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物多糖增强肿瘤杀伤效应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

魏虎来;姚小健;赵怀顺;贾正平

关键词:多糖, T-AK细胞, 增殖, IL-2受体, 细胞毒活性
摘要:目的观察红景天、红芪、地黄、枸杞子、沙参和芦荟的多糖成分对T-AK细胞增殖活性和杀瘤活性的增强作用.方法用抗CD3单抗(CD3McAb)和rIL-2激活诱生T-AK细胞,观察6种植物多糖在诱生、扩增和杀瘤过程中对T-AK细胞增殖活性、IL-2R表达水平以及杀伤Raji细胞和L1210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6种植物多糖(1~100μg/mL)单独对T-AK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但在rIL-2和CD3McAb存在下,可不同程度地增强T-A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并增加T-AK细胞IL-2R的表达.结论红景天、红芪、地黄、枸杞子、沙参和芦,荟的多糖成分增强T-A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其作用效应与其促进IL-2R的表达有关.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植物多糖增强肿瘤杀伤效应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

    目的观察红景天、红芪、地黄、枸杞子、沙参和芦荟的多糖成分对T-AK细胞增殖活性和杀瘤活性的增强作用.方法用抗CD3单抗(CD3McAb)和rIL-2激活诱生T-AK细胞,观察6种植物多糖在诱生、扩增和杀瘤过程中对T-AK细胞增殖活性、IL-2R表达水平以及杀伤Raji细胞和L1210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6种植物多糖(1~100μg/mL)单独对T-AK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但在rIL-2和CD3McAb存在下,可不同程度地增强T-A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并增加T-AK细胞IL-2R的表达.结论红景天、红芪、地黄、枸杞子、沙参和芦,荟的多糖成分增强T-A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其作用效应与其促进IL-2R的表达有关.

    作者:魏虎来;姚小健;赵怀顺;贾正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海马补肾口服液中乌头碱含量测定

    海马补肾口服液是天津乐仁堂药厂在丸剂配方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将有效成分提出精制而成的口服液剂型.

    作者:陈丽宇;杜小英;祖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HPLC指纹谱技术在中药新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通过HPLC指纹谱技术对10种中药材及注射剂的质量评价实践探讨该技术对中药材及新药中未知成分定性鉴别的可行性,对中药材不同种基源鉴定的可靠性,对注射剂中药材、中间体及成品之间的图谱相关性,采用该法对仪器、色谱柱、柱效、流动相要求的统一性等诸多与规范化有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推进HPLC指纹谱技术应用于中药材及中药新药质量评价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保证运用该技术结果的真实性.

    作者:沙明;王嘉仡;曹爱民;孟宪生;张东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中药材掺假是指在正品药材中掺入伪品、异物或非药用部位.目前中药材市场中掺假现象较为普遍,掺假品给中药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应严格加以鉴定.本文对部分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作者:凌益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参皂苷-Rg1对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粘附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及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hrlton等方法评价人参皂苷-Rg1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玫瑰花结试验观察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的影响.结果25 mg/kg人参皂苷-Rg1使血栓形成时间从对照组的(18.7±1.8)min延长到(36.4±2.1)min(P<0.05);显著降低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率,其IC50为81.2μmol/L.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较强的抗血栓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作者:沈志强;吴蓝鸥;雷伟亚;陈植和;刘吉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前列腺炎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前列腺炎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柏、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TLC法中均能检出黄柏和赤芍.盐酸小檗碱在0.06~0.3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2.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王艳萍;赵文萃;孟庆彪;谢华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7味中药对体外非酶糖化终产物生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体外建立蛋白质非酶糖化系统,观察五味子、山茱萸等7味中药对蛋白质糖化终产物(AGEs)的抑制作用.方法200mmol/L葡萄糖与40 g/L牛血清白蛋白在37℃条件下反应8周,利用AGEs具有棕色和荧光的特点,分别测定紫外吸光度和荧光度值,以考察五味子、山茱萸等7味中药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中药对AGEs的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中药可能对由AGEs引起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

    作者:许惠琴;朱荃;李祥;张爱华;郭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得宁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得宁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小鼠免疫模型,观察肝得宁片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抗体生成、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肝得宁片对BCG+LPS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酸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激活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程度.结论肝得宁片具有一定的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作用.

