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问题及处理

许庆珍;钱惠敏

关键词:食管癌, 肠内营养, 相关问题, 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2004年10月~2005年10月30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的临床资料,对出现的11种,252例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232例问题经处理后顺利完成了EN;12例自行拔管、8例脱管终止EN.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可出现多种相关问题,其中大多是人为因素和使用不当所致,加强EN的监护能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苷-钠盐的致突变性研究

    目的评价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苷-钠盐(PMEA-Na)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观察PMEA-Na的致突变性.结果 PMEA-Na在50~5000 μg·皿-1剂量范围内,加与不加S9活化系统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对照的2倍,即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当药物浓度为48、24、12、6 mg·L-1时,活化条件下各浓度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5%.在非活化条件下,药物浓度为48 mg·L-1培养48 h时,染色体畸变率为10%,因此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阳性;小鼠静脉注射PMEA-Na