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赵飞;吴冬雷;洪正安;胡国武;李军;孙家合;宋怡诚;胡国清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 早期再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4例HICH的临床资料,分为发生早期再出血组和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124例HICH中27例发生了早期再出血.分析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9个因素对早期再出血的影响.结果发生早期再出血组与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因素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有意义的因素(P< 0.001).结论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具参考性的指标.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4例HICH的临床资料,分为发生早期再出血组和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124例HICH中27例发生了早期再出血.分析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9个因素对早期再出血的影响.结果发生早期再出血组与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因素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有意义的因素(P< 0.001).结论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具参考性的指标.

    作者:赵飞;吴冬雷;洪正安;胡国武;李军;孙家合;宋怡诚;胡国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不用或延迟用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医生个人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方法统计儿科门诊三个月中急性呼吸道疾病231例,经验治疗中按常规不用或延迟使用抗生素情况.结果 73例完成全程随诊及治疗,其中62例 (占84.9%)常规治疗(不用抗生素)痊愈,10例(占13.8%)延迟使用抗生素也均获得痊愈,1例疑肺炎支原体感染收住院.结论医生个人在防止抗生素过度使用问题上的作用突出,但受周围环境影响,建议普遍实行抗生素使用登记制度以利监管.

    作者:洪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对一组18例晚期消化系统肿瘤(胃癌10例,结直肠癌8例)病人以羟基喜树碱6 mg·m -2·d-1,加生理盐水500 ml,甲酰四氢叶酸钙100 mg·m -2·d-1,氟尿嘧啶500 mg·m -2·d-1,静脉滴注5 d,4周后重复,共用2个周期.每5天查血常规1次,同时记录副作用.结果本组总有效率33.3%,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6/18,33.3%),稳定无变化7例(7/18,38.9%),进展5例(5/18,27.8%),并出现血白细胞下降8例,其中Ⅲ度者1例(1/18,5.6%),恶心、呕吐10例,腹泻3例,心脏不良反应1例.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方案以FP(DDP,5-FU)方案为主,但由于DDP高度致吐以及对肾功能影响,使FP方案受到一定的限制.应用该方案虽疗效同FP类似,但毒副作用方面较FP低,使更多患者可以耐受,该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伍福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的临床特点. 方法测定32例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和30例2型糖尿病不伴发脂肪肝病例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谱及肝功能,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结果 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与不伴发脂肪肝者相比,体重指数(BMI),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空腹胰岛素(FINS)均升高(<0.05,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则降低(P<0.05,P<0.01). 结论 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比不伴发脂肪肝者存在明显的体重指数增高、脂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余季文;晏莲英;赵玉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HLA-DQ基因多态性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汉族人群HLA-DQ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联性.方法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各HLA-DQ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的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eta 分析软件包Revman 4.2,在基因分型水平上,对各研究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等位基因DQA1*0102 、DQB1*0601是中国汉族人群SLE患者的危险基因(均P<0.05),它们的合并OR值分别为:1.82,1.95;等位基因DQA1*0301、DQA1*0302、DQA1*0601、DQB1*0301、DQB1*0302、DQB1*0401和DQB1*0503是中国汉族人群SLE患者的保护基因(均P<0.05),它们合并OR值分别为:,0.72,0.43,0.36,0.40,0.39,0.24,0.4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SLE与HLA-DQ的某些等位基因具有关联性,且存在区别于其他人群的特殊性.

    作者:陈跃华;陈明;范昌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苷-钠盐的致突变性研究

    目的评价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苷-钠盐(PMEA-Na)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观察PMEA-Na的致突变性.结果 PMEA-Na在50~5000 μg·皿-1剂量范围内,加与不加S9活化系统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对照的2倍,即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当药物浓度为48、24、12、6 mg·L-1时,活化条件下各浓度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5%.在非活化条件下,药物浓度为48 mg·L-1培养48 h时,染色体畸变率为10%,因此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阳性;小鼠静脉注射PMEA-Na剂量为1 000、500、250 mg·kg-1时,骨髓中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明显增加,即微核试验结果为阳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PMEA-Na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性.

    作者:闫英超;王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问题及处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2004年10月~2005年10月30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的临床资料,对出现的11种,252例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232例问题经处理后顺利完成了EN;12例自行拔管、8例脱管终止EN.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可出现多种相关问题,其中大多是人为因素和使用不当所致,加强EN的监护能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

    作者:许庆珍;钱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观察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应用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给予常规雾化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缓解干咳、喘憋等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魏利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妇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及疏导手段

    目的掌握妇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并施于佳护理手段,达到配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与病人交谈收集直接资料,了解病史及各种检查,观察病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而取得间接资料.结果根据此类病人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辅助治疗效果.结论分析妇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

    作者:张学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观察护理

    近10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1]不但能取得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使其在观察和护理上明显优于开腹术[2],现报道如下.

