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艳;吴弢;林平川;侴桂新;王峥涛
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由甘草4 g,附子4 g,白术4 g,桂枝8 g组成.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甘草为方中君药,具有抗炎、镇咳等作用[1],甘草酸为甘草的代表性成分之一.桂枝为方中使药,具有镇痛、镇静等作用[2],桂皮酸是桂枝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作者:高秋涛;毕开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与多种因素引起脑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而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素的升高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2].
作者:刘朝霞;汪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提出了药物的能量理论和中药有效组份的能量协同作用机制,疾病相关能量,人造中药复方的概念和中药现代化的第3种思路:简单→复杂.用有效组份的能量协同作用机制阐述了中药复方的科学性,指出有些疾病的治愈有赖于中药复方.以有效组份的能量协同作用机制为指导,借助于计算化学、分子模式、生物信息学、药动学,有望确定不同疾病的相关能量和中药复方的活性因子组合,由化学合成药实现人造中药复方,从而解决中药材产地不同,品种混乱,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难题.
作者:张亚刚;吾满江·艾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野转家栽培技术以推广应用.方法在北京平原地区田间实地引种栽培,通过对其生长发育特性的观察,特别是开花特性的调查,以及花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其人工栽培的可行性.结果金莲花在北京平原地区引种4年基本上是成功的,其花的产量和总黄酮含量都较野生金莲花高,至少可进行4年以上的连续栽培而不减产,产量可达450kg/hm2,雾灵山的金莲花引种到北京平原地区,可一年开花、结籽两次,第2次抽茎率达40%以上,如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增施肥料和及时防治病虫害,可望大幅度提高产量.结论总结一套较为完整并切实可行的人工栽培技术,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作者:丁万隆;陈震;陈君;丁建宝;魏建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苦皮藤组织培养技术,为工厂化育苗及工业化获取苦皮藤次生代谢产物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以苦皮藤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MS+2,4-D 2 mg/L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诱导;MS+6-BA 2 mg/L+NAA 0.2 mg/L培养基适合芽的分化;MS+6-BA 1mg/L+NAA 0.2 mg/L培养基适合芽的增殖;将芽转至MS+MET 0.7 mg/L+IBA 0.5 mg/L培养基暗培养10 d后,转入1/2MS培养基光下培养形成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85%.结论通过诱导愈伤组织途径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较高浓度的2,4-D对苦皮藤愈伤组织的诱导有利;6-BA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多效唑、暗培养对根的分化是必需的.
作者:马艳;肖娅萍;胡雅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草栽和段木栽培灵芝的多糖性质和含量;考察以草代木栽培灵芝的可行性的研究.方法提取、分离、逆相透析方法研究二者子实体多糖.应用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的组成、摩尔比和相对分子质量.IR,1H-NMR和13C-NMR等光谱确定多糖肽化合物结构.结果草栽灵芝多糖肽(GLPG)和段木多糖肽(GLPW)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5.13×105和5.85×105;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分别为6.21×105和6.96×105,二者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光谱数据.从光谱分析中看出各单糖间的苷键构型相似,均以β-苷键为主;糖肽部分均含有相同的16种氨基酸,糖的组份为鼠李糖、木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等,GLPW还含有微量甘露糖.结论草栽灵芝与段木灵芝多糖肽的主要理化特性相似,其提取率比段木灵芝约高2.8倍,为草栽灵芝的综合开发与药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林树钱;王赛贞;林志彬;林跃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复方积雪草颗粒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HPLC法测定积雪草苷、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乙醇浓度、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积雪草苷、黄芪甲苷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佳提取工艺为药材10倍量50%乙醇,提取2次,每次3 h.
