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益翔
通过HPLC指纹谱技术对10种中药材及注射剂的质量评价实践探讨该技术对中药材及新药中未知成分定性鉴别的可行性,对中药材不同种基源鉴定的可靠性,对注射剂中药材、中间体及成品之间的图谱相关性,采用该法对仪器、色谱柱、柱效、流动相要求的统一性等诸多与规范化有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推进HPLC指纹谱技术应用于中药材及中药新药质量评价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保证运用该技术结果的真实性.
作者:沙明;王嘉仡;曹爱民;孟宪生;张东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心达康胶囊具有化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原标准采用比色法,只能测定其中总黄酮的含量.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心达康胶囊中槲皮素、异鼠李素两个组分,效果好,准确可靠.
作者:翁水旺;赖京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综述了有关黄药子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厚文;张罡;赵宏斌;张纯;刘皋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乌泡子Rubus parkeri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和MCI树脂柱层析进行分离,以EIMS和NMR谱进行了鉴定.结果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得齐墩果酸(I)、蔷薇酸(Ⅱ)、2α,3α,19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Ⅲ).结论以上均为该植物化学成分的首次报道,其中Ⅲ为新化合物.
作者:陶正明;丁立生;彭树林;王明奎;张安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及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hrlton等方法评价人参皂苷-Rg1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玫瑰花结试验观察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的影响.结果25 mg/kg人参皂苷-Rg1使血栓形成时间从对照组的(18.7±1.8)min延长到(36.4±2.1)min(P<0.05);显著降低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率,其IC50为81.2μmol/L.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较强的抗血栓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作者:沈志强;吴蓝鸥;雷伟亚;陈植和;刘吉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满山红叶及其制剂芩暴红胶囊中杜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固定相为ShimPack VP-ODS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5:34.5);检测波长296 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6.60%,R5D=1.07%(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材及其制剂中该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辉;罗中枢;牛锋;陈发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海嘧啶的毒性作用.方法通过海嘧啶对FC小鼠和S180,H22荷瘤小鼠胸腺和精囊重量及指数的研究,观察海嘧啶的毒性作用.结果海嘧啶可使不同荷瘤小鼠胸腺及精囊萎缩,使不同荷瘤小鼠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下降,但其萎缩及下降程度均小于5-Fu.结论海嘧啶在毒性方面产生了拮抗作用,使5-Fu的毒性明显下降,即海嘧啶在增强5-Fu抗肿瘤作用的同时,显著降低了5-Fu的毒性.
作者:季宇彬;高世勇;孔琪;张秀娟;杨宝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探讨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之间遗传变异的大小,并建立道地药材的品质鉴定方法.方法运用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福建、江西、四川产的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进行了研究.结果同种异地药材所形成的不同的居群,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结论RAPD技术可作为鉴别道地药材的参考方法.
作者:胡珊梅;周涵韬;张启国;阮元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供药用.由于货源较缺,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恒森;尹逊芝;徐同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白前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收载正品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Decne.)Schltr.ex Levl.或芫花叶白前C.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的干燥根及根茎.
作者:刘兰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具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效.我们在安徽毫州药材市场上发现有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enicum Murr.的根皮伪充地骨皮.
作者:嵇永林;周格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海马补肾口服液是天津乐仁堂药厂在丸剂配方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将有效成分提出精制而成的口服液剂型.
作者:陈丽宇;杜小英;祖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前列腺炎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柏、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TLC法中均能检出黄柏和赤芍.盐酸小檗碱在0.06~0.3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2.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王艳萍;赵文萃;孟庆彪;谢华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镇痛汤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阐明其产生镇痛疗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结合制备薄层层析,根据化合物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镇痛汤水煎液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它们分别为紫堇碱(I)、四氢巴马汀(Ⅱ)、海罂粟碱(Ⅲ)、四氢黄连碱(Ⅳ)、四氢非洲防己碱(V)、氢化小檗碱(Ⅵ)、原阿片碱(Ⅶ)、α-别隐品碱(Ⅷ)、隐品碱(Ⅸ)、苯甲酰新乌头宁(x)、乌头碱(Ⅺ).结论11种成分均为生物碱类化合物,且为首次从本复方中分到.
作者:张勇忠;郑晓珂;冯卫生;冀春茹;毕跃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刺玫果系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的成熟果实,又名野蔷薇果,广泛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山西等省.该果实性温,味酸,营养丰富,民间大量采食或用于泡茶、泡酒等.<中药大辞典>谓其有健脾理气、养血调经的作用[1].
作者:俞作仁;王文莉;吕娟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梅花点舌丸中脂蟾毒配基、华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乙腈-0.5%KH2PO4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6 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脂蟾毒配基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0%,RSD为2.22%.华蟾毒配基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8%,RSD为2.63%.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结果稳定,可用于梅花点舌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亚芳;胡晓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皖西山区不同海拔西洋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规律,以确定优质西洋参佳栽培区域.方法测定了不同海拔西洋参成品参的折干率以及总皂苷、总糖、还原糖、粗淀粉和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结果西洋参折干率、粗淀粉和总皂苷含量在海拔600~900 m之间较高;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氨基酸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与总皂苷的变化相反.结论皖西山区优质西洋参佳栽培高度在海拔600~900 m范围内.
作者:朱仁斌;宛志沪;丁亚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当归补血汤中的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T、B淋巴细胞的增殖率;分光光度法检测脾细胞中抗体的生成;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制备小鼠血虚模型.结果黄芪中的4个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均具有增强T、B淋巴细胞增殖率及促进抗体生成作用,而当归中的3个不同组分则作用各异,但是对血虚模型小鼠均表现出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体外实验发现:在2.5~250 μg/mL浓度范围内,黄芪黄酮、黄芪皂苷以及黄芪和当归的挥发油部分均表现为良好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而黄芪和当归的多糖组分则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作用方式.结论当归补血汤中的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王燕平;李晓玉;宋纯清;陈长勋;胡之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菊三七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为快速繁殖幼苗奠定基础.方法以菊三七的根、茎、叶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以菊三七的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MS+1.0 mg/LNAA+4.0 mg/L 6-BA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64%.愈伤组织在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上,成苗率可达86.7%.结论通过诱导愈伤组织的途径,可以达到快速繁殖菊三七的目的.
作者:黄慧莲;刘贤旺;谢平;张寿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双黄连制剂和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以用于制剂质量分析和药材鉴定.方法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技术进行HPLC分离分析,建立双黄连制剂和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色谱柱:Inertsil ODS柱;流动相:乙腈-1%乙酸水溶液作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建立了药材和制剂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HPLC-DFPS(HPLC-Digitized Finger Print Spectrum),提供了稳定可控的制剂指纹谱图,以及通过与空白样品比较探求了制剂中用以鉴定各药材的特征峰群.结论利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分析双黄连制剂的质量和鉴定中药材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王新宏;安睿;邹云;王智华;洪筱坤;李国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