    作者:卞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身药物治疗结合龈上洁治术治疗牙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全身药物治疗结合龈上洁治术治疗牙龈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牙龈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龈上洁治治疗组、全身用药结合龈上洁治治疗组,比较两种疗法治疗前后牙龈炎临床参数的变化.结果全身用药结合龈上洁治治疗组疗效优于龈上洁治治疗组.结论龈上洁治术结合全身用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为;吴光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93例听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听力损伤特点,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93例患儿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分析.结果 93例HIE中ABR异常52例(84耳)总异常耳数率45.2%,重度HIE患儿与轻度HIE患儿ABR异常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93例HIE中I波异常26只耳,占实测耳14%(26/186),Ⅲ、Ⅴ波异常76只,占实测耳40.9%(76/18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IE患儿ABR异常发生率较高,并与HIE临床分度有关,重度HIE患儿ABR异常率高于轻度HIE患儿,脑干水平听觉通路的损伤高于耳蜗和听神经外周损伤.HIE患儿应做ABR检测特别对重度HIE的患儿,以及早发现听力损伤,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叶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脏穿刺术诊治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43例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2003年3月-2005年10月43例B超导向经皮肝脏穿刺术检查的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回顾性研究,来探讨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结果仅1例患者发生肝脏包膜下出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12例,转移性肝癌18例,肝脓肿5例,3例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 B超导向下经皮肝脏穿刺术获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对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可对肝脓肿、肝脏恶性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它具有高安全性、高成功率、高阳性率及微创伤、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训;金珍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对64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32例、室性心动过速(VT)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0例、预激综合征11例四组,根据情况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随访、观察直至T波恢复正常为止,并进行分析.结果产生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室异常除极顺序呈聚集性,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在下壁(Ⅱ、Ⅲ、aVF)导联中4组均存在.此外,①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胸前导联亦广泛存在,T波倒置深常分布在V3~V4导联.倒置的T波深深度较其他三组深(均P<0.01).②VT组左胸导联亦存在,T波倒置深的导联常分布在V4~V5.③PSVT组分布导联特别广泛,部分甚至12导联同时出现④预激综合征组分布窄,其它导联均未出现.但其持续时间较其他三组长(P<0.01).结论根据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可以作出电张调整性T波的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作者:胡珺佶;林加锋;朱云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髓外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确诊APL 68例,正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64例达到完全缓解(CR),其中8例发生髓外复发,分别对其临床特征,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CNS)是APL髓外复发主要部位(87.5%),皮肤和双侧内耳道少见,3例同时伴骨髓复发(37.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5岁与APL CR后髓外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无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初诊WBC>10×109是髓外复发的高危因素(P<0.001,P=0.005);而性别,初诊血小板计数和APL细胞形态学类型,是否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等均与髓外复发无明显相关性.5例患者因未获CR2或CR2后出现骨髓复发死亡(62.5%).平均生存期仅5.8月,明显低于单纯骨髓复发26.3月(P<0.05).结论初诊高白细胞负荷是APL髓外复发的主要高危因素, CNS是APL的主要髓外复发部位,APL一旦出现髓外复发则预后很差.

    作者:郑昌成;吴竞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烧伤病人中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病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名患者,根据烧伤情况,又将他们分为手术组(植皮)和非手术组两组,治疗组采用rhGH 0.4 IU·kg-1·d-1肌肉注射,并分析比较两组一般状况,检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创面感染情况及供皮区的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创面感染率和供皮区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体重下降减少.结论 rhGH对烧伤患者治疗作用明显,并且是安全的.

    作者:马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放松训练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在中期妊娠引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30例中期妊娠引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除按产科常规护理方法外,同时对产妇进行放松训练,比较两组产妇在引产过程中对疼痛感受的分值及引产术后分娩时间.结果试验组产妇在引产过程中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放松训练可明显降低引产妇子宫收缩疼痛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方法收入 2002年7月~2005年7月在该院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及NP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NP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化疗毒性反应(主要观察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有更好的治疗稳定率,而且化疗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化疗联用能提高化疗临床疗效,并能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查名宝;武翔;胡琴;陈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感染性腹泻法定检测81例临床分析

    目的按传染病法定报卡程序,进行肠道门诊隔离诊治,以防传染病流行. 方法在患者未用抗菌药之前行大便常规检查及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结果 81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经过1~3次治疗,均获得治愈. 结论临床经验用药和针对细菌学检查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药,治疗及时、疗程短、效果好.

    作者:程晋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分别行1次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灶获得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直径分别为4.0~6.0 cm(5.30±0.63)和3.0~5.0 cm(4.10±0.52),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t=2.55, P<0.05),且质地变软.术中宫旁组织手术容易剥离,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病理检查各断端均未见癌细胞.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可以作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慈靖;戴家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