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甲硫氨酸片的含量

李爱民;杨晓玲;李绍贤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硫氨酸,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甲硫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ODS-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结果 9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 210 nm.结果 甲硫氨酸在 20~6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95.32X +21.34,r=0.999 9.平均回收率 99.57%(n =9),RSD=0.56%.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用作甲硫氨酸的含量测定.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撰写医药学论文

    (接上期续)5 医药学论文的写作步骤5.1 构思在动笔前,就论点的确立、论据的应用和论证的方法 等,要反复思考,反复推敲,使得文章的全部内容在脑海里形成具体的、有层次的、有条理的纲目.

    作者:屈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输液残液中橡胶粒的检查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输液残液由医院或个人送到我所来检查输液中的异物,这些是因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发现瓶内有异物存在而提出疑问并要求来检查的.统计了2000年~2005年的情况,异物检查次数分别为1、2、7、5、4、4次.从这些异物检查结果来看多数为橡胶粒(颜色有烟灰色和灰白色两种),只一例为絮状物,非橡胶类物质.本文对这些输液异物检查中橡胶粒的判断作个介绍.

    作者:刘毅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接触三硝基甲苯、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人员常见疾病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三硝基甲苯、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及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淮北矿业集团化工厂工人,接触三硝基甲苯178人、接触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344人.结果 总发病率为42.01%.结论 应加强工人劳动保护,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传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规范临床药师职业行为的几点思考

    随着临床药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药学服务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使临床药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化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分析和如何规范临床药师行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陈新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山市2006年药品监督抽验情况及质量分析

    随着《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 [1]的颁布实施,省以下地市级药品抽验的目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不再以反映药品质量总体水平与状态的评价性抽验为首要任务,而是代之以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质量可疑药品的针对性监督抽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根本意义在于利用有限的抽验资源,大限度地查处假劣药品,从而净化药品市场,维护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荭晖;徐庆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化痰降气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测定化痰降气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展开剂:氯仿-甲醇-浓氨水(20∶5∶0.5),显色剂:0.3%茚三酮,检测波长λs=490 nm.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336~1.680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78,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1.94%.结论 本法适用于化痰降气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

    作者:夏伦祝;徐先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师参与临床药疗的实例

    我院临床药师2004年起开始参与临床查房学习,协助临床医师,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参与了多例药疗的实施,获取了一些药疗小方法,现回顾性分析作总结.

    作者:吕徐玲;蒋业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我市6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ADR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因果关系评价、涉及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因果关系评价中很可能居多,涉及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14种.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中成药的ADR不容忽视,加强对国家通报品种的监测,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程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注射液静滴的安全性问题及其防范

    近十余年来可以静脉滴注的中药注射液品种不断增多,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但随着临床药学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深入,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使用情况,分析中药注射液静滴引发安全性问题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希望引起药品生产厂家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陈亚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换药后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换药前给予尼美舒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吴抽浪;许胜敏;仇灵江;郑金满;孙菊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止血中草药断血流的研究进展

    断血流是一味有着较高医用价值的止血类中草药 .本文综述了断血流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并提出了运用新技术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的内容.

    作者:程霞;陈国广;石绍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败血症12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较高.现将我院儿科自1998年1月~2005年8月收住院因各种不同细菌所致的124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姚传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析我国医药企业OTC药品的营销策略

    OTC(非处方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得的药物,国际上通常用OTC(Over The Counter)表示非处方药,与OTC相对应的是RX(处方药)[1].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药品分类管理以来,我国医药消费市场,特别是OTC(非处方药)市场,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作者:朱峰;叶剑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通过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的12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结果 126例中无1例出现皮肤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及时发现和找出每个病人可能出现皮肤问题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预防与皮肤有关的并发症,对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红霞;罗友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止痛及镇静效果.方法 将结肠镜检查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对照组(常规操作),测定检查前、中、后三阶段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检查前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略下降,未经临床处理即快速恢复正常.结论 辅以异丙酚静脉麻醉进行结肠镜检查,具有良好的止痛及镇静作用,安全无痛苦,能够增加患者接受检查的依从性,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张永健;吉明柱;黄增平;邵式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湿润烧伤膏对结肠镜检查的镇疼效果观察

    结肠镜检查是临床常见检查之一,检查时患者的疼痛轻重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本文就湿润烧伤膏应用于肠镜检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红;吴玉海;陈秋霞;陈舒怀;张加坤;杨李平;叶红颖;林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药理学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Fip)在抗过敏、抗肿瘤、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等免疫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的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琦;刘立侠;孙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独一味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独一味滴丸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独一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为0.0275~0.88 μg(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9%.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质量.

    作者:田军;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LPT技术在胸腹水肿瘤细胞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d-based preparation cytology test system, LPT)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胸腹水标本同时分别采用传统普通细胞涂片法以及液基细胞学方法 进行检查,将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LPT制片与传统涂片相比,前者细胞数量多、核染色质着色鲜明可靠、成团细胞中的单个细胞界限分明,染色背景清晰;传统涂片细胞核染色质着色均一、缺乏立体感,染色背景欠清晰.本组普通涂片确诊癌11例(19%),可疑癌12例(20%),阴性37例(61%);LPT制片确诊癌19例(31%),可疑癌5例(8%) ,阴性36例(60%) ,两种制片方法的恶性细胞确诊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LPT细胞学制片技术能够提高被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分布的集中程度,增强细胞核染色着色对比度,提高恶性细胞诊断率.

    作者:何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池州市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池州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评估防治现状,完善防治对策.方法 在2002年1月~2006年2月池州市常住人口中随机取样,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填写高血压相关情况问卷.结果 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757例,患病率为14.1%,随着年龄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4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人群,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量等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前者中的脑力劳动者和高血压家族史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肥胖、吸烟和遗传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少忠;方中;孔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