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抗病毒滴丸中连翘苷的含量

程志清;张明生

关键词:抗病毒滴丸, 连翘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抗病毒滴丸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条件: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连翘苷浓度范围在0.248~2.48 mg·L-1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7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抗病毒滴丸的质量控制.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和药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色谱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高效、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地测定食品和药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对于确保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色谱分析法的进展,其中包括薄层色谱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

    作者:张群林;刘毅;李俊;陈元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35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原因、临床特征、头颅CT表现及如何防治.方法总结5年间该科收治的35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早发现,早诊断,应用维生素K1、凝血因子及输新鲜血浆可很快控制出血.本组35例治愈18例(51.43%),病情好转自动出院12例(34.29%),病情无改善2例(5.71%),死亡3例(8.57%).结论该组以母乳喂养儿易发生,发病急骤、病前无明显征兆.首发症状为哭闹不安、针刺部位出血不止、惊厥、呕吐及拒乳.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及大脑实质出血为主,多部位、多灶、多脑叶、大量出血较常见.听神经易受损害.

    作者:李亚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黄藤素软胶囊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黄藤素软胶囊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磷酸二氢钾-十二烷基磺酸钠(300 ml:200 ml:1.7 g:0.85 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盐酸巴马汀在2.8647~45.8358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9(n=5),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49%,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陶俊钰;蒋晓芸;江昌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托烷司琼预防颅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一种常见的麻醉和手术后并发症.给病人生理心理上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故预防PONV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剂量托烷司琼(tropisetron hydroclorite injection)预防颅脑手术病人PONV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庆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Nitro-PAPS直接光度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酸锌.方法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存在下,用水溶性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简称Nitro-PAPS)作显色剂直接光度法测定葡萄糖酸锌.结果该方法显色络合物大吸收波长为576 nm,本法线性范围为0~10μg/10 ml,表观摩尔吸光数为1.26×105 L·mol-1·cm-1,回收率为99.2%~101.7%.结论该法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结果灵敏可靠等优点,应用本法直接测定补锌口服液葡萄糖酸锌含量,结果满意.

    作者:曹高忠;汤东澄;刘爱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输液具有高效、速效、可控释给药的特点,已成为临床救治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输液反应在临床却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输液反应一般是指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2 h内因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寒颤、心慌、气短、颜面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冰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患者生命.为了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输液给药的安全性,笔者对引起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处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沈斌;蒋利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注重培养《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药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的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建立和巩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也是学习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课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药理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作者:苏成兰;黄素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SA时,不同PSA评价方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前列腺癌、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检测F-PSA及T-PSA含量.结果(1)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PSA水平高于其余三组(P<0.05),F/T低于其余三组(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以上二指标与健康对照及前列腺炎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以PSA>4 μg·L-1为诊断标准时,灵敏度100%,特异度为70.47%;以F-PSA/T-PSA<20%为诊断标准时,灵敏度100%,特异度为94.09%.结论F-PSA/T-PS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前列腺癌诊断方式,但其比值界限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肖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连续性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一种凶险的危急症,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50%左右)等特点.我院肾内科从近两年开始,对10例普外科被迫放弃手术的患者采用连续性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灌洗及静脉内药物治疗,20~40 d后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高潮;张赟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

    我院肠外营养起于外科,经过若干例肠漏、胃切除等手术患者实施肠外营养后,患者肠漏愈合时间缩短,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这项技术现已在我院各科如外科、胸外科、ICU、烧伤科、肿瘤科以及妇科等广泛地开展.营养支持技术不仅改善了一般病人的营养状况,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危重、应激病人的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是临床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之一.现将我院自1999年至今已配制3500例次肠外营养液的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尚礼;彭英;李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空气洁净度检测

    药品生产企业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是否达到规定的级别要求,直接影响其生产药品的质量,影响空气洁净度的主要因素有:高效过滤器的超期使用,造成高效过滤器堵塞或破损、洁净室清洁消毒是否完全等.为了从药品生产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药品生产企业加强对药品生产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以供商榷.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盖诺加顺铂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盖诺、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盖诺30 mg·m-2d 1加顺铂80 mg·m-2 d 1,静脉滴注盖诺30 mg·m-2 d 8.结果41例患者,CR4例,PR19例,SD12例,PD6例,有效率(CR+PR)为56.1%.结论盖诺加顺铂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周勤;韦永明;张章;章俊;王银华;齐志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对40例下肢DVT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40例下肢DVT的病人平均住院10~14 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3 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1cm.结论加强对下肢DVT的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沈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35例,红霉素35例,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每次0.25g,首剂加倍,疗程5 d;红霉素组每日1~1.5 g,分1~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 d.结果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3%和91.4%,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较红霉素少(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剂量小,疗程短,不良反应少,优于红霉素.

    作者:卢美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茶碱人体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血浆中氨茶碱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氨茶碱血药浓度.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2:68,v/v),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在5~25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低检测限为1 mg·L-1,平均回收率为94.12%~108.59%,日内误差与日间误差均小于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氨茶碱的药物监测.

    作者:杨积平;裕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便通颗粒泻下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便通颗粒的泻下通便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试验,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试验,小鼠胃排空肠推进模型及正常小鼠排便试验,自身粪便所致便秘模型,失水性便秘模型,对小儿便通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小儿便通颗粒可以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蠕动;对抗小鼠因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状态;增加食物在胃中的排空作用和肠道中的推进率;缩短正常小鼠的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和粒数,水分吸引减少;对因食自身粪便和失水造成的便秘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小儿便通颗粒具有一定的泻下通便作用,为该药治疗小儿便秘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董自波;黄世福;徐鹏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麻地滴鼻液中两组分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地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2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54:4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结果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510 mg·L-1,(r=0.999 9),2.5~12.5 mg·L-1,(r=1.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1.1%),101.1%(RSD=1.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麻地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钢;张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与PS替代疗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主要见于早产儿.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引起,1980年日本首先发表用牛肺PS治疗NRDS成功的报道[1].但是国内应用PS替代治疗的文献不多,通常行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本人对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20例NRDS的病例,分别用PS替代治疗和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周贻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抗病毒滴丸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抗病毒滴丸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条件: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连翘苷浓度范围在0.248~2.48 mg·L-1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7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抗病毒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志清;张明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纳洛酮又名丙烯吗啡,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类似,是专一的吗啡受体拮抗剂,与阿片受体呈立体专一性结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人体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特别是β-内啡肽这一生理活性物质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的认识,为β-内啡肽拮抗剂纳洛酮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其适应症也不断扩大.

    作者:李蔚;白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