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朱丹丹;任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及外科医师的欢迎.我院自2006年6月~2008年11月共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民强;李明宏;周松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可作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 ESRD) 的一种有效替代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和保护残余肾功能等优点,因此,接受CAPD 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全球的PD 病人超过12万[1].
作者:李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序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15例,PN+肠内营养(EN)组25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不良反应TPN组较EN+ PN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安全、价廉的优点,胃癌患者术后 PN应联合应用EN,逐渐过渡TEN,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早期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但术后正确的护理是确保营养支持有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早产儿由于过早的脱离母体,自身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且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多种高危因素的存在,其预后主要表现神经系统、认知和行为缺陷等,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生后脑的正常发育.现就其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做一综述.
作者:刘利梅;潘家华;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与传统的药物分析教学法相比,科研思维融于教学的创新性教学法,能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技能,促发学生创新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虹;桂双英;金传山;谢晓梅;王丹;张勇;周安;孙玉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毓麟Ⅰ号茶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色谱柱,乙腈-水(13: 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在0.1096 ~0.548 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3%.结论 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控制质量.
作者:李霁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科学岛社区成人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科学岛社区20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员进行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2 951人,资料完整者 2 646人参加体检,有421人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5.91%.结论 本社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达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控制达标率仍然较低,且伴有较高吸烟情况和较低的阿司匹林使用率.
作者:胡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安徽省肥西县部分临床医师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实际效果.方法 应用心肺复苏培训设备对每个人员进行模拟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检测复苏时按压幅度、按压频率、按压间释放压力、胸廓起伏,同时记录开放气道、5组CPR按压及通气的时间,根据培训前检测中发现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培训,再行培训效果检测.结果 培训前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合格率较低,尤其以开放气道生疏、按压过快为主,培训后明显提高了合格率.结论 肥西县部分临床医师CPR操作水平不高,经培训后明显改善.
作者:王佐;周武生;黄迎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近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及眼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近视患者566例(1126眼), A超测录中央角膜厚度及眼轴长度,散瞳检影验光记录其屈光度.把中央角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及眼屈光度进行相关分析;按屈光度分四组,A组(-0.75~-3.00D )224眼,B组(-3.25~-6.00D )542眼,C组(-6.25~-9.00D )294眼,D组(>-9.25D )66眼,把不同屈光度组中中央角膜厚度及眼轴长度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近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屈光度没有明显相关性;近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与眼轴长度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中央角膜厚度在近视发展过程中表现稳定,没有扩张变薄现象,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并非近视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勇;潘红飙;万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下肢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双柏散和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治疗下肢闭合性肿痛各40例,并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双柏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组总有效率为72%,双柏散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组(P<0.05).结论 双柏散是治疗下肢闭合性损伤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家平;李健飞;范伟民;窦祖玉;殷弢;孙守凯;梁启楼;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 对我院临床药师2006~2008年期间收集到13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132例ADR中,由静脉用药引起的ADR 112例(占84.9%);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 41例(占31.1%),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损害为常见共68例(占30.8%).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张清文;邢蓉;董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2008年收治的13例经组织学证实的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 结果右侧胸腔 7例, 左侧胸腔 6例.所有的病例CT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胸膜增厚(>1 cm):呈广泛性、结节样、瘤样、不规则状、盔甲样增厚、大量胸水等征象.结论 CT在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的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张军;朱丹丹;任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奈达铂联合5-氟脲嘧啶(5-Fu)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奈达铂80 mg·m-2静滴2 h,d1;亚叶酸钙(CF)75 mg·m-2静滴2 h后,5-FU 500 mg·m-2持续静滴6 h以上,d1~5,28 d为一周期.完成2~3个周期后,根据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CR+PR)42.4 %,1年生存率29.1%;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结论 对顺铂耐药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奈达铂联合5-Fu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天亮;孙国平;刘虎;秦涛;焦洋;彭万仁;潘跃银;熊福星;顾康生;陈振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我国液氮冷冻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2],但氮冷冻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其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比较大[3].
作者:吴玉梅;向全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治疗前尿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9例采用输尿管镜下经尿道置尿管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9例患者,均经试导尿证实为前尿道断裂,全部采用输尿管镜下置导尿管术.术后随访1~12个月,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置尿管治疗前尿道损伤方法,是较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刚;方志启;陈冬;武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1 世纪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现代教学方法及研究的研究和应用.并针对呼吸内科的理论教学特点,介绍了在教学中应用新型教学方法的具体设置.认为临床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养.
作者:张妍蓓;张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溶剂提取法(SX)、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提取防风挥发油,用气相-质谱(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13 种化学成分;溶剂提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18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21种化学成分.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更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作者:夏伦祝;彭代银;汪永忠;李毛全;章俊如;段贤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八珍益母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Shimpack C18柱(6.0×150 mm);以乙腈-接受水(15: 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芍药苷在0.1125~0.675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数据经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1676563.81X+11166,r=0.9994接受.结论 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以作为八珍益母片中白芍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亚红;王凤双;袁兆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具有理论性、实验性和抽象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需讲究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自己数年的生理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甘贤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介绍近几年来兴起的芯片电泳技术,以及其在医药学方面的应用.芯片电泳是基于传统毛细管电泳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全分析系统,具有高速、高效、需样品量极小、低耗等特点,在药物、DNA、蛋白质等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方面有巨大潜力.
作者:李玮;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