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萍;赵文萃;孟庆彪;谢华通
目的建立前列腺炎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柏、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TLC法中均能检出黄柏和赤芍.盐酸小檗碱在0.06~0.3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2.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王艳萍;赵文萃;孟庆彪;谢华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进行天茄子(丁香茄Calonyction muricatum的种子)中生物碱成分的分离及其结构研究.方法天茄子用80%乙醇提取得到浸膏,按照极性大小分为四个组分,组分I(石油醚)、组分Ⅱ(乙醚)、组分Ⅲ(甲醇)和Ⅳ(水).对组分Ⅱ和组分Ⅲ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HPLC等方法分离其中的生物碱.结果得到5个生物碱单体.经结构研究,确定为:ipalbidine(W1)、ipalbidinium(W2)、ipalbinium(W3)、isoipomine(W4)和ipomine(W5),这五种生物碱都是中氮茚类生物碱.结论W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出,W1、W2和W4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出.
作者:王英明;李小娟;王英武;顾景凯;周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一般来说,细胞死亡有两个途径,其一是细胞坏死,其二是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又称apoptosis).20多年前美国医学家Ker和Wyllie就已经对细胞程序死亡作过描述,但是近几年又引起了世界各国医药研究者浓厚的兴趣,成为医药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刘向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考察D-101型大孔树脂正常使用中苯系列残留物的情况.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从动静两种状态处理树脂苯系列残留物.结果动态处理树脂较合理,药物提取物中未见有苯系列残留物.结论正常使用D-101型大孔树脂提取中药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凌宁生;刘志青;李林;刘光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石斛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及中药复方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石斛药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了组织培养、遗传转化、菌根技术等生物技术在药用石斛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前景.
作者:杨显志;邵华;周成;张玲琪;魏蓉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加味脑乐静合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pH值的变化与微量沉淀形成的关系,确保本品安全有效使用.方法样品室温下存放,对其pH、沉淀形成及化学成分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检测.化学成分的定性用TLC和HPLC法,葛根素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外标法定量(mg/mL).结果获得了沉淀和液体部分各自的TLC和HPLC特征图谱.在薄层上可以清楚地检识出甘草和葛根的斑点,在HPLC谱中可以清楚地检识出葛根素的特征峰;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沉淀的量稍有增加,而pH值略有下降.结论该液体制剂在贮存期间基本稳定,所获实验数据可为本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绪元;李焕德;向大雄;王秀良;唐晓峦;陈卫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供药用.由于货源较缺,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恒森;尹逊芝;徐同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体外建立蛋白质非酶糖化系统,观察五味子、山茱萸等7味中药对蛋白质糖化终产物(AGEs)的抑制作用.方法200mmol/L葡萄糖与40 g/L牛血清白蛋白在37℃条件下反应8周,利用AGEs具有棕色和荧光的特点,分别测定紫外吸光度和荧光度值,以考察五味子、山茱萸等7味中药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中药对AGEs的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中药可能对由AGEs引起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
作者:许惠琴;朱荃;李祥;张爱华;郭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白前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收载正品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Decne.)Schltr.ex Levl.或芫花叶白前C.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的干燥根及根茎.
作者:刘兰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皖西山区不同海拔西洋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规律,以确定优质西洋参佳栽培区域.方法测定了不同海拔西洋参成品参的折干率以及总皂苷、总糖、还原糖、粗淀粉和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结果西洋参折干率、粗淀粉和总皂苷含量在海拔600~900 m之间较高;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氨基酸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与总皂苷的变化相反.结论皖西山区优质西洋参佳栽培高度在海拔600~900 m范围内.
