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患者肌钙蛋白Ⅰ动态变化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许令明;傅先明

关键词:颅脑损伤, 肌钙蛋白Ⅰ, 心肌损害
摘要: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动态变化并探讨颅脑损伤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142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按GCS评分多少和伤后昏迷时间的长短,将颅脑损伤病人分型为4组:A组,B组,C组,D组,健康对照E组;入院后1、3、5、7、10 d分别采用金标免疫法定性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免疫抑制-酶动力法定量测定CK-MB,所有患者均行心电监护.结果 GCS≥9分的轻型A组和中型B组血清cTnI检出阳性率较低小于10%,升高者5 d左右恢复正常.GCS<9分重型C组和特重型D组血清cTnI检出阳性率明显升高,5~7 d更为明显,达50%以上,10 d后开始恢复正常.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发生异常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尤为脑水肿高峰期为明显.颅脑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血清中cTnI含量增高,说明越易导致心肌损害,预后差.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葛根综合开发工艺中试研究

    目的 对葛根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工艺进行初步研究,为工业生产打下基础.方法 磨浆法制备葛根淀粉,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废水制备葛根黄酮,酸水解法制备葛根素.结果 100 kg鲜野葛可同时制备18.4 kg纯天然葛粉、205 g精制黄酮(葛根素含量为40.6%)或20 g葛根素(97.6%).结论 本中试工艺有望提高葛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李传润;王效山;胡海霞;见玉娟;刘晓闯;李家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剂量多虑平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作者:张月华;陈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溶出度的测定

    目的 建立了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转蓝法,以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1 000 ml(内含1.38 g磷酸二氢钠,并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1,采用HPLC法检测.结果 洛伐他汀在2.5~25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1.68%(n=9),与国外同品种AdvicorTM中洛伐他汀溶出度一致.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洛汀烟酸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凌;王辉;李珠婧;王贺;柏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Epley复位法治疗

    目的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12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BPPV临床特点是有潜伏期,短暂性,旋转性、转换性和疲劳性.Dix-Hallpike测验是确诊的主要方法,Epely耳石复位治疗有效.结论 BPPV诊断容易、手法治疗简便有效.

    作者:薛义成;周伯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口服液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口服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 C18-ODS柱(250 mm×4.6 m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4 nm.结果 丹皮酚在0.02386~0.3817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2% (RSD=1.11%,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化然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药厂供暖锅炉选型分析

    蒸汽是现代制药企业生产重要的动力源.蒸汽在中药提取生产、制剂生产等方面作为主要的热能传递介质,在供热供暖方面使用极为普遍.

    作者:吴强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气道湿化液保存方法和使用时间的探讨

    目的 比较研究气道湿化液不同的保存方法及使用时间的菌落计数,探讨临床气道湿化液的安全、合理保存问题.方法 将57份使用中的气道湿化液(0.45%氯化钠)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保存,使用时均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吸湿化液.分别于使用后8、16、24 h对气道湿化液进行菌落计数比较,并比较湿化液不同保存方法、每次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每天的费用支出.结果 气道湿化液菌落计数: A、B两组间对应时相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用后16 h和24 h与A、B两组对应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每次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每天的费用支出:三组间比较差异较明显.结论 按A、B两组的保存方法,24 h更换气道湿化液均合理安全,但A方法每次操作所需时间较B组多,费用支出也较B组大;C组每次操作时间和费用支出虽少,如也到24 h再更换气道湿化液,其菌落计数超出了标准规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作者:毛丽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7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20.2~181.8 mg·L-1(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0.32%(n=6).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进;王国凯;刘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术后复苏的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术后复苏的护理.方法 选择本院2 016例气管插管全麻病人,术后在复苏室进行心电、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等各方面的监测及护理.结果 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结论 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十分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鲍雪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养心安神颗粒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养心安神颗粒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5 μm,4.6 mm×150 mm);以甲醇-乙腈-水(45:27:2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五味子乙素在2.032~32.512 mg·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在养心安神颗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为1.08%(n=5).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养心安神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谢冬梅;张典瑞;周亚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分散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分散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Shim-Pack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甲醇: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3.5)(135:85:78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35~12.21、0.8~7.2 mg·L-1;回收率分别为99.87%和100.38%.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高,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甄录旭;吴海林;方宗华;许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1994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2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本病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和治疗策略.结果 27例伤后一年按GOS评分:良好13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6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谢宝庆;朱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转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 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护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1].

    作者:黄寿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析执行药品标准中的一些问题

    药品标准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技术性文件,是检验药品质量的技术性法规,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监督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作者:王慧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4例青年人TIA临床表现、可干预危险因素、TCD检测结果、血液学及影像学特点等进行探究,并对其短期预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青年人TIA患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颈椎病较多见;TCD异常率较高;持续时间小于1 h的居多;全部TIA患者在1月、1年内发展成脑梗死分别占3.5%、9.5%.结论 青年人TIA并非少见;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与老年人相似;发作持续时间大于1 h者应警惕脑梗死的发生;TCD检测为TIA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徐松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经周围静脉胃肠道外营养在50例早产儿中的应用及分析探讨

    近数年来,静脉胃肠道外营养已受到医学界普遍重视,并在抢救危重早产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人们逐渐对肠道外营养的并发症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国内外对此已有众多的研究与实践,使得胃肠外营养得以不断更新和提高.

    作者:王俊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力静糖浆中3种维生素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脑力静糖浆中3种维生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甲醇与三乙胺-冰醋酸-甲醇-0.015 mol·L-1庚烷磺酸钠(0.2:7.5:175:8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分别在0.2051~2.0512 μg、0.1046~1.0464 μg、0.1980~1.98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RSD%=0.42%,n=9)、99.3%(RSD%=0.76%,n=9)、100.3%(RSD%=0.75%,n=9).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以同时测定脑力静糖浆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含量.

    作者:李祥胜;阚家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多根螺纹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35例

    目的 选择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多根螺纹钉治疗35例Gardo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结果 经6月~5年随访,28例愈合,2例未愈合,5例股骨头坏死.结论 多根螺纹钉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世谷;潘瑞应;江振炎;卢太生;谢四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口服药物服用的佳时间和方法

    口服药物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病人易于掌握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口服药物的佳服药时间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用药时间、方法和剂量是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基础.

    作者:赵丽华;徐学君;邹若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复方苯甲酸酊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苯甲酸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SUNTEK C18柱,5 μm,20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用冰醋酸调pH至3.5;检测波长为235 nm.结果 苯甲酸与水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48 mg·L-1(r=0.999 8 )、6~24 mg·L-1(r=0.999 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3%(RSD=0.40%)和99.89%(RSD=0.34%);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34%和0.54%(n=6).结论 本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复方苯甲酸酊中两组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杨锡祥;宗桥;韩路;李红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