为丁香苷和紫丁香树脂苷)及多种木脂素类、异秦皮啶和黄酮类成分[1].
作者:惠玉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san-huyou Y.B.Chang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反复硅胶柱层析,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hysperetin-7-O-rutonoside,Ⅰ);4',5,7-三羟基二氢黄酮(naringenin,Ⅱ);川陈皮素(3',4',5,6,7,8-hexamethoxyflavone,Ⅲ);柑橘黄酮(4',5,6,7,8-pen-tamethoxyflavone,Ⅳ);5-羟基-3',4',6,7,8-五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pentamethoxyflavone,Ⅴ);5-羟基-3',4',3,6,7,8-六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haxamethoxyflavone,Ⅵ).结论这6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赵雪梅;叶兴乾;席屿芳;朱大元;蒋山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臭冷杉的叶和小枝进行组织学研究,为正确用药提供鉴定依据.方法扫描电镜观察Jeffrey液处理后的叶表皮内表面及干燥小枝木材;光镜观察幼茎的横切、叶的横切及小枝木材的徒手切.结果发现臭冷杉叶气孔下陷,副卫细胞4个.下皮层细胞只有上、下表皮的中段有一层分布.内皮层无凯氏加厚;叶肉叶树脂道2个,中生;维管束2.木材中无树脂道;木射线完全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端壁和水平壁具节状加厚;交叉场纹孔松木型.结论以上结果可作为臭冷杉药材的鉴别依据.
作者:巴雪青;王威;师海波;历锡亮;曾宪录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