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黄藤素软胶囊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陶俊钰;蒋晓芸;江昌明

关键词:黄藤素软胶囊, 盐酸巴马汀, HPLC
摘要: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黄藤素软胶囊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磷酸二氢钾-十二烷基磺酸钠(300 ml:200 ml:1.7 g:0.85 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盐酸巴马汀在2.8647~45.835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9(n=5),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49%,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

    我院肠外营养起于外科,经过若干例肠漏、胃切除等手术患者实施肠外营养后,患者肠漏愈合时间缩短,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这项技术现已在我院各科如外科、胸外科、ICU、烧伤科、肿瘤科以及妇科等广泛地开展.营养支持技术不仅改善了一般病人的营养状况,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危重、应激病人的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是临床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之一.现将我院自1999年至今已配制3500例次肠外营养液的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尚礼;彭英;李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注重培养《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药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的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建立和巩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也是学习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课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药理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作者:苏成兰;黄素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体会

    随着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主导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以信息化带动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已毋容置疑.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医院在着手建设医院信息系统时,都将经历一场变革,不仅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也是管理思路和手段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疑会对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冲击,如何搞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每个医院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现将我院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C型踝关节骨折

    目的探讨AO-C型(以下简称C型)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时机.方法对21例C型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平均随访20个月.其中,C1型7例,C2型12例,C3型2例.3例GustiloⅡ型开放骨折Ⅰ期清创缝合钢板螺钉内固定.其余首先跟骨牵引,待肿胀消退后再行手术.手术方法:腓骨骨折(19例)均用钢板坚强固定.胫骨骨折:三叶草钢板固定19例(其中4例置于前侧),普通钢板2例.5例行Ⅰ期外侧全厚皮片移植.结果按Baid和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优7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并发症10%.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C型踝关节骨折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谢昌宏;叶春万;鲁志兵;赵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对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灌肠组、非灌肠组,灌肠组用生理盐水灌肠,1次/d×3.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灌肠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灌肠是降低早产儿血胆红素水平的简单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毕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急剧增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DM若没有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据统计,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糖尿病足为15倍,糖尿病相关死亡中60%~80%死于动脉粥样硬化[1].鉴于DM并发症的巨大危害,DM患者首先必须做好基础治疗,包括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等,同时也要应用各种药物对慢性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本文就这方面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礼菊;林绪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茶碱人体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血浆中氨茶碱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氨茶碱血药浓度.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v/v),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在5~25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低检测限为1 mg·L-1,平均回收率为94.12%~108.59%,日内误差与日间误差均小于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氨茶碱的药物监测.

    作者:杨积平;裕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R-(+)-2-氯丙酸的合成

    以L-乳酸为起始原料,经乙酯化、氯代、水解得到R-(+)-2-氯丙酸产品,总收率达52.6%.

    作者:李丰;李家明;何广卫;尤启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开设门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探讨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2005年初在门诊药房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服务处,为健康需求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其目的是为健康需求者提供详细、可靠的用药知识,向医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药物信息.保证药物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通过十个月的运作,在医院医护人员和健康需求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现就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开设进行探讨.

    作者:袁飞;欧阳露;刘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对40例下肢DVT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40例下肢DVT的病人平均住院10~14 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3 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1cm.结论加强对下肢DVT的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沈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检测

    药品生产企业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是否达到规定的级别要求,直接影响其生产药品的质量,影响空气洁净度的主要因素有:高效过滤器的超期使用,造成高效过滤器堵塞或破损、洁净室清洁消毒是否完全等.为了从药品生产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药品生产企业加强对药品生产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以供商榷.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输液具有高效、速效、可控释给药的特点,已成为临床救治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输液反应在临床却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输液反应一般是指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2 h内因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寒颤、心慌、气短、颜面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冰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患者生命.为了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输液给药的安全性,笔者对引起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处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沈斌;蒋利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注射用赖氨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注射用赖氨匹林国家药品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方法BDS柱,以冰醋酸-水-甲醇(3: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HPLC法较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更强的专属性,排除了游离水杨酸等有关物质的影响,更能真实反映药品质量.结论HPLC法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注射用赖氨匹林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强;何广卫;刘文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侧股疝4例误诊分析

    在农村,因重体力劳动和多胎孕娠,各类疝发生率较高,但双侧股疝少见,我院自1990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8例,其中4例误诊,误诊率达50%.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曹传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乙酰半胱氨酸口腔崩解片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乙酰半胱氨酸口腔崩解片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VP-ODS(150 mm×4.6 mm);流动相0.68%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检测波长214 nm;流速1.3 ml·min-1.结果乙酰半胱氨酸浓度在159.2~796.0 mg·L-1的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S=17083·C+175257,r=0.999 8;乙酰半胱氨酸低检测限为2.9×10-3 μg;平均回收率为99.8%(n=15).结论该方法方便简便、准确、可靠,适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世才;姚木林;陈令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皮脂腺囊肿伴感染80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切开引流+刮除的治疗时间平均为10.8±1.2 d,传统疗法的治疗时间为16±1.4 d,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一期切开引流+刮除明显缩短了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丁胡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盖诺加顺铂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盖诺、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盖诺30 mg·m-2d 1加顺铂80 mg·m-2 d 1,静脉滴注盖诺30 mg·m-2 d 8.结果41例患者,CR4例,PR19例,SD12例,PD6例,有效率(CR+PR)为56.1%.结论盖诺加顺铂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周勤;韦永明;张章;章俊;王银华;齐志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7例采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式全子宫切除术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实验组手术27例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保持盆底的完整性,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作者:柯春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探讨胺碘酮对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评价其治疗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观察50例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是否服用胺碘酮以及服用前后心律失常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服用胺碘酮的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Ⅱ级以上者)比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QTcd由治疗前的(57.1±10.2)ms下降至(39.1±8.3)m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QTcd以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望成为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俊伟;许邦龙;史学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结核药相关性药物热21例分析

    规则应用抗结核药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口服抗痨药也可引起药物热,且往往不易及时认识,造成诊断困难.现将21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作者:郭建华;朱锦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