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云;戴峻英;辜文洁;李克坚;周诚
目的 运用统计学优化A型肉毒毒素的SDS-PAGE染色和脱色方法,以便生产检定中实现数字化、标准化操作.方法 以Photoshop软件对电泳凝胶扫描图采样的背景灰度值、强带灰度值和弱带灰度值作为评价指标,以不同的脱色液为实验因素,按配对设计安排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脱色方法的统计学分析,根据配对设计分析结果,按裂区设计安排第二步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染色和脱色方法的以统计学为主的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综合分析显示,电泳凝胶直接由考马斯亮蓝R250-磷酸-乙醇染色液加热至60℃染色2h,0.5 mol/L KCl结合冰醋酸-甲醇脱色可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得到一种具有一定创新性的A型肉毒毒素的SDS-PAGE染脱色方法,该方法具有背景脱色浅淡均匀,条带清晰,染色和脱色液不挥发因而重复性好的优点,能够满足A型肉毒毒素生产检定的需要.
作者:周易;陆俭;张若晖;李小娟;魏子昊;张雪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原核表达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疫苗抗原rCPA-HSP65,并进行纯化.方法 以CPA全基因为模板,PCR扩增rCPA基因,插入表达质粒pET-28a(+)-HSP65,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rCPA-HSP65,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12% SDS-PAGE分析;优化表达工艺进行高密度发酵,发酵产物经DEAE阴离子柱上复性后,再经金属螯合层析纯化.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ET-28a-rCPA-HSP65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90 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为主,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17%.利用TB培养基,IPTG 34℃诱导5h的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纯度约达95%,蛋白收率为4.5mg/g湿菌.结论 已成功表达并纯化了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疫苗抗原rCPA-HSP65,为后期疫苗生物学活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冬冬;张国利;岳玉环;吴广谋;田园;吉元刚;徐艳玲;张培培;侯天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骨髓瘤细胞株IL-17R的表达.方法 体外培养RPMI8226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25、50、100、200、500 ng/ ml的rhIL-17(另设不加rhIL-17的对照组),共同培养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IL-17对RPMI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TUNEL法检测IL-17对RPMI8226细胞凋亡的影响.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腹部皮下注射含100 ng/ml IL-17和不含IL-17的RPMI8226细胞(5×106个),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PMI8226细胞IL-17R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IL-17与对照组相比,均可促进RPMI8226细胞的增殖(P<0.05),抑制细胞凋亡(P<0.05).经IL-17处理的RPMI8226细胞荷瘤小鼠与对照组相比,成瘤时间缩短(P<0.05),肿瘤体积增大(P<0.05).RPMI8226细胞显著表达IL-17R.结论 IL-17在体内外均可促进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RPMI8226细胞显著表达IL-17R.
作者:孙园园;金捷萍;毛淑丹;杨青;明宗杨;李哲;潘静;张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原核表达LHRH-TAT-DNaseⅡα融合基因(LTD),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PCR法克隆LTD基因片段,插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LTD,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 (Rossetta),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电洗脱分离纯化后,免疫獭兔,制备LTD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 构建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纯化得到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9 270,浓度为0.5 mg/ml,可被兔抗LTD抗体识别.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6 400.结论 成功原核表达了DNaseⅡ融合蛋白LTD,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DNaseⅡ蛋白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卫芳;刘明远;吴广谋;吴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在豚鼠体内主动过敏反应情况.方法 将18只雌性豚鼠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致敏剂量为0.5ml/只,激发剂量为1 ml/只)、阳性对照组[给予人血白蛋白,致敏剂量为20 mg/(0.5ml·只),激发剂量为40 mg/(1 ml·只)]、供试品组[给予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致敏剂量为1剂/(0.5 ml·只),激发剂量为2剂/(1 ml·只)],每组6只.致敏试验均经豚鼠后肢肌肉多点注射,隔日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致敏后14 d进行激发试验,均经豚鼠足部静脉注射给药,观察各组豚鼠的一般临床症状、体重及全身过敏反应症状.结果 致敏期间,所有动物均未见异常表现.试验期间,各组豚鼠体重均呈增长趋势.静脉激发后,阴性对照组豚鼠未见过敏反应症状,过敏反应呈阴性;阳性对照组过敏反应呈阳性至极强阳性;供试品组动物过敏反应呈弱阳性至阳性.结论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安全性良好,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立新;苗丽;段叶叶;顾莉莉;朱琨莹;刘岩;柴博雅;闫峰;闫昆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原核分泌性表达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并进行纯化,为下一步开发以重组H21G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以pET16a-H21G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21G基因,亚克隆至pET22b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H21G,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H21G蛋白分泌性表达.重组蛋白经渗透压休克,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Phenyl Sepharose 6FF(high sub)疏水层析纯化后,使用还原/非还原SDS-PAGE和HPLC法分析纯化蛋白的纯度,窄范围等电聚焦分析其等电点,MALDI-TOF质谱法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N-末端测序法鉴定N-末端氨基酸序列.