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物活性成分与癌症的化学预防

卢志强;娄红祥

关键词:癌症, 化学预防,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
摘要: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有效的抑制癌变过程,其作为潜在的化学预防药物开发前景广阔.综述了几类主要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癌症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有关灯盏花的化学成分、定量方法、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宏;杨祥良;徐辉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清泻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清泻丸由大黄、黄芩等中药组成,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本实验对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进行了测定.1仪器与试剂1.1仪器:Agilent1100serues液相色谱仪,MODELHN1006超声波清洗机.

    作者:丘文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动态比浊法测定的研究

    目的应用动态比浊法鲎试验定量测定灯盏花素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通过对样品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的干扰试验,检测其回收率应在50%~200%范围.结果将样品进行1/12稀释可以有效地消除其对鲎试验的干扰.结论动态比浊法鲎试验可以高效地测定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作者:劳海燕;林秋晓;刘秋琼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香蕉皮黑色素的鉴定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提取香蕉皮黑色素,鉴定其结构和研究脂质抗氧化效果.方法多次用碱溶酸沉技术提取纯化香蕉皮黑色素后,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测定;同时,研究了香蕉皮黑色素对小鼠肝脏体外过氧化作用的抑制效果.结果香蕉皮黑色素在紫外波长下显示出大吸收,红外光谱图具有经典的黑色素红外吸收特征,1.5%香蕉皮黑色素对正常肝匀浆和激发态肝匀浆MDA的抑制率分别达28.4%39.9%.结论香蕉皮黑色素的结构可能是邻苯二酚型,该黑色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赵肃清;孙远明;蔡燕飞;文永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复方鱼腥草合剂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5味中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等.该药系根据复方鱼腥草片剂改而成(已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而复方鱼腥草片的质量标准中仅有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赵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离子对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莲子心中甲基莲心碱的含量

    莲子心为睡莲科植物睡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的成熟种子中的干燥幼叶及胚根,具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之功效[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莲子心项下只有显微鉴别和一个生物碱的显色反应.莲子心中主要成分为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

    作者:寿国香;刘冰;郝连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盐酸小檗碱与环孢素A合用对小鼠肝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目的阐明盐酸小檗碱与环孢素A合用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环孢素A及二者合用时小鼠肝微粒体CYP450、ERD、ADM和GST的含量或活性.结果ig给药3和6 d,盐酸小檗碱(200mg/kg)对CYP450、ERD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ADM和GST有抑制作用;环孢素A(45 mg/kg)对ERD、ADM和GST均有抑制作用;盐酸小檗碱与环孢素A合用对CYP450、ERD、ADM和GST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盐酸小檗碱与环孢素A的组合是药物代谢酶CYP450、ERD(CYP3A)、ADM(CYP1A1、2B1、2C11)和GST的强抑制剂,其总体抑制水平至少与已知的抑制剂酮康唑和硝苯地平相当甚至更强.

    作者:吴笑春;辛华雯;李罄;仲明远;余爱荣;朱敏;刘幼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方地黄超细微粉药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超细微粉药理作用与传统复方地黄的差异.方法将复方地黄超细微粉与传统复方地黄进行比较研究,急性毒性死亡率法估算药动学参数,抗疲劳与降糖实验测定药理活性.结果超细微粉复方地黄急性毒性量效关系明显,抗疲劳及降糖作用均较传统复方地黄强.结论复方地黄超细微粉在生物利用度及药理活性方面均优于传统复方地黄,可以节省药材,提高疗效.

    作者:许启泰;杜钢军;包翠屏;宋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干旱胁迫对箭叶淫羊藿的影响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箭叶淫羊藿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干旱胁迫中植物叶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增强,叶内POD活性和MDA含量上升,而SOD活性在12 d内上升,12 d后活性下降.结论箭叶淫羊藿具有一定的抗旱性,栽培一年以上的植株较当年栽培植株抗旱性强.

    作者:石进校;尹江龙;刘应迪;陈军;张可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前列安栓中的小檗碱含量

    前列安栓由黄柏、大黄、虎杖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通淋、化瘀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瘀血壅阻证引起的少腹痛、会阴痛、排尿不利、尿频、尿痛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本实验通过薄层扫描法对方中主药黄柏中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了含量测定.

    作者:徐维良;张骢;冯庆卷;张足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厚朴的任意引物PCR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鉴别中药材厚朴、凹叶厚朴及其常见的伪品和混淆品.方法采用任意引物PCR(arbitrarilyprimed PCR,AP-PCR)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组DNA样品.结果AP-PCR技术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根据琼脂糖凝胶上显示的DNA带型差异可迅捷地区分厚朴、凹叶厚朴及其伪品、混淆品.结论为应用AP-PCR技术在分子水平上鉴别中药材厚朴,保证引种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苏应娟;朱建明;王艇;李雪雁;曾庆文;夏念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胃安冲剂的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胃安冲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厚朴酚、白术多糖、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成分,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胃安冲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化工艺为:厚朴、枳实采用水提醇沉(20倍量水,0.5 h,提取3次,95%乙醇沉淀杂质);黄连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白术等其它药材采用水提法(24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白术粒度为2~4 mm).结论该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作者:刘芳;王小平;向爱民;伍伟祯;王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参Rb组皂苷对实验性心梗大鼠血粘度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

    人参Rb组皂苷(简称G-Rb)系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及西洋参茎叶提取的总皂苷中分离而得.人参皂苷单体Rb1、Rb2、Rb3虽均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但在抗心肌缺血、抗氧化、调节血脂及改善血粘度等药理作用上有所不同[1~3].

    作者:覃秀川;睢大员;郭新雯;于晓凤;吕忠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姜黄、郁金、广西莪术中姜黄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姜黄、郁金、广西莪术中姜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色谱柱SupelcosilTML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0.5%醋酸溶液(19:25;56),流速0.6 mL/min,测定波长420 nm,柱温35 C.结果姜黄素在14~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99.82%,RSD为1.57%.结论本法准确、快速,为控制中药原料药姜黄、郁金、莪术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戚爱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植物活性成分与癌症的化学预防

    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有效的抑制癌变过程,其作为潜在的化学预防药物开发前景广阔.综述了几类主要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癌症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志强;娄红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葫芦茶的生药鉴定

    目的对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进行鉴定.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紫外光谱法.结果葫芦茶的茎与叶的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且变异较大.结论作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作者:朱华;廖月葵;辛宁;董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黄连群体性状变异类型研究

    目的为黄连Coptis chinensis群体改良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对恩施太山庙药材场黄连栽培群体单株性状进行调查,测量数据用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划分了6种变异类型,各类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结论应对黄连群体中不同类型实施选择,以达到对群体的初步改良.

    作者:王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口服活性炭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活性炭的广谱分子吸附特性早已应用在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在临床上,口服活性炭被用于急性中毒的解救,效果十分明显,还有治疗黄疸性肝炎和降低血脂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治一;佘淑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关于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几点建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商榷

    药品微生物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专业技术,它在控制药品质量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2000年版药典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微生物限度标准,这对控制药品质量、促使药品检验水平与国际水平逐步接轨,使中药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朱育凤;俞小陶;霍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效薄层色谱分离苦豆子生物碱的体系优化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为我国西北常见的野生植物,其主要成分生物碱品种多、含量高,而且具有广泛而显著的药理作用[1].由于毛细管色谱只能用于个别生物碱的分析[2],而高效薄层色谱由于苦豆子生物碱分离须二次展开[3],不仅繁琐,更重要的是重现性差.

    作者:秦学功;元英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