    作者:赵艳玲;肖小河;袁海龙;张新全;贺承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商陆栽培方法简介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供药用.由于货源较缺,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恒森;尹逊芝;徐同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刺玫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刺玫果系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的成熟果实,又名野蔷薇果,广泛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山西等省.该果实性温,味酸,营养丰富,民间大量采食或用于泡茶、泡酒等.<中药大辞典>谓其有健脾理气、养血调经的作用[1].

    作者:俞作仁;王文莉;吕娟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黄药子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有关黄药子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厚文;张罡;赵宏斌;张纯;刘皋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地骨皮与其伪品的鉴别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具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效.我们在安徽毫州药材市场上发现有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enicum Murr.的根皮伪充地骨皮.

    作者:嵇永林;周格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生物技术在药用石斛研究中的应用

    石斛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及中药复方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石斛药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了组织培养、遗传转化、菌根技术等生物技术在药用石斛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前景.

    作者:杨显志;邵华;周成;张玲琪;魏蓉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蟾蜍灵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中药蟾酥中蟾毒成分蟾蜍灵(bufalin)的抗癌机制.方法以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为靶细胞,应用电镜技术观察bufalin诱导的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WAF1的表达.结果0.001 μ.mol/L bufalin作用HL-60细胞,细胞向粒细胞方向分化,p21WAF1表达显著升高,而PCNA表达显著下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bufalin诱导HL-60细胞分化,与其上调p21WAF1的表达、下调PCNA表达有关.

    作者:徐瑞成;陈小义;陈莉;呼文亮;钱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细胞程序死亡和生物黄酮素

    一般来说,细胞死亡有两个途径,其一是细胞坏死,其二是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又称apoptosis).20多年前美国医学家Ker和Wyllie就已经对细胞程序死亡作过描述,但是近几年又引起了世界各国医药研究者浓厚的兴趣,成为医药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刘向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不同来源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b1含量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西洋参的质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以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b.的含量,综合此二项指标评价西洋参的质量.结果7种西洋参市售品中,加拿大西洋参中人参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b1含量高,北京怀柔较之略低.结论7种市售西洋参中所含人参总皂苷均大于4%,人参皂苷Rb1均大于1%,且总皂苷含量越高,Rb1含量越高.

    作者:蔡治纲;张莉伟;龚晓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当归补血汤中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当归补血汤中的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T、B淋巴细胞的增殖率;分光光度法检测脾细胞中抗体的生成;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制备小鼠血虚模型.结果黄芪中的4个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均具有增强T、B淋巴细胞增殖率及促进抗体生成作用,而当归中的3个不同组分则作用各异,但是对血虚模型小鼠均表现出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体外实验发现:在2.5~250 μg/mL浓度范围内,黄芪黄酮、黄芪皂苷以及黄芪和当归的挥发油部分均表现为良好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而黄芪和当归的多糖组分则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作用方式.结论当归补血汤中的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王燕平;李晓玉;宋纯清;陈长勋;胡之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RP-HPLC法测定梅花点舌丸中脂蟾毒配基、华蟾毒配基的含量

    目的建立梅花点舌丸中脂蟾毒配基、华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乙腈-0.5%KH2PO4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6 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脂蟾毒配基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0%,RSD为2.22%.华蟾毒配基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8%,RSD为2.63%.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结果稳定,可用于梅花点舌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亚芳;胡晓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去甲斑蝥素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去甲斑蝥素是我国首先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及胃癌等,它同时具有的升白、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使其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去甲斑蝥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毒副反应、新剂型开发及疗效等研究现状.

    作者:李柏;凌昌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雷公藤有效成分制备的研究进展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中药雷公藤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提出应将液相色谱应用在雷公藤有效成分纯品的制备上.

    作者:曹伟平;杨更亮;张红医;宋秀荣;赵敬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