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投稿须知

关键词:
摘要: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细辛的植物资源调查兼论细辛的产区变迁

    细辛为常用中药材,古今药用品种较混杂,本草记载的正品细辛主产于陕西及辽宁,前者来源于马兜铃科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药用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后者为同属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 Fr.Schm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和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 var.Seoulense(Nakai)C.YCheng et.C.S.Yang为现代细辛的重要产区和植物来源;这是目前有关细辛考证较为一致的结论[1,2],上述品种为<中国药典>所收载[3].

    作者:刘效栓;宋平顺;丁永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海洋胃药中胡椒碱的含量

    海洋胃药由海星、陈皮、黄芪、胡椒等9味中药组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胡椒项下也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椒碱的含量,但其采用内标法测定,需加内标物,不适合成方制剂.

    作者:戚宝婵;郭汉文;陈发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冬虫夏草菌的动态产孢量及抗异能力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菌的生长速度和动态产孢量,揭示产孢规律和条件,探索人工繁殖的可能及评估其在对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测定它的抗异活性和抗菌谱,为对其活性产物的性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测量虫草菌株在真菌培养基生长时的菌落直径变化,用孢子计数法跟踪测定普通培养基和水琼脂上单菌落的动态产孢量并与相近虫草菌进行对比分析,用琼脂块法测定培养菌丝对致敏菌的抗异活性,测量比较抗菌圈大小和总结抗菌谱.结果在PDA等3种常规真菌培养基上,CY-8202的菌落扩展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动态产孢量的测定表明,该菌株在适宜培养基上的单菌落产孢量可达107以上,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大约200 h后增长趋于平缓.对22个致敏菌株的抗菌实验显示,CY-8202培养菌丝对革兰氏阳性的枯草杆菌、四联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的普通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产气杆菌和沙门氏菌等7株细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3株霉菌和1株放线菌有轻微抑制,对酵母菌未见抑制影响.结论虫草菌丝的生长和产孢力是有效侵染寄主的两个重要因素,但菌丝生长速度不宜作为生长力强弱的唯一判断指标,菌丝的穿透力更加重要;具有超量产孢能力是虫草菌株强侵染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抗异活性表明冬虫夏草菌具有分泌比虫草菌素更广谱的抗生素的能力.

    作者:王伟;杨博;蔡世亮;陈椹昌;钟英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酸枣仁与缅枣仁的蛋白质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酸枣仁与缅枣仁的蛋白质差异.方法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用酸水解法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析蛋白质的组分.结果酸枣仁与缅枣仁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6.13%和41.58%;除缅枣仁蛋白质的缬氨酸和蛋氨酸明显高于酸枣仁外,蛋白质的其他氨基酸的组成差别不明显;SDS-PAGE图谱明显不同的是,酸枣仁有相对分子质量为39 800的蛋白质,缅枣仁为50 100的蛋白质;CZE图谱的区别是,酸枣仁为3.1 min的峰,缅枣仁含有一个迁移时间为4.8 min的峰.结论缅枣仁的蛋白质含量较酸枣仁略高,且缬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枣仁.两种枣仁的SDS-PAGE和CZE图谱均有明显的差异存在.

    作者:李续娥;李维凤;裴渭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檗胺类化合物对黑色瘤细胞内钙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5种小檗胺类化合物对恶性黑色瘤细胞内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浓度不同药物作用后的细胞,通过反复冻融法破碎细胞,并用磷酸二酯酶(PDE)法测CaM含量.结果 5种化合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细胞内CaM的水平,IC50(μmol/L)值分别为:B0=10.73,B2=9.1,B4=7.4,BB=6.15,EBB=1.55.结论小檗胺衍生物降低细胞内CaM的能力大于小檗胺,其中EBB的效果为突出.

    作者:段江燕;张金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龙胆苦苷的保肝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ig龙胆苦苷的肝保护作用及与龙胆草药理作用的一致性.方法给动物ig给药,用CCl4、D-GlaN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采用麻醉大鼠,测定胆汁分泌量及胆汁成分.结果 ig龙胆苦苷后能明显降低CCl4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增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大鼠胆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红素浓度提高.结论龙胆苦苷具有明显肝保护作用.

    作者:刘占文;陈长勋;金若敏;史国庆;宋纯清;胡之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瓜蒌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研究

    目的测定瓜蒌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瓜蒌中9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结果方法回收率为78.0%~102.0%,RSD<10.0%,所测10个样品中总BHC及总DDT含量<0.05μg/g.结论 测定结果可见本法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但应制定相应限量标准.