结果 重组原核分泌性表达质粒pET22b-H21G经双酶切(Nco Ⅰ和Xho Ⅰ)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目标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于宿主菌周质间隙,表达量为10%~15%;经纯化后,重组蛋白纯度达95%以上,等电点在4.55 ~6.20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和N-末端氨基酸序列均与白喉毒素相符合.结论 成功分泌性表达并纯化了重组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为下一步开发以重组H21G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范锋锋;李燕婷;金鑫;刘月萍;吴朝今;冯宜扬;乔瑞洁;许博;赵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logenetic protein,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可诱导原始间质细胞向骨与软骨趋化、增殖、分化.正常的BMP含量是维持骨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条件之一,BMP在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已被REN等[1]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为BM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本文通过检测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阶段性病症,观察BMP-2在骨形成、骨愈合及治疗骨缺损中的作用,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秦朝;官立萍;司艳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人结肠癌RKO细胞产生的β-防御素3(mouseβ-defensins-3,mBD-3)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0、10、20和40 ng/ml)的LPS作用于RKO细胞0、24、48和72 h,MTT法检测LPS对RKO细胞的佳抑制浓度;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LPS作用的RKO细胞中mBD-3的表达情况.结果 LPS对RKO细胞的抑制作用在浓度20 ng/ ml、培养48 h时佳.10、20和40 ng/ ml LPS作用的RKO细胞,mBD-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0 ng/ ml 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可以促进mBD-3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BD-3的产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丽英;杜肖彦;赵鹏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植物蛋白胨培养基应用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规模化生产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植物蛋白胨培养基,按生产规模进行肺炎球菌发酵培养和分离纯化多糖,检测大罐培养浓度、培养液多糖含量及精制多糖各项质量指标,并与现有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生产用动物蛋白胨培养基相比较.结果 与动物蛋白胨培养基相比较,使用植物蛋白胨培养基可提高肺炎球菌大罐培养浓度以及培养液多糖含量;精制多糖收率明显提高,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企业注册标准要求.结论 在生产规模下,使用植物蛋白胨培养基生产的肺炎球菌精制多糖质量符合企业注册标准,且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精制多糖收率,为植物蛋白胨培养基应用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罗勇;于荣清;兰芳;田继钊;张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中猪圆环病毒1型(porcine circovirus 1,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 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PCV1(AY193712)及PCV2序列(AY181946)设计引物,以提取的PCV1和PCV2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经PCR扩增726 bp的PCV1片段和433 bp的PCV2片段,并对PCR反应中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参数进行优化.将PCR扩增产物分别与pMD 18-T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对优化的PCR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并用该方法检测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工作种子批、4批明胶和10批胰蛋白酶中的PCV1和PCV2.结果 确定PCR反应的退火温度为54℃,引物浓度为10 μmol/L,Mg2+浓度为10 mmol/L.扩增的目的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布的PCV1及PCV2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建立的PCR方法低可检出10 pg的目的基因;该方法只对PCV1和PCV2基因组DNA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用该方法检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工作种子批、明胶和胰蛋白酶,均未检出PCV1和PCV2.结论 成功建立了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中PCV1和PCV2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可用于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工作种子批及两种猪源性原材料的PCV1和PCV2污染检测.
作者:黄敏;吕冰凌;袁良玉;易维维;吴朔华;曲芙莲;潘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合子/动合子表面25蛋白(25 KDa Plasmodiumfalciparum sexual stage protein,Pfs25)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为基础,建立Pfs25蛋白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重复性和准确性验证.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不同重组菌株、CHO细胞中,以及经10L发酵罐培养菌株纯化各阶段样品中Pfs2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建立的方法线性范围为0~1.6 μg/ml,R2=0.984,检测灵敏度为0.032 μg/ml,回收率为81%~119.0%,CV< 15%.Pfs25-Pet42a/DE3表达后的Pfs25蛋白浓度在2.03 ~7.26μg/ml;Pfs25-pGAPZαA/GS115、Pfs25-pPICZαA/GS 115和(α-Pfs25) 8-pAO815/GS 115表达后的Pfs25蛋白浓度分别为113、105和280 μg/ml;3株Pfs25/CHO细胞表达的Pfs25蛋白浓度分别为106.11、116.89和155.01 μg/ml.pPICZαA-Pfs25/GS 115菌株发酵液中,Pfs25蛋白的增加呈先快后慢的趋势,72 h后,目的蛋白增加逐渐平缓;纯化洗脱液3个峰中Pfs25蛋白浓度分别为22.67、42.12和55.27 μg/ml,流穿液中Pfs25蛋白浓度仅为0.096 μg/ml.结论 建立的Pfs25蛋白ELISA定量检测方法可用于疟疾疫苗研究中Pfs25蛋白的定量分析.