作者:李阳春;孙静芸;姚新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输卵管阻塞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近年来我院门诊的不孕症患者,对其中输卵管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阻塞黏连引起不孕的患者,采用灯盏花细辛注射液进行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黏连,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照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迷迭香Rosmarinux officinalis L.系唇形科多年生迷迭香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现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作者:赵文军;吴雪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具有益气健脾摄血功效的消红散对肾小球肾炎(GN)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免疫性GN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血中C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的变化.结果消红散能增加GN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使C3b受体的数目增加,促使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减少CIC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缓解炎症或CIC介导的病理过程,且能使RFER活性升高,RFIR活性下降.结论消红散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张翠;刘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概述了金银花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领域取得的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本草考证、物种资源、种植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金银花药材种植基础理论、优良品种选育、药材质量控制标准及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耿世磊;徐鸿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寻找一种在多糖(香菇多糖)分离纯化过程中适宜的脱蛋白方法.方法以正交试验法为主.结果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到了一种在多糖(香菇多糖)分离纯化过程中新的脱蛋白方法.5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影响脱蛋白率(DPR)的主要因素是B(正丁醇)、次主要因素是D(乙醇),而因素C(甲醇)和E(氯化钠)的影响则较小;影响DPR的主次顺序为B>D>A(氯仿)>E>C.DPR随着正丁醇浓度的增加而变化很大,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迅速降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DPR逐渐降低;而当氯仿浓度增大时,DPR则开始上升,然后下降;当甲醇浓度增大时,DPR则变化很小.脱蛋白的佳条件是A2B2C1D1Ez,即在氯仿40%、正丁醇10%、甲醇2%、乙醇40%、氯化钠0.01%的条件下,杂蛋白的去除率高.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杂蛋白的去除率达99.98%.通过反复试验,还找到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包括香菇原料的蒸煮、煮沸样品的浓缩、粗多糖的沉淀和脱色、粗多糖的干燥等在内的原料预处理的佳工艺.结论这种新的脱蛋白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需贵重设备、加工成本低、容易放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多糖类产品的精制或其他需要去除杂蛋白的单元操作.
作者:王卫国;赵永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是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的比较深入的一种中草药.从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即开始进行研究,已阐明结构的成分近50种.
作者:周茂金;苏美英;刘昌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鸡血藤为传统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其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风湿痹痛等症[1].
作者:严启新;李萍;胡安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苦地丁又名地丁、苦丁、小鸡菜,系罂粟科植物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带根全草,用于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疗感冒、咳嗽、肝炎及多种炎症,尤其对风湿病、心肌炎有较好疗效[1]本实验对苦地丁中的生物碱进行系统分离和鉴定,利用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种生物碱,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UV,1H-NMR,13C-NMR,MS)鉴定了其中5种,(+)-丙酮基紫堇灵为首次在此植物中发现.
作者:黄阁;李发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在前报[1]中,作者从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分离到2个化合物,秦皮乙素(I)和秦皮素(Ⅱ),现又从该树皮中分到3个化合物,6,7-二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Ⅲ),秦皮苷(Ⅳ)和秦皮甲素(V).
作者:刘丽梅;王瑞海;陈琳;吴萍;王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蜂毒素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环节.方法以MTT法测定蜂毒素体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观察iv蜂毒素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蜂毒素对H22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蜂毒素作用于H22细胞后,细胞PCNA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iv蜂毒素对小鼠皮下H22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蜂毒素在体内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细胞PC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环节之一.
作者:凌昌全;彭永海;张晨;黄雪强;李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实用的分离纯化三七皂苷的技术.方法根据三七皂苷的结构特征,选用强极性吸附树脂ADS-2,并对ADS-2树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HPLC法对产品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三七皂苷R1进行了测定.结果ADS-2树脂对三七皂苷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50%乙醇作为脱附剂,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为:人参皂苷Rg131.7%,Re 5.40%,Rb1 5.79%,三七皂苷R1 29.7%,产率为7.75%.结论大孔ADS-2吸附树脂对三七皂苷的分离纯化简单、高效,易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欧来良;史作清;施荣富;王重;王瑞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从事羌活研究的实践,对羌活的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导致资源危机的内外原因等进行剖析,为羌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羌活资源面临严重危机;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区域狭窄,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破坏,缺乏资源保护措施、过度采挖,可持续利用科研滞后等因素是导致资源危机根源.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圃,加强资源保护立法和宣传,加强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保护基地,强调产品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加强药材质量标准制定及临控等措施对资源进行保护和恢复.
作者:周毅;蒋舜媛;马小军;孙辉;溥发鼎;吴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在我国约有40余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以西南地区为主.本属植物绝大多数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燥湿泻火、清肝明目之功效,民间应用历史悠久.该属植物为多年生小灌木,资源丰富,产量大,很多品种还没有被研究和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
作者:纪秀红;田景民;斐茂伟;阎玉凝;李家实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