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置换在严重肝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黄香妹;狄静;李夏;周建丽

关键词:血浆置换, 严重肝病, 护理
摘要: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将患者含有毒素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弃去异常血浆或血浆中的病理成分,再将血细胞与其他保留成分及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1].可以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重型肝炎、肝脏移植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自2001年起我科对重型肝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E疗法,为治疗重型肝病患者提供了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护理工作归纳如下: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海洋药物是指以海洋生物及矿产资源为药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制得的有效药物.海洋药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包括海洋植物药、海洋动物药和海洋矿物药.由于陆生资源的日益匮乏和化学药物开发的难度和投入的加大,世界各国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海洋药物的开发已成为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海洋特殊生态环境中的许多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药物筛选和结构改造的先导化合物,也是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基础.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我国在海洋药物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以海洋生物制成的单方药物有20多种,以海洋生物配伍其他药物制成的复方中成药超过了150种,我国海洋药物的开发与研究正在快速发展.

    作者:邹若飞;徐学君;徐德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注射用赖氨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注射用赖氨匹林国家药品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方法BDS柱,以冰醋酸-水-甲醇(3: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HPLC法较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更强的专属性,排除了游离水杨酸等有关物质的影响,更能真实反映药品质量.结论HPLC法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注射用赖氨匹林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强;何广卫;刘文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皮脂腺囊肿伴感染80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切开引流+刮除的治疗时间平均为10.8±1.2 d,传统疗法的治疗时间为16±1.4 d,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一期切开引流+刮除明显缩短了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丁胡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交法优选黄芩的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提取率和干膏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黄芩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次数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黄芩可能好的提取工艺为依次加12、10、8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

    作者:朱玉;王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连续性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一种凶险的危急症,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50%左右)等特点.我院肾内科从近两年开始,对10例普外科被迫放弃手术的患者采用连续性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灌洗及静脉内药物治疗,20~40 d后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高潮;张赟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输液具有高效、速效、可控释给药的特点,已成为临床救治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输液反应在临床却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输液反应一般是指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2 h内因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寒颤、心慌、气短、颜面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冰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患者生命.为了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输液给药的安全性,笔者对引起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处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整理如下.

    作者:沈斌;蒋利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便通颗粒泻下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便通颗粒的泻下通便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试验,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试验,小鼠胃排空肠推进模型及正常小鼠排便试验,自身粪便所致便秘模型,失水性便秘模型,对小儿便通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小儿便通颗粒可以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蠕动;对抗小鼠因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状态;增加食物在胃中的排空作用和肠道中的推进率;缩短正常小鼠的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和粒数,水分吸引减少;对因食自身粪便和失水造成的便秘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小儿便通颗粒具有一定的泻下通便作用,为该药治疗小儿便秘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董自波;黄世福;徐鹏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体会

    随着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主导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以信息化带动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已毋容置疑.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医院在着手建设医院信息系统时,都将经历一场变革,不仅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也是管理思路和手段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疑会对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冲击,如何搞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每个医院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现将我院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和死亡原因,有助于提高肝硬化的预防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消化内科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期间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前腹水、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肝肾综合征出现率分别为95.2%(40/42)、97.6%(41/42)、95.2%(40/42)、88.1%(37/42)、54.8%(23/42)、26.2%(11/42)、21.4%(9/42);低钠低氯血症、低钙、低钾发生率分别为40.5%(17/42)、47.6%(20/42)、38.1%(16/42);脾功能亢进占71.4%(30/42),胆囊壁水肿、毛糙占59.5%(25/42),胆囊结石占35.7%(15/42);EKG以Q-T间期延长多见.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多,平均病程3年左右.预防和处理好肝硬化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是降低肝硬化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程四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Nitro-PAPS直接光度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酸锌.方法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存在下,用水溶性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简称Nitro-PAPS)作显色剂直接光度法测定葡萄糖酸锌.结果该方法显色络合物大吸收波长为576 nm,本法线性范围为0~10μg/10 ml,表观摩尔吸光数为1.26×105 L·mol-1·cm-1,回收率为99.2%~101.7%.结论该法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结果灵敏可靠等优点,应用本法直接测定补锌口服液葡萄糖酸锌含量,结果满意.

    作者:曹高忠;汤东澄;刘爱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R-(+)-2-氯丙酸的合成

    以L-乳酸为起始原料,经乙酯化、氯代、水解得到R-(+)-2-氯丙酸产品,总收率达52.6%.

    作者:李丰;李家明;何广卫;尤启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丙酚、拉贝洛尔应用于全麻围拔管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拉贝洛尔在拔管期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成3组.组A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拔管.组B、组C病人间断给予异丙酚0.4~0.6 mg·kg-1保持病人在适当镇静深度状态下并在拔管前追加一次异丙酚0.5 mg·kg-1,组C在拔管前3 min给予病人静注拉贝洛尔10 mg.观察病人自主呼吸VT>6 mg·kg-1,petCo2<40 mmHg,RR<20次/分,Spo2>95%时拔管.结果组A病人拔管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增加,组B、组C与组A同时相值比较显著降低,组C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液动力学.结论异丙酚、拉贝洛尔能减轻拔管应激反应,稳定血液动力学.

    作者:张军;徐瑞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7例采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式全子宫切除术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实验组手术27例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保持盆底的完整性,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作者:柯春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共35例,其中行EST及取石术32例,行EPBD及取石术3例.EST胆总管取石时根据结石大小决定切开大小,不宜EST或结石较小者可选择EPBD后取石.结果35例均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取得较好的疗效.EST术中局部渗血4例,当时予电凝或喷洒止血药物即迅速止血,术后急性胰腺炎1例,经适当处理后1周痊愈,EPBD及取石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疏东升;汪全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麻地滴鼻液中两组分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地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2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54:4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结果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510 mg·L-1,(r=0.999 9),2.5~12.5 mg·L-1,(r=1.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1.1%),101.1%(RSD=1.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麻地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钢;张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精神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和TSH含量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用磁酶免法测定605例住院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结果T3、T4、TSH在精神病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异常.结论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和部分精神症状有关,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正常.

    作者:刘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197例异位妊娠临床护理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目前的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2%,病死率约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9%~10%[1].我科1993~2004年共收治1 197例异位妊娠者,1 196例为住院患者,其中362例入院时已呈失血性休克状或重度贫血,25例入院时血压为零;919例手术治疗,其中790例行输卵管根治性手术,129例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194例行化学药物治疗,83例行期待疗法.1 19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门诊患者死亡.

    作者:黄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乙酰半胱氨酸口腔崩解片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乙酰半胱氨酸口腔崩解片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VP-ODS(150 mm×4.6 mm);流动相0.68%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检测波长214 nm;流速1.3 ml·min-1.结果乙酰半胱氨酸浓度在159.2~796.0 mg·L-1的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S=17083·C+175257,r=0.999 8;乙酰半胱氨酸低检测限为2.9×10-3 μg;平均回收率为99.8%(n=15).结论该方法方便简便、准确、可靠,适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世才;姚木林;陈令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托烷司琼预防颅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一种常见的麻醉和手术后并发症.给病人生理心理上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故预防PONV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剂量托烷司琼(tropisetron hydroclorite injection)预防颅脑手术病人PONV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庆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35例,红霉素35例,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每次0.25g,首剂加倍,疗程5 d;红霉素组每日1~1.5 g,分1~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 d.结果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3%和91.4%,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较红霉素少(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剂量小,疗程短,不良反应少,优于红霉素.

    作者:卢美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