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荣;蒋艳
目的 了解栀蛭注射液在动物体内对心脑血管的药理学作用基础.方法 采用电磁流量计直接测定犬脑血管流量,并测定犬Ⅰ、Ⅱ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给犬静脉注射栀蛭注射液,对犬颈内动脉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能增加每百克脑组织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能增加犬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的血流量、增加每分钟百克心肌血流量、增加心搏出量、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和冠脉阻力作用.结论 栀蛭注射液有直接扩张心脑血管的作用.
作者:贾德武;叶寿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苯甲酸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SUNTEK C18柱,5 μm,20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用冰醋酸调pH至3.5;检测波长为235 nm.结果 苯甲酸与水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48 mg·L-1(r=0.999 8 )、6~24 mg·L-1(r=0.999 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3%(RSD=0.40%)和99.89%(RSD=0.34%);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34%和0.54%(n=6).结论 本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复方苯甲酸酊中两组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杨锡祥;宗桥;韩路;李红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4例青年人TIA临床表现、可干预危险因素、TCD检测结果、血液学及影像学特点等进行探究,并对其短期预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青年人TIA患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颈椎病较多见;TCD异常率较高;持续时间小于1 h的居多;全部TIA患者在1月、1年内发展成脑梗死分别占3.5%、9.5%.结论 青年人TIA并非少见;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与老年人相似;发作持续时间大于1 h者应警惕脑梗死的发生;TCD检测为TIA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徐松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过去尿酸曾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任何生理价值的嘌呤代谢终产物,过高浓度的尿酸在肾脏及关节处沉积,可能导致肾结石和痛风的发生,也可能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作者:颜海燕;周兰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数年来,静脉胃肠道外营养已受到医学界普遍重视,并在抢救危重早产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人们逐渐对肠道外营养的并发症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国内外对此已有众多的研究与实践,使得胃肠外营养得以不断更新和提高.
作者:王俊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2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3.2 mm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对826例(928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对上述手术患者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状态、前房反应、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术后1 d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94.3%;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在1.0以上的眼数分别占55.8%,65.7%和68.3%.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炎性反应轻,房角形态保持良好,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8.11%.结论 经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便利,疗效良好、稳定.
作者:李梦琪;刘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
作者:吴健;高家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7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20.2~181.8 mg·L-1(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0.32%(n=6).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进;王国凯;刘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接骨七厘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迪马C18 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 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0986~0.986 μg和0.2464~2.464 μg、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2464~2.464 μg, 分别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8%和100.9% , RSD分别为1.12 %、1.49%.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可用于接骨七厘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成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口服药物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病人易于掌握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口服药物的佳服药时间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用药时间、方法和剂量是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基础.
作者:赵丽华;徐学君;邹若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12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BPPV临床特点是有潜伏期,短暂性,旋转性、转换性和疲劳性.Dix-Hallpike测验是确诊的主要方法,Epely耳石复位治疗有效.结论 BPPV诊断容易、手法治疗简便有效.
作者:薛义成;周伯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银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ab Alliance公司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43:57: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12.5~200 mg·L-1(r=0.9997),回收率为99.50%,RSD=0.60%(n=5).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银黄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韩光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HPLC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分散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Shim-Pack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甲醇: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3.5)(135:85:78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35~12.21、0.8~7.2 mg·L-1;回收率分别为99.87%和100.38%.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高,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甄录旭;吴海林;方宗华;许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了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转蓝法,以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1 000 ml(内含1.38 g磷酸二氢钠,并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1,采用HPLC法检测.结果 洛伐他汀在2.5~25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1.68%(n=9),与国外同品种AdvicorTM中洛伐他汀溶出度一致.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洛汀烟酸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凌;王辉;李珠婧;王贺;柏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和评价本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与管理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采用本院微机管理决策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提供的2001~2005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和人工方法统计的2001~2005年麻醉药品门诊和住院处方数据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本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其中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和盐酸吗啡片增幅较大;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和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用药频度(DDDS)居前3位的分别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片,药物利用指数(DUI)分别是1.20、1.15和1.01,余麻醉药品药物利用指数(DUI)<1.0,用法用量基本合理.结论 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的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将硫酸吗啡控释片和芬太尼贴片作为晚期癌症患者的首选止痛药应用.
作者:葛德升;庄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研究气道湿化液不同的保存方法及使用时间的菌落计数,探讨临床气道湿化液的安全、合理保存问题.方法 将57份使用中的气道湿化液(0.45%氯化钠)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保存,使用时均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吸湿化液.分别于使用后8、16、24 h对气道湿化液进行菌落计数比较,并比较湿化液不同保存方法、每次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每天的费用支出.结果 气道湿化液菌落计数: A、B两组间对应时相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用后16 h和24 h与A、B两组对应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每次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每天的费用支出:三组间比较差异较明显.结论 按A、B两组的保存方法,24 h更换气道湿化液均合理安全,但A方法每次操作所需时间较B组多,费用支出也较B组大;C组每次操作时间和费用支出虽少,如也到24 h再更换气道湿化液,其菌落计数超出了标准规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作者:毛丽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方法 使用两个厂家、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和两个厂家共6批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浓度稀释至0.333 g·L-1时无干扰.结论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按内毒素限值6 Eu·mg-1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高岩;席时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治疗与预后.方法 总结38例老年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L)23例,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15例,按个体差异采用小剂量化疗、标准剂量化疗和姑息治疗.结果 AL完全缓解(CR)率38.9%,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CR率4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505).AL化疗组的CR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姑息治疗组(P<0.05).小剂量化疗的生存时间高于标准剂量组(P<0.05).高LDH组的CR率低于正常LDH组(P<0.05).结论 老年白血病对化疗耐受差,生存期短,缓解率低,死亡率高.应强调个体化治疗.
作者:翁巍;孙致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葛根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工艺进行初步研究,为工业生产打下基础.方法 磨浆法制备葛根淀粉,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废水制备葛根黄酮,酸水解法制备葛根素.结果 100 kg鲜野葛可同时制备18.4 kg纯天然葛粉、205 g精制黄酮(葛根素含量为40.6%)或20 g葛根素(97.6%).结论 本中试工艺有望提高葛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李传润;王效山;胡海霞;见玉娟;刘晓闯;李家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肝衰竭大鼠催乳素变化及雌二醇对该变化的影响 .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三组,正常组(对照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 ,TAA)组,苯甲酸雌二醇加硫代乙酰胺(TAA+E2)组.TAA组、TAA+E2组大鼠用硫代乙酰胺(600 mg·kg-1)间隔24 h两次皮下注射,复制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动物模型, TAA+E2组同时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d后眼球取血,离心后放射免疫法观察血清PRL及雌二醇(E2)浓度.结果 TAA、TAA+E2两组血清PR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但TAA组与TAA+E2组之间血清PRL浓度无变化(P>0.05),TAA组与E2+TAA组血清雌二醇存在差异( P<0.05).结论 TAA诱导急性肝衰竭时,血清PRL可升高,但不受外源雌二醇影响.
作者:孙学强;张晨光;焦贤春;刘群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