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丛林
目的 比较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门诊与住院患者分离菌株耐药性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NCCLS2004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 住院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呋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P<0.05);住院患者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呋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P<0.05);两种细菌住院患者分离菌株ESBLs菌株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P<0.05).结论 社区感染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较高,可用抗菌药物的范围较广,对门诊患者的治疗要选用不同与住院患者的抗菌治疗方案,尽量使用青霉素类或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的使用.
作者:秦克秀;俞凤;李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溶剂提取法(SX)、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提取防风挥发油,用气相-质谱(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13 种化学成分;溶剂提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18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21种化学成分.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更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作者:夏伦祝;彭代银;汪永忠;李毛全;章俊如;段贤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且能够传染人,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多数患者症状比较轻.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
作者:苏倩;熊自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500例健康体检者尿液淀粉酶水平,从而确定本实验室对硝基苯麦芽七糖苷(PNPG7)法测定成人尿液淀粉酶的参考值范围. 方法采用Roche对硝基苯麦芽七糖苷(PNPG7)法检测健康体检者尿液淀粉酶水平,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参考值范围. 结果 500例健康体检者尿液淀粉酶参考值单侧95%上限分别为 :男651.2 U·L-1,女676.2 U·L-1.结论 该调查制定的参考值范围可作为我院尿液淀粉酶检测临床应用的参考依据.
作者:邢凌生;吕礼应;张敏;杨九华;刘万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C)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由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肝脏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全世界丙型肝炎感染率为3%,由此推算约有1.7亿~2.0亿人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1],每年新增感染者约为350万人.在我国,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传播[2],感染总人数超过5 000 万人,属HCV的中高度感染区.HCV基因分型与病程发展和干扰素治疗应答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就丙型肝炎基因型的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少保;熊自忠;高人焘;沈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仙乐雄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乙腈-水(28: 7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在0.104~1.040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n=6,RSD=0.51%).结论 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以用于仙乐雄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世云;郝自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当今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采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整个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思维和教育模式.在医学药理学教育领域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钢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血透)中作为小儿、急危重症、外周血管条件差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以及动-静脉内瘘未成熟前的暂时性血管通路,具有简便、安全、快捷的优点,它避免了反复穿刺动、静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保证了血流通畅使血透顺利进行达到透析充分的效果.
作者:唐丽萍;石宏斌;魏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方法 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32例(122例次),使用Cohen和Albert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症状完全缓解占50%,明显缓解31.25%,部分缓解18.75%,所有病人均有疗效,疗效平均持续3-6个月,复发者重复注射仍有效,副作用轻微. 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
作者:陈长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10月~2008年1月在膝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Schatzker分类,Ⅰ型6例,Ⅱ型3例,Ⅲ型5例,术前全部经影像学检查全面评估关节损伤情况.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复位植骨并中空螺钉内固定,行关节内损伤的处理.术后均未辅助外固定方式,指导下逐步功能康复训练,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11个月~2年,平均16月.疗效评定根据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85%.结论 关节镜技术的优势在于复位完全,发现合并损伤,早期处理,促进关节创伤后内环境紊乱的恢复,降低了手术的感染率,保护了血运,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住院时间更短,患者痛苦小,预防使用抗菌素减少,住院费用更节约.
作者:李军;张庆;左才红;杨安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早产儿由于过早的脱离母体,自身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且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多种高危因素的存在,其预后主要表现神经系统、认知和行为缺陷等,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生后脑的正常发育.现就其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做一综述.
作者:刘利梅;潘家华;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介绍近几年来兴起的芯片电泳技术,以及其在医药学方面的应用.芯片电泳是基于传统毛细管电泳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全分析系统,具有高速、高效、需样品量极小、低耗等特点,在药物、DNA、蛋白质等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方面有巨大潜力.
作者:李玮;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变化情况,并与单纯骨折病人以及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脑外伤后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变化与骨折愈合之问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36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单纯骨折组18例,骨折合并脑外伤组18例.正常健康志愿者18例.每例于伤后3、14天抽取外周静脉血运用ELISA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结果 单纯骨折组伤后第3天血清NGF含量升高(88.365±10.066),伤后14天为(120.017±12.06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伤后第3天血清NGF含量明显升高,为(112.365±13.486),伤后14天为(160.715±16.454).其均高于单纯骨折组或正常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合并脑外伤病人血清NGF含量明显升高,提示NGF可能加速骨折愈合过程.
作者:唐昭军;肖纳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灵胶囊中咖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Venusil MP-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25: 7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3 nm;柱温:20℃.结果 咖啡因在0.07648~0.6883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99.6%,RSD为0.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丁宏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奈达铂联合5-氟脲嘧啶(5-Fu)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奈达铂80 mg·m-2静滴2 h,d1;亚叶酸钙(CF)75 mg·m-2静滴2 h后,5-FU 500 mg·m-2持续静滴6 h以上,d1~5,28 d为一周期.完成2~3个周期后,根据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CR+PR)42.4 %,1年生存率29.1%;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结论 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奈达铂联合5-Fu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天亮;孙国平;刘虎;秦涛;焦洋;彭万仁;潘跃银;熊福星;顾康生;陈振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并确定了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地位.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为阻断β肾上腺能受体,减慢动作电位上升速率,抑制4相除极,从而使心率减慢、收缩压降低和心肌收缩力减低[1].
作者:蔡其云;陈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HCMV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模型,从免疫学、基因表达、组织学等方面来探讨HCMV感染致椎间盘组织变性的可能的机制.方法 (1)随机选取6~8周SPF级Balb/c小鼠84只,建立5个不同感染量HCMV AD169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雌雄各6只为感染组(A组),同时设立病毒灭活组(B组)和细胞对照组(C组)雌雄各6只;(2)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IgM抗体水平,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采用PCR和RT-PCR分别检测HCMV UL83基因和UL54基因转录产物;(3)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A组和B组小鼠IgG抗体均为阳性,C组为阴性,小鼠IgM抗体仅A组中2×109 PFU·L-1和2×108 PFU·L-1感染组雌性小鼠为阳性,OD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感染组小鼠病毒分离、PCR及RT-PCR均为阳性,病理学观察示小鼠椎间盘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雄性小鼠、其余A组、B组和C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CMV AD169株能够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感染与否跟病毒的感染量有关;HCMV活动性感染与椎间盘变性有相关性.该模型对椎间盘变性的分子水平研究有显著的优势,为椎间盘变性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
作者:吴建贤;汪国宏;王斌;王明丽;洪永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近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及眼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近视患者566例(1126眼), A超测录中央角膜厚度及眼轴长度,散瞳检影验光记录其屈光度.把中央角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及眼屈光度进行相关分析;按屈光度分四组,A组(-0.75~-3.00D )224眼,B组(-3.25~-6.00D )542眼,C组(-6.25~-9.00D )294眼,D组(>-9.25D )66眼,把不同屈光度组中中央角膜厚度及眼轴长度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近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屈光度没有明显相关性;近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与眼轴长度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中央角膜厚度在近视发展过程中表现稳定,没有扩张变薄现象,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并非近视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勇;潘红飙;万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我院自2006年2月-2008年12月对142例(16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内窥镜指引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忠柱;胡明;周正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下肢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双柏散和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治疗下肢闭合性肿痛各40例,并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双柏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组总有效率为72%,双柏散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组(P<0.05).结论 双柏散是治疗下肢闭合性损伤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家平;李健飞;范伟民;窦祖玉;殷弢;孙守凯;梁启楼;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