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大戟属药a用植物资源

赵志礼;赵汝能

关键词:大戟属,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摘要:目的掌握甘肃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整理出甘肃大戟属药用植物3亚属7组16种,包括一新种,一甘肃特有种.结论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在双黄连制剂质量及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双黄连制剂和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以用于制剂质量分析和药材鉴定.方法采用RP-HPLC梯度洗脱技术进行HPLC分离分析,建立双黄连制剂和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色谱柱:Inertsil ODS柱;流动相:乙腈-1%乙酸水溶液作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建立了药材和制剂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HPLC-DFPS(HPLC-Digitized Finger Print Spectrum),提供了稳定可控的制剂指纹谱图,以及通过与空白样品比较探求了制剂中用以鉴定各药材的特征峰群.结论利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分析双黄连制剂的质量和鉴定中药材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王新宏;安睿;邹云;王智华;洪筱坤;李国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山茱萸开花座果时花内糖的来源

    目的研究山茱萸开花和成果时花内糖的来源.方法糖的含量测定用HPLC法.结果环割处理后三、四次分枝中葡萄糖、果糖及总糖的含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一、二次分枝中糖的变化与对照相似.结论开花时所需的糖营养主要来自一、二次分枝.

    作者:李先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菊三七组织培养的研究

    目的探讨菊三七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为快速繁殖幼苗奠定基础.方法以菊三七的根、茎、叶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以菊三七的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MS+1.0 mg/LNAA+4.0 mg/L 6-BA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64%.愈伤组织在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上,成苗率可达86.7%.结论通过诱导愈伤组织的途径,可以达到快速繁殖菊三七的目的.

    作者:黄慧莲;刘贤旺;谢平;张寿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甘肃大戟属药a用植物资源

    目的掌握甘肃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整理出甘肃大戟属药用植物3亚属7组16种,包括一新种,一甘肃特有种.结论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作者:赵志礼;赵汝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参皂苷-Rg1对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粘附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及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hrlton等方法评价人参皂苷-Rg1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玫瑰花结试验观察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的影响.结果25 mg/kg人参皂苷-Rg1使血栓形成时间从对照组的(18.7±1.8)min延长到(36.4±2.1)min(P<0.05);显著降低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率,其IC50为81.2μmol/L.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较强的抗血栓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作者:沈志强;吴蓝鸥;雷伟亚;陈植和;刘吉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的地黄中梓醇含量比较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的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方法以氯仿-甲醇-水(7:4:0.5)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为显示剂,413 nm为扫描波长,反射法扫描.结果河南温县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高,山东嘉祥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低.结论怀地黄作为道地药材有其物质基础.

    作者:李更生;刘长河;王慧森;张留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植物多糖增强肿瘤杀伤效应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

    目的观察红景天、红芪、地黄、枸杞子、沙参和芦荟的多糖成分对T-AK细胞增殖活性和杀瘤活性的增强作用.方法用抗CD3单抗(CD3McAb)和rIL-2激活诱生T-AK细胞,观察6种植物多糖在诱生、扩增和杀瘤过程中对T-AK细胞增殖活性、IL-2R表达水平以及杀伤Raji细胞和L1210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6种植物多糖(1~100μg/mL)单独对T-AK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但在rIL-2和CD3McAb存在下,可不同程度地增强T-A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并增加T-AK细胞IL-2R的表达.结论红景天、红芪、地黄、枸杞子、沙参和芦,荟的多糖成分增强T-A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其作用效应与其促进IL-2R的表达有关.

    作者:魏虎来;姚小健;赵怀顺;贾正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百草降糖片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百草降糖片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了百草降糖片对正常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肝糖原、肌糖原的影响,并且观察了百草降糖片对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胰岛素、C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结果百草降糖片在降糖的同时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而且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在降糖的同时也能增加胰岛素、C肽水平,而且能显著增加血清SOD的活性,降低LPO含量.结论百草降糖片的降血糖作用可能是既通过影响糖代谢,又通过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来实现的.