作者:李刚;马亚茹;陈俏丽;杨军;陈勇;蒋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重组戊型肝炎疫苗P179抗原蛋白颗粒及二聚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该抗原的纯化工艺及原液储存条件提供参考.方法 将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原液置不同温度、不同pH、高盐浓度、高盐低pH条件下及低温长期储存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P179抗原蛋白颗粒状态,SDS-PAGE分析二聚体含量.结果 HEV抗原在不同温度、不同pH、高盐浓度、高盐低pH条件下,及低温储存不同时间,P179抗原蛋白颗粒维持在20 nm左右,二聚体含量不低于80%;P179抗原低温储存24个月,其蛋白颗粒及二聚体含量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P179抗原蛋白颗粒及二聚体稳定性较好.
作者:李铮;贾媛;迟祥;宋昊;唐剑光;徐军;陈子杨;张健锋;孟多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近年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FMD呈全球范围分布,主要高发国家集中在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泰国、越南、柬埔寨、新加坡、日本及澳大利亚等[1-5].中国大陆2008年5月~ 2015年12月期间共报告HFMD病例1 749万例,其中死亡3 337例[6].HFMD的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HFMD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水泡样溃疡或皮疹,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性肺水肿、心衰、神经系统后遗症等重症,甚至死亡.HFMD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引起,全球尚无特效药物用于治疗,接种疫苗成为防控由EV71引起严重HFMD流行的主要手段.
作者:毛群颖;王一平;卞莲莲;高帆;姚昕;梁争论;徐苗;王军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长春祈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长春祈健)生产的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freeze-dried 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Fd)在3~10岁儿童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选择2 476名3~10岁的健康儿童,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经皮下注射VarV-Fd,0.5ml/(剂·人).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并采用膜抗原免疫荧光抗体试验(fluorescent antibody to membrane antigen,FAMA)测定免疫前后血清中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抗体滴度,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2476名观察对象接种疫苗后30 min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接种后7d内除发热反应(27人)外,未见其他全身反应;仅1人在接种疫苗后第2天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直径为1 cm)的局部反应,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易感人群免疫后血清的GMT为1∶33.73,抗体阳转率为100%.结论 长春祈健生产的VarV-Fd在3~10岁儿童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罗林云;刘小琴;马燕丽;王瑛杰;沈红杰;张龙华;马福宝;陈海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人血清中猪抗人淋巴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porcine immunoglobulin,ALG)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免抗猪IgG包被酶标板,HRP酶标记的鼠抗猪IgG为二抗,建立人血清中ALG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并对方法中包被浓度及二抗浓度进行优化,同时验证该方法的重复性、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及稳定性.采用优化后的方法对14位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患者进行ALG的血药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结果 佳包被浓度为1∶2 000,佳二抗稀释度为1:8 000.参考品浓度在4.9 ~5 000 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四参数Logistic曲线拟合较好,R2值为0.991 1,在4.9~ 156 μg/ml范围内的线性拟合也较好,R2值为0.991 5,批内重复性CV值均<10%;其检测底限为0.39 μg/ml;浓度为500、50及5μg/ml参考品的回收率为91.2%~107.0%;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出注射ALG患者血清中ALG含量;包被好的ELISA板及二抗、底物于4及37℃条件下分别保存1~3周及1~3 d后检测结果均较稳定.经DAS 3.1.4软件分析,14名经ALG治疗的SAA患者血清中ALG的曲线下面积(AOC)为(7.3±5.1)mg/(L·d)(95% CI),半衰期(t1/2)为(20.65±38.67)d(95% CI).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度及稳定性,可用于ALG的TDM.
作者:刘雄;余健;姚晶;黄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检测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2,4二硝基苯肼(DNPH)为衍生剂,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 250mm,5μm)色谱柱,以70%乙睛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μl.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进行验证.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0批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中的游离甲醛含量.结果 DNPH、甲醛、戊二醛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148、4.178和11.058 min,甲醛的拖尾因子为1.07,与戊二醛的分离度为26.8;甲醛浓度在20~1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 3;同一人员连续重复检测6次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名人员于不同时间重复检测6次结果的RSD为0.6%;9份加标供试品溶液甲醛含量的回收率为101.0%~106.0%.10批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均符合规定.结论 建立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及准确性,可用于测定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中的游离甲醛含量.
