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谭晓梅;戴开金;罗佳波;吴朝晖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 配伍,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葛根芩连汤各配伍组合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配伍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及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10.0),以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葛根、黄连对方中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甘草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葛根、黄连、甘草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不存在两两交互作用.凡是黄连与黄芩的配伍组合皆有沉淀产生,并且沉淀中含有较多的黄芩苷.结论葛根芩连汤配伍中葛根、黄连能降低黄芩苷的含量,甘草没有增加黄芩苷的溶出的作用.pH值的改变可能是含黄连和黄芩配伍煎液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有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光果甘草G.glabra L.3个种.为了保证临床疗效,本实验对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作者:何三民;石森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射干中异黄酮成分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目的研究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中分离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清除O2-,·OH和H2O2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射干根茎中分离得到的异黄酮成分野鸢尾苷元(irgenin,I),鸢尾苷元(tectorigenin,Ⅱ),鸢尾苷(tectoridinⅢ),5,6,7,4′-四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5,6,7,4′-tetrahydroxy-8-menthoxyisoflavone,Ⅳ)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中鸢尾苷元对O2-,·OH和H2O2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能力强.结论射干根茎中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秦民坚;吉文亮;刘峻;赵俊;余国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绞股蓝总皂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及核酸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及核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大鼠VD模型,用免疫组化法研究GP对大鼠海马nNOS的表达的影响,并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GP对VD大鼠海马的DNA和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而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反映DNA和RNA含量)明显减弱,GP 200 mg/kg ig给药组海马各亚区的nNOS阳性神经元神经细胞数比VD模型组明显增多.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VD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GP可明显增强VD大鼠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并对DNA和RNA有保护作用.

    作者:齐刚;张莉;吴光亮;熊杰;李积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豆类萌发期皂苷和异黄酮含量变化的分析

    豆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源,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蛋白质、低聚糖、矿质元素、皂苷、异黄酮和植酸等.本实验主要针对豆类萌发期异黄酮和皂苷进行研究.

    作者:王莘;宋英姬;苏玉春;董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羊栖菜多糖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观察羊栖菜多糖(SFPS)对6种不同组织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治疗的组织特异性,同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SFP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SFPS对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SFP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直肠癌COLO-205有较好的疗效.SFPS可阻滞SGC-7901人胃癌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PO).结论SFPS对人胃癌细胞和直肠癌细胞效果较好,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的.

    作者:季宇彬;高世勇;张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玫瑰花与月季花的真伪优劣检定

    玫瑰花Rose rugosa Thunb.与月季花R.chinensis Jacq.均为较常用的中药,前者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后者始载于<本草纲目>,属同科属、功能主治近似的品种,历来有互代、互混现象,文献报道也较多,多同列出其真伪鉴别特征.

    作者:江菊仙;李水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鹿鞭的生药学研究进展

    鹿鞭(Testis et Penis Cervi)系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马鹿C.elaphus L.或其他鹿的干燥带睾丸的阴茎.其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益精的功能,临床可用于治疗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聋、耳鸣、阳痿、宫冷不孕等症.自古以来以其组方甚多,如温肭脐丸、温肭脐散、金锁丹、鹿肾粥以及近年来出现的中成药及滋补系列中的三鞭丸、三肾丸等.因其用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货源稀少,价格昂贵,为常用珍贵中药之一,故在商品市场上各种充伪品屡见不鲜,但对鹿鞭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鹿鞭的本草考证、基源与加工、成分以及生药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雅妮;李峰;康廷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红花籽油口服乳剂的制备

    红花籽油系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子提取的油.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含量高达73%~85%)、亚麻酸、油酸、磷脂、维生素等.具有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增进体质、促进微循环,恢复神经功能[1].此外,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辅助治疗作用[2,3].为开发红花籽油新剂型和探索新用途,本研究将红花籽油制成口服乳剂,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作者:严海泓;杨金荣;房志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蜂毒素的SDS-PAGE质控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以SDS-PAGE进行蜂毒素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将通过凝胶色谱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所得到的蜂毒素,以SDS-PAGE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并通过凝胶成像扫描测定蜂毒素纯度.结果蜂毒素样品电泳后在凝胶块上显示为均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 800,含量为(90.59±0.85)%,与HPLC测定结果平行.结论SDS-PAGE法作为蜂毒素的质控方法,结果准确、可靠、简便.

    作者:翟东霞;刘岭;张亚妮;凌昌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正交设计优选复方当红注射液提取工艺

    当红注射液是由以当归和红花为主料制得的注射液,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疼痛、腰间盘突出症等.本实验以当归中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为质控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热回流时间、煎煮时间、醇沉浓度、加水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优选佳提取方案.

    作者:吕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超微破壁粉碎技术与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之一,并以其医药密切结合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但其治疗手段仍沿用古老的方式,剂型制备繁琐,口感不佳、汤剂为主,难以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接受,因此中药剂型改革迫在眉睫.

