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王小平;向爱民;伍伟祯;王越
目的评价颐心宁抗应激性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动态观察颐心宁对束缚应激大鼠心电图、血清皮质醇的干预作用.结果束缚应激1,2,4周时,应激模型组大鼠心率增加、ST段明显移位、T波高耸直立,血清皮质醇水平增高;颐心宁干预组、颐心宁倍量组较单纯应激大鼠心率减慢、ST段移位减轻、T波直立幅度下降且多呈双相,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而颐心宁1/2量组、蒸馏水干预组与单纯应激大鼠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颐心宁具有抗应激性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颐心宁对血清皮质醇的调节可能是其抗应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肖延龄;钱令嘉;王万银;杨发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对近年来有关灯盏花的化学成分、定量方法、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宏;杨祥良;徐辉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药品微生物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专业技术,它在控制药品质量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2000年版药典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微生物限度标准,这对控制药品质量、促使药品检验水平与国际水平逐步接轨,使中药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朱育凤;俞小陶;霍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复方鱼腥草合剂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5味中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等.该药系根据复方鱼腥草片剂改而成(已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而复方鱼腥草片的质量标准中仅有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赵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清泻丸由大黄、黄芩等中药组成,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本实验对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进行了测定.1仪器与试剂1.1仪器:Agilent1100serues液相色谱仪,MODELHN1006超声波清洗机.
作者:丘文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人参Rb组皂苷(简称G-Rb)系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及西洋参茎叶提取的总皂苷中分离而得.人参皂苷单体Rb1、Rb2、Rb3虽均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但在抗心肌缺血、抗氧化、调节血脂及改善血粘度等药理作用上有所不同[1~3].
作者:覃秀川;睢大员;郭新雯;于晓凤;吕忠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提取香蕉皮黑色素,鉴定其结构和研究脂质抗氧化效果.方法多次用碱溶酸沉技术提取纯化香蕉皮黑色素后,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测定;同时,研究了香蕉皮黑色素对小鼠肝脏体外过氧化作用的抑制效果.结果香蕉皮黑色素在紫外波长下显示出大吸收,红外光谱图具有经典的黑色素红外吸收特征,1.5%香蕉皮黑色素对正常肝匀浆和激发态肝匀浆MDA的抑制率分别达28.4%39.9%.结论香蕉皮黑色素的结构可能是邻苯二酚型,该黑色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赵肃清;孙远明;蔡燕飞;文永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为黄连Coptis chinensis群体改良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对恩施太山庙药材场黄连栽培群体单株性状进行调查,测量数据用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划分了6种变异类型,各类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结论应对黄连群体中不同类型实施选择,以达到对群体的初步改良.
作者:王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寻找马鞭草中药用活性成分.方法分离鉴定马鞭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结果从马鞭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3个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熊果酸(I)、3α,24-二羟基齐墩果酸(Ⅱ)、7α,22S-二羟基谷甾醇(Ⅲ).结论化合物Ⅲ为新化合物.
作者:刘宏民;鲍峰玉;阎学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扯根菜俗名赶黄草,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史载于明代<救荒本草>,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附录.性平、味苦、微辛,为苗族民间草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1,2]、活血、平肝、健脾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
作者:何述敏;李敏;吴众;倪平;朱万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腺梗豨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IR,1H、13CNMR、MS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的分析,分别鉴定为对映-16β,17,18-三羟基-贝壳杉-19-羧酸(I)、对映-1 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Ⅱ)、奇任醇(Ⅲ).结论其中化合物I为一新化合物.
作者:高辉;李平亚;李德坤;杜晓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的抗凝活性,为水蛭素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iv重组水蛭素前及后心脏采血,应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考察其抗凝活性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重组水蛭素能明显延长TT和APTT,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PT无明显影响;其延长TT和APTT的作用随时间而下降,作用持续时间约60 min.结论重组水蛭素具有明显抗凝作用,明显强于现有抗凝药肝素,且其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德国产基因重组水蛭素Refludan相同.
作者:吕莉;李欣燕;韩国柱;汪和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用翔实的统计数字说明了现行版各省、市<中药材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以及各省、市<中药材标准>间中药材存在的同名异物问题.并通过作者近两年对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结果,阐述中药材同名异物问题对中药材、中成药质量的严重影响.
作者:孙宝惠;刘铁钢;段吉平;冯丽;牛小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活性炭的广谱分子吸附特性早已应用在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在临床上,口服活性炭被用于急性中毒的解救,效果十分明显,还有治疗黄疸性肝炎和降低血脂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治一;佘淑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优选胃安冲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厚朴酚、白术多糖、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成分,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胃安冲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化工艺为:厚朴、枳实采用水提醇沉(20倍量水,0.5 h,提取3次,95%乙醇沉淀杂质);黄连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白术等其它药材采用水提法(24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白术粒度为2~4 mm).结论该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作者:刘芳;王小平;向爱民;伍伟祯;王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超细微粉药理作用与传统复方地黄的差异.方法将复方地黄超细微粉与传统复方地黄进行比较研究,急性毒性死亡率法估算药动学参数,抗疲劳与降糖实验测定药理活性.结果超细微粉复方地黄急性毒性量效关系明显,抗疲劳及降糖作用均较传统复方地黄强.结论复方地黄超细微粉在生物利用度及药理活性方面均优于传统复方地黄,可以节省药材,提高疗效.
作者:许启泰;杜钢军;包翠屏;宋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药复方六味地黄超微细粉体组织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方法用对撞式气流粉碎机对六味地黄方剂药材进行细胞级超微粉碎;对照常规粉碎细粉,用显微观察法对其组织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六味地黄方剂经超微粉碎后,显微镜下观察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结论中药复方经超微粉碎可使细胞破壁,使其细胞内的各类有效成分充分暴露,迅速释放.
作者:宋丽丽;李勉;范丙义;蒋士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灯盏花滴丸是灯盏细辛经加工制成的滴丸剂,为部颁标准灯盏花颗粒改变剂型而得,用于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及冠心病、心绞痛.灯盏花滴丸主要有效成分为灯盏花乙素,本实验对灯盏花乙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
作者:何永志;刘新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药物不良反应系指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的药物所出现的任何有害且非预期反应.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西药的不良反应,而对天然药物的不良反应重视不够.由于天然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几千年来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天然药物没有什么毒副反应.凡药皆有毒,天然药物亦是如此.
作者:管英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等药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风伤湿滞所致恶寒、发热、头痛、胸隔满闷、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症,多年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发现新的适应症,一方可治多种疾病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作者:瓮勃;韩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