    作者:茅彩萍;徐乃玉;顾振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味脑乐静合剂稳定性的跟踪分析

    目的对加味脑乐静合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pH值的变化与微量沉淀形成的关系,确保本品安全有效使用.方法样品室温下存放,对其pH、沉淀形成及化学成分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检测.化学成分的定性用TLC和HPLC法,葛根素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外标法定量(mg/mL).结果获得了沉淀和液体部分各自的TLC和HPLC特征图谱.在薄层上可以清楚地检识出甘草和葛根的斑点,在HPLC谱中可以清楚地检识出葛根素的特征峰;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沉淀的量稍有增加,而pH值略有下降.结论该液体制剂在贮存期间基本稳定,所获实验数据可为本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绪元;李焕德;向大雄;王秀良;唐晓峦;陈卫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方法采用各种柱层析对桃仁及补阳还五汤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分离,通过各种光谱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补阳还五汤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苦杏仁苷,发现其为一对D、L差向异构体,含量之比约为1:1.桃仁单味药水煎结果与复方相同,95%乙醇回流仅得到D-苦杏仁苷,且D-苦杏仁苷在100℃水中回流未出现差向异构化.结论D-苦杏仁苷的异构化是高温水环境下桃仁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补阳还五汤中其它单味药无明显相关性;L-苦杏仁苷是复方中桃仁

    作者:吴军;屠鹏飞;赵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和采集季节叶下珠中鞣料云实精含量的比较

    目的对全国10个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采收期的叶下珠进行了鞣料云实精的含量测定比较.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270 nm.结果海南和贵州的鞣料云实精含量低为0.58%,西安的含量高达1.78%.采收期以8,9月份含量高,为1.24%.结论不同产地的叶下珠中鞣料云实精的含量有较大差异,且同一产地不同的采收期的鞣料云实精含量相差也较大.

    作者:张岚;任丽娟;李克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白前等同属植物来源的药材及混伪品紫外导数光谱鉴定

    白前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收载正品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Decne.)Schltr.ex Levl.或芫花叶白前C.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的干燥根及根茎.

    作者:刘兰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心达康胶囊中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

    心达康胶囊具有化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原标准采用比色法,只能测定其中总黄酮的含量.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心达康胶囊中槲皮素、异鼠李素两个组分,效果好,准确可靠.

    作者:翁水旺;赖京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用D-101型大孔树脂苯系列残留物分析研究

    目的考察D-101型大孔树脂正常使用中苯系列残留物的情况.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从动静两种状态处理树脂苯系列残留物.结果动态处理树脂较合理,药物提取物中未见有苯系列残留物.结论正常使用D-101型大孔树脂提取中药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凌宁生;刘志青;李林;刘光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红直獐牙菜的苷类成分

    目的研究红直獐牙菜的苷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Sephadex LH20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红直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7个化合物,他们分别为8-O-β-D-吡喃葡萄糖-1,5-二羟基-3-甲氧基酮(I)、8-O-β-D-吡喃葡萄糖-1,3,5-三羟基酮(Ⅱ)、1-O-β-D-吡喃葡萄糖-3,7,8-三羟基 酮(Ⅲ)、异荭草苷(Ⅳ)、落干酸(V)、龙胆苦苷(Ⅵ)和β-龙胆二糖(Ⅶ).结论化合物Ⅲ、Ⅳ、V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李玉林;丁晨旭;刘健全;胡凤祖;廖志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排骨灵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排骨灵Fissistigma bracteolatum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生物碱-(-)-xylopine(I),norcepharadione B(Ⅱ),(-)-thaipetaline(Ⅲ),(-)-discretamine(Ⅳ),COClaurine(V),herdenine(Ⅵ)和3β,6α-二羟基麦角甾烷(Ⅶ).结论化合物I,V~Ⅶ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

    作者:李琰;杨世林;徐丽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细胞程序死亡和生物黄酮素

    一般来说,细胞死亡有两个途径,其一是细胞坏死,其二是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又称apoptosis).20多年前美国医学家Ker和Wyllie就已经对细胞程序死亡作过描述,但是近几年又引起了世界各国医药研究者浓厚的兴趣,成为医药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刘向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商陆栽培方法简介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供药用.由于货源较缺,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恒森;尹逊芝;徐同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海马补肾口服液中乌头碱含量测定

    海马补肾口服液是天津乐仁堂药厂在丸剂配方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将有效成分提出精制而成的口服液剂型.

    作者:陈丽宇;杜小英;祖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地骨皮与其伪品的鉴别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具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效.我们在安徽毫州药材市场上发现有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enicum Murr.的根皮伪充地骨皮.

    作者:嵇永林;周格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