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柯春仙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切除, 子宫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7例采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式全子宫切除术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实验组手术27例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保持盆底的完整性,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对40例下肢DVT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40例下肢DVT的病人平均住院10~14 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3 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1cm.结论加强对下肢DVT的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沈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检测

    药品生产企业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是否达到规定的级别要求,直接影响其生产药品的质量,影响空气洁净度的主要因素有:高效过滤器的超期使用,造成高效过滤器堵塞或破损、洁净室清洁消毒是否完全等.为了从药品生产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药品生产企业加强对药品生产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以供商榷.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抗病毒滴丸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抗病毒滴丸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条件: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连翘苷浓度范围在0.248~2.48 mg·L-1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7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抗病毒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志清;张明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计算机网络结构及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目的在信息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院的管理和高效运作,发挥信息化在医院人性化服务方面的作用.方法建立医院局域网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展示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和科技的便利.方便了群众,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透明公开、规范标准,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结果提高了医院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和效率.使医院日常工作简便高效准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改善了医患关系,群众满意度有较大的提升.结论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汪荣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对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灌肠组、非灌肠组,灌肠组用生理盐水灌肠,1次/d×3.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灌肠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灌肠是降低早产儿血胆红素水平的简单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毕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丙酚、拉贝洛尔应用于全麻围拔管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拉贝洛尔在拔管期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成3组.组A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拔管.组B、组C病人间断给予异丙酚0.4~0.6 mg·kg-1保持病人在适当镇静深度状态下并在拔管前追加一次异丙酚0.5 mg·kg-1,组C在拔管前3 min给予病人静注拉贝洛尔10 mg.观察病人自主呼吸VT>6 mg·kg-1,petCo2<40 mmHg,RR<20次/分,Spo2>95%时拔管.结果组A病人拔管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增加,组B、组C与组A同时相值比较显著降低,组C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液动力学.结论异丙酚、拉贝洛尔能减轻拔管应激反应,稳定血液动力学.

    作者:张军;徐瑞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84例老人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道分析

    目的了解药物对老人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该中心收集到的84例老人不良反应病历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老人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56个品种,其中抗生素类药品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循环系统用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不良反应的分类以消化系统为常见,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和神经系统的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药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路华;钱崇付;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体会

    随着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主导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以信息化带动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已毋容置疑.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医院在着手建设医院信息系统时,都将经历一场变革,不仅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也是管理思路和手段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疑会对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冲击,如何搞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每个医院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现将我院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精神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和TSH含量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用磁酶免法测定605例住院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结果T3、T4、TSH在精神病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异常.结论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和部分精神症状有关,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正常.

    作者:刘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结核药相关性药物热21例分析

    规则应用抗结核药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口服抗痨药也可引起药物热,且往往不易及时认识,造成诊断困难.现将21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作者:郭建华;朱锦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西替伪麻缓释片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DS柱(150 mm×4.6 mm),以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70:30)(每1 000 ml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0.3 g)为流动相,使用紫外检测器,于214 nm波长处测定.结果盐酸西替利嗪的线性范围在1.0~20.0 mg·L-1(r=0.9999),RSD=0.92%(n=9),盐酸伪麻黄碱的线性范围在24~480 mg·L-1(r=0.9999),RSD=0.92%(n=9),检测限分别为0.1 μg和1.2 μg.结论本法可对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伪麻黄碱进行同时测定,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特点.

    作者:周志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便通颗粒泻下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便通颗粒的泻下通便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试验,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试验,小鼠胃排空肠推进模型及正常小鼠排便试验,自身粪便所致便秘模型,失水性便秘模型,对小儿便通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小儿便通颗粒可以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蠕动;对抗小鼠因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状态;增加食物在胃中的排空作用和肠道中的推进率;缩短正常小鼠的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和粒数,水分吸引减少;对因食自身粪便和失水造成的便秘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小儿便通颗粒具有一定的泻下通便作用,为该药治疗小儿便秘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董自波;黄世福;徐鹏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茶碱人体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血浆中氨茶碱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氨茶碱血药浓度.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v/v),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在5~25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低检测限为1 mg·L-1,平均回收率为94.12%~108.59%,日内误差与日间误差均小于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氨茶碱的药物监测.

    作者:杨积平;裕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浆置换在严重肝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将患者含有毒素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弃去异常血浆或血浆中的病理成分,再将血细胞与其他保留成分及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1].可以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重型肝炎、肝脏移植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自2001年起我科对重型肝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E疗法,为治疗重型肝病患者提供了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护理工作归纳如下:

    作者:黄香妹;狄静;李夏;周建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和死亡原因,有助于提高肝硬化的预防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消化内科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期间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前腹水、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肝肾综合征出现率分别为95.2%(40/42)、97.6%(41/42)、95.2%(40/42)、88.1%(37/42)、54.8%(23/42)、26.2%(11/42)、21.4%(9/42);低钠低氯血症、低钙、低钾发生率分别为40.5%(17/42)、47.6%(20/42)、38.1%(16/42);脾功能亢进占71.4%(30/42),胆囊壁水肿、毛糙占59.5%(25/42),胆囊结石占35.7%(15/42);EKG以Q-T间期延长多见.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多,平均病程3年左右.预防和处理好肝硬化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是降低肝硬化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程四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黄藤素软胶囊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黄藤素软胶囊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磷酸二氢钾-十二烷基磺酸钠(300 ml:200 ml:1.7 g:0.85 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盐酸巴马汀在2.8647~45.835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9(n=5),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49%,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陶俊钰;蒋晓芸;江昌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盖诺加顺铂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盖诺、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盖诺30 mg·m-2d 1加顺铂80 mg·m-2 d 1,静脉滴注盖诺30 mg·m-2 d 8.结果41例患者,CR4例,PR19例,SD12例,PD6例,有效率(CR+PR)为56.1%.结论盖诺加顺铂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周勤;韦永明;张章;章俊;王银华;齐志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7例采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式全子宫切除术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实验组手术27例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保持盆底的完整性,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作者:柯春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

    我院肠外营养起于外科,经过若干例肠漏、胃切除等手术患者实施肠外营养后,患者肠漏愈合时间缩短,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这项技术现已在我院各科如外科、胸外科、ICU、烧伤科、肿瘤科以及妇科等广泛地开展.营养支持技术不仅改善了一般病人的营养状况,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危重、应激病人的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是临床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之一.现将我院自1999年至今已配制3500例次肠外营养液的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尚礼;彭英;李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干细胞移植与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具有完整舒缩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的减少和血管的闭塞是心肌损伤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干细胞在特定的组织微环境中能向各种细胞类型分化,在心肌缺血损伤部位产生具有功能的心肌细胞,并能促使血管再生.这种细胞治疗学的干预,不仅减少了坏死心肌的面积,而且改善了心脏血流动力学状况,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吴胜东;葛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