作者:涂晶;何亮;方舸;周世忠;杨邦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验证和评价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过氧化氢溶液、低pH孵放和γ射线辐照灭活/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 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呼肠弧病毒Ⅲ(respiratory enteric orphan virusⅢ,Reo 3)、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指示病毒,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猪肾细胞(PK-15)进行病毒增殖和感染性评价,Karber法测定病毒滴度;分别对牛腱片样品进行3%过氧化氢、低pH孵放处理(pH 3.4±0.3),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将医用胶原修复膜中间品进行∞Co γ射线辐照(剂量为25 kGy),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结果 经3%过氧化氢溶液处理1h后,样品VSV和PRV的病毒灭活值均大于4 Logs;经低pH孵放处理14 d后,样品中已检测不到VSV和PRV,病毒灭活值分别为6.55和5.59 Logs;经25 kGy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后,样品中VSV、PRV、Reo3和PPV均被有效灭活,病毒灭活值分别为5.64、4.35、4.87和5.36 Logs.结论 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的3种灭活/去除病毒步骤均有效,经灭活/去除病毒后的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方哲翔;王建华;袁平;张其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以IU为单位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eAb)国家参考品.方法 从我国多个省份血液中心和采浆站收集血清、血浆样品300份,应用5家国产和2家进口HBcAb诊断试剂初步筛选,并采用WHO国际HBcAb标准品进行标定,同时验证初步筛选获得的参考品的稳定性及适用性.结果 建立了HBcAb国家参考品,包括阴性参考品15份、阳性参考品15份、灵敏度参考品1份、精密性参考品1份.其中灵敏度参考品经WHO国际HBcAb标准品标化后定量为5 IU/ml,19家发光试剂和酶联免疫试剂的低检出限均值分别为0.67及0.53 IU/ml.参考品经4℃、常温、37℃保存及反复冻融后与置-20℃保存的参考品在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阴性参考品符合率、低检出限及精密性等方面的结果均一致.5家国产试剂检测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均为15/15,阳性参考品符合率均为15/15,其中3家试剂的低检测限高于1.0IU/ml,精密性CV均<20%.结论 成功建立了以IU为单位的HBcAb国家参考品,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适用性,为提高HBcAb诊断试剂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作者:蓝海云;戴峻英;辜文洁;李克坚;周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可比性分析确保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场地变更前后质量的一致性.方法 应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场地变更前后的材料、厂房设施、人员、生产工艺进行可比性分析,并对产品质量参数及稳定性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确认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场地变更前后的材料及人员均一致,且确认厂房设施及生产工艺发生了变更,需经变更后连续3批上市规模的灭菌注射用水进行验证.生产场地变更后连续生产的3批产品与变更前连续2年生产的灭菌注射用水的关键质量指标pH、电导率、不挥发物的检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批灭菌注射用水加速稳定性试验6个月内pH为5.0~7.0,电导率≤25 μS/cm(25℃),不挥发物≤1 mg.结论 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场地变更前后质量一致,均符合《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的标准.
作者:杨淼;朱衍志;刘东梅;赵一欢;蒋井明;刘晓凡;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麻腮风水痘(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aricella,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定中混合血清对异种病毒的干扰作用.方法 滴定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各病毒成分时,根据各种抗病毒血清的使用浓度,通过不同滴度水平的异种病毒,采用96孔微量版滴定法(麻疹、腮腺炎、风疹病毒)和改良蚀斑法(水痘病毒)检测混合抗血清对其滴度的影响.结果 1∶320抗腮腺炎病毒血清、1∶40抗风疹病毒血清和1∶128抗水痘病毒血清的混合血清对不同滴度的麻疹病毒无干扰作用;1∶320抗麻疹病毒血清、1∶40抗风疹病毒血清和1∶128抗水痘病毒血清的混合血清对不同滴度的腮腺炎病毒无干扰作用;1∶320抗麻疹病毒血清、1∶320抗腮腺炎病毒血清和1∶128抗水痘病毒血清的混合血清对不同滴度的风疹病毒无干扰作用;1∶80抗麻疹病毒血清、1∶40抗腮腺炎病毒血清和1:40抗风疹病毒血清的混合血清对不同滴度的水痘病毒无干扰作用.结论 在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定中,混合抗血清对异种病毒无干扰作用.
作者:于立芹;张安宁;李淑云;刘晓琳;史晓莉;李瓯;张建军;陈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