    作者:辛凯旋;丁文强;何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络泰粉针对脑缺血大鼠TNF与TGF水平的影响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具有止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及滋补强壮等作用.络泰粉针药用成分是从三七中提取分离的三七总皂苷,研究表明其对脑缺血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急性大鼠脑缺血模型,探讨络泰粉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清和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转化生长因子(TGF)水平的影响,旨在为该药临床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刘承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毛叶楠臭椿的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毛叶楠臭椿Ailanthustriphys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IR,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毛叶楠臭椿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包括3个酚性成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儿茶酸-(4α→6)-儿茶酸(Ⅰ)、(-)-儿茶酸(Ⅱ)、原儿茶酸甲酯(Ⅲ)、齐墩果-12-烯-3,11-二酮(Ⅳ)、β-香树素(Ⅴ)、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Ⅵ)、4,6,7-三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Ⅶ)、东莨菪内酯(Ⅷ)、正三十四烷酸(Ⅸ)、甘油-2-三十二烷酸(X)、β-谷甾醇(Ⅺ)、胡萝卜苷(XⅡ)、硬脂酸(XⅢ).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漆淑华;吴大刚;马云保;罗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研究天麻中的弱极性成分.方法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层析分离,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他们分别为:对羟苄基乙基醚(Ⅰ)、β-谷甾醇(Ⅱ)、棕榈酸(Ⅲ)、2,2′-亚甲基-二(6-叔丁基-4-甲基苯酚)(Ⅳ)、对羟苄基甲醚(Ⅴ)、邻苯二甲酸二甲酯(Ⅵ)和对羟基苯甲醛(Ⅶ).结论化合物Ⅳ和Ⅵ为天麻中首次报道成分,其中,化合物Ⅳ为四取代苯的二聚体,为首次从天麻属及兰科植物中分离鉴定.

    作者:王莉;肖红斌;梁鑫淼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用寡核苷酸芯片研究血虚小鼠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

    目的应用细胞因子寡核苷酸表达谱芯片检测血虚小鼠不同脏器组织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差异表达情况,寻找差异表达基因,为血虚证治疗药物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5.5 Gy60Co-γ射线照射Balb/c小鼠,制备血虚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提取正常和血虚小鼠不同组织总RNA,反转录成不同荧光标记的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对扫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血虚小鼠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在各组织中共发现2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3类:促细胞生长或增殖,免疫调节,诱导血细胞形成或促造血祖细胞形成集落.结论照射后上述细胞因子基因的下调,使机体的造血功能下降,造成血虚,证明细胞因子间形成造血调节网络,整体调节机体造血.这与中医的全局理论是一致的.实验证明应用芯片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血虚形成的机制是可行的,可为进一步的血虚证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

    作者:佟丽;陈苏红;马增春;黄坚;丁雨;王升启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南五味子类药材的鉴别研究

    目的为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性状鉴别、扫描电镜和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及其近缘种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进行生药性状、种子表面微形态和薄层鉴别.结果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可以将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为3个类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的薄层定性表明产于陕西平利、河南栾川、山西阳城、湖南衡山的华中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实中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肃小陇山、陕西留坝产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检测不到这两种成分.结论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可以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结果加以鉴别.

    作者:高建平;王彦涵;陈道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半夏的化学成分研究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满,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咳.目前国内外对半夏的研究很多,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实验主要采用经典的柱层析方法对半夏的醇提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研究.

    作者:吴皓;张科卫;李伟;孙晔;沈绣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国产和韩国产芸香科植物的成分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中国和韩国产芸香科(Rutaceae)植物枳实、枳壳、陈皮和青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乙醚萃取,所得部分通过GC-MS分析并和标准图谱对照确定成分结构.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它们的相对含量,并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它们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从中国产Citrus L.属枳实、枳壳、陈皮和青皮中分别得到6,15,10和5个挥发油成分,且都以柠檬烯为主要成分;从韩国产枳实、枳壳、陈皮、新鲜陈皮和青皮中分别得到16,19,8,12和8个挥发油成分,其中Citrus L.属的陈皮、新鲜陈皮和青皮以柠檬烯为主要成分,而Poncirus L.属的枳实、枳壳成分有所不同.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CitrusRaf.属枳实、枳壳、陈皮和韩国产陈皮,青皮都含生物碱脱氧肾上腺素,而韩国产Poncirus Raf.属的枳实、枳壳则没有检出,同时黄酮成分上也存在差别.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表明中国和韩国产枳实、枳壳、陈皮和青皮以黄酮类物质为主,但是成分不同,且多检出微量生物碱.结论芸香科植物Citrus L.属和Poncirus Raf.属的成分组成和含量上有较大差别;而且中国和韩国的Citrus L.属植物成分也有差异.

    作者:刘向前;魏圣淑;白完淑;金京熙;黄完均;陆昌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β-环糊精包合物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新型辅料β-环糊精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开发研制药物新剂型、新品种有重要意义,就β-环糊精中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友平;秦春梅;鄢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抗心衰Ⅱ号口服液对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心衰Ⅱ号口服液(AHFⅡ)对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结扎家兔的腹主动脉造成心脏压力超负荷,从而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结果家兔心脏压力超负荷表现为反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左室内压(LVP)和左室内压大变化速率(dp/dtmax)明显下降,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明显升高;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表现为心率(HR)加快,血压(BP)和血流量(BF)明显下降;且心脏重/体重增加,与临床上慢性心功能不全(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的体征拟似.AHFⅡ可使LVP和dp/dtmax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BP和BF明显增加.结论AHFⅡ对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作者:杨玉梅;覃建民;徐继辉;应康;张长在;宋一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