    作者:薛健;俞敏倩;刘惠灵;张国良;张曙明;陈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8种中药注射剂体外抗内毒素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板蓝根、双黄连、清开灵等8种中药注射剂的体外抗内毒素作用.方法注射剂经稀释后取0.2mL与内毒素0.2 mL(1 EU/mL)温孵,然后利用鲎试剂定量测定内毒素含量,计算各注射剂对内毒素的清除率,比较不同注射剂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都有明显的体外抗内毒素作用,其中双黄连、清开灵和板蓝根的抗内毒素作用强,稀释2 500倍仍能够清除70%以上的内毒素;穿琥宁、鱼腥草和鱼金注射液其次;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和抗腮腺炎注射液的体外抗内毒素作用较弱.结论在清热解毒中药中寻找抗内毒素作用的制剂将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作者:刘志峰;李桂生;傅风华;刘珂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良种银杏幼苗叶质量分析(Ⅱ)

    目的进行良种银杏幼苗叶质量分析.方法采用RP-HPLC-ELSD法测定良种银杏幼苗叶内酯含量.结果总内酯含量,6月份高于8月份,11月份含量明显下降;嫁接苗高于实生苗,雄性高于雌性.结论活性成分含量与生长季节、树龄、培育方式、生长环境、立地条件等诸因素有关.由主要活性成分BB与GB综合评价:江西良种银杏幼苗叶优于文献报道的银杏叶的质量.

    作者:杨义芳;夏野鹰;王晖;陈优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影响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含量的若干因素

    天然来源的紫杉醇资源极为有限[1],在工业生产中,针对宝贵的资源,何时采集、怎样保管仍急需科学的方法.

    作者:张鸿;杨明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中总黄酮的测定

    目的测定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制剂中总黄酮.方法采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以1:3,1:6和1:9药物/载体比例处方制成的固体分散体中总黄酮的量分别为27.72%、15.59%和10.98%.结论该法可避开空白PEG-6000载体对固体分散体中总黄酮测定的干扰,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李凤前;胡晋红;朱全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三七GAP栽培的环境质量评价

    目的对三七GAP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制定三七SOP和建立三七GAP种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方法对三七GAP种植基地规划区进行水资源、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三七GAP种植基地规划区大气环境质量达GB3095-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水资源达GB5084-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一类标准,土壤环境达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结论三七GAP种植区环境质量良好,符合绿色药材栽培的环境质量要求.

    作者:崔秀明;王朝梁;陈中坚;王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变化,了解复方配伍后药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追踪技术,观察复方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状态.结果 3H-淫羊藿苷在复方状态,经ig给予小鼠后,体内动力学行为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并发现复方中其他成分有促进3H-淫羊藿苷的吸收和促进与其靶器官结合的作用.结论证实了中医复方配伍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为淫羊藿的归经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邹节明;孟杰;颜正华;龙致贤;施雪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现代化两种不同思路的剖析

    概述了中药现代化的内涵;探讨了中药现代化的两种思路;列举了两种思路的利与弊;指出在当前情况下,应采取两种思路并举方针来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作者:陈建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孔吸附树脂在延胡索生物碱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含有多种生物碱,以延胡索乙素(四氢巴马汀)为主,具有明显的镇痛、催眠和镇静作用.

    作者:刘俊红;魏峻峰;王洪志;伍孝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从豆科葛属植物云南葛藤Pueraria peduncularis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方法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分别进行鉴定.结果它们的化学结构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3β,15a,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Ⅰ),大豆素(Ⅱ),染料木素(Ⅲ),大豆苷(Ⅳ),染料木苷(V),3β,15a-二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Ⅵ),羽扇醇(Ⅶ),桦木酸(Ⅶ),α-菠甾醇葡萄糖苷(Ⅸ)和α-菠甾醇(X).结论化合物Ⅰ对黑曲霉具有抑制活性.

    作者:张晓瑢;王明奎;彭树林;刘发强;丁立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闭鞘姜类药材的鉴别研究

    目的为闭鞘姜类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闭鞘姜、莴笋花和光叶闭鞘姜根茎进行生药性状、组织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对3种植物的叶表皮显微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根茎横切面中柱鞘内侧维管束环导管的排列情况、导管中草酸钙结晶的存在、皮层和木栓细胞中草酸钙结晶的类型、薯蓣皂苷元的薄层色谱定性等是主要的鉴别特征.结论 3种药材可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加以鉴别.

    作者:乔春峰;徐珞珊;董辉;王峥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我国海马中药材的研究开发前景

    概述我国海马中药材的分布及品种,海马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医药应用研究;报道海马资源的人工工厂化健康养殖及其在保健食品、药品研究开发的前景.

    作者:许实波;许东晖;吕军仪;梅雪婷;巫志峰;李秉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蓼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学活性研究进展

    蓼属植物主要含挥发油、黄酮与黄酮苷、萜类、蒽醌、甾类及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杀虫、抗菌、抗肿瘤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学活性,研究开发前景广阔.

    作者:巩忠福;杨国林;严作廷;谢家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