作者:朱仁斌;宛志沪;丁亚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药材掺假是指在正品药材中掺入伪品、异物或非药用部位.目前中药材市场中掺假现象较为普遍,掺假品给中药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应严格加以鉴定.本文对部分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作者:凌益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双黄连制剂和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以用于制剂质量分析和药材鉴定.方法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技术进行HPLC分离分析,建立双黄连制剂和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色谱柱:Inertsil ODS柱;流动相:乙腈-1%乙酸水溶液作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建立了药材和制剂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HPLC-DFPS(HPLC-Digitized Finger Print Spectrum),提供了稳定可控的制剂指纹谱图,以及通过与空白样品比较探求了制剂中用以鉴定各药材的特征峰群.结论利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分析双黄连制剂的质量和鉴定中药材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王新宏;安睿;邹云;王智华;洪筱坤;李国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HPLC指纹谱技术对10种中药材及注射剂的质量评价实践探讨该技术对中药材及新药中未知成分定性鉴别的可行性,对中药材不同种基源鉴定的可靠性,对注射剂中药材、中间体及成品之间的图谱相关性,采用该法对仪器、色谱柱、柱效、流动相要求的统一性等诸多与规范化有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推进HPLC指纹谱技术应用于中药材及中药新药质量评价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保证运用该技术结果的真实性.
作者:沙明;王嘉仡;曹爱民;孟宪生;张东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百草降糖片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了百草降糖片对正常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肝糖原、肌糖原的影响,并且观察了百草降糖片对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胰岛素、C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结果百草降糖片在降糖的同时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而且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在降糖的同时也能增加胰岛素、C肽水平,而且能显著增加血清SOD的活性,降低LPO含量.结论百草降糖片的降血糖作用可能是既通过影响糖代谢,又通过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来实现的.
作者:茅彩萍;徐乃玉;顾振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掌握甘肃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整理出甘肃大戟属药用植物3亚属7组16种,包括一新种,一甘肃特有种.结论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作者:赵志礼;赵汝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海马补肾口服液是天津乐仁堂药厂在丸剂配方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将有效成分提出精制而成的口服液剂型.
作者:陈丽宇;杜小英;祖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镇痛汤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阐明其产生镇痛疗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结合制备薄层层析,根据化合物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镇痛汤水煎液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它们分别为紫堇碱(I)、四氢巴马汀(Ⅱ)、海罂粟碱(Ⅲ)、四氢黄连碱(Ⅳ)、四氢非洲防己碱(V)、氢化小檗碱(Ⅵ)、原阿片碱(Ⅶ)、α-别隐品碱(Ⅷ)、隐品碱(Ⅸ)、苯甲酰新乌头宁(x)、乌头碱(Ⅺ).结论11种成分均为生物碱类化合物,且为首次从本复方中分到.
作者:张勇忠;郑晓珂;冯卫生;冀春茹;毕跃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海嘧啶的毒性作用.方法通过海嘧啶对FC小鼠和S180,H22荷瘤小鼠胸腺和精囊重量及指数的研究,观察海嘧啶的毒性作用.结果海嘧啶可使不同荷瘤小鼠胸腺及精囊萎缩,使不同荷瘤小鼠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下降,但其萎缩及下降程度均小于5-Fu.结论海嘧啶在毒性方面产生了拮抗作用,使5-Fu的毒性明显下降,即海嘧啶在增强5-Fu抗肿瘤作用的同时,显著降低了5-Fu的毒性.
作者:季宇彬;高世勇;孔琪;张秀娟;杨宝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为蕨类植物.民间及临床用全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消肿止痛,凉血止血,治疗痢疾、扁桃体炎、肝炎,其根茎用于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效佳.
作者:刘清飞;秦明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全国10个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采收期的叶下珠进行了鞣料云实精的含量测定比较.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270 nm.结果海南和贵州的鞣料云实精含量低为0.58%,西安的含量高达1.78%.采收期以8,9月份含量高,为1.24%.结论不同产地的叶下珠中鞣料云实精的含量有较大差异,且同一产地不同的采收期的鞣料云实精含量相差也较大.
作者:张岚;任丽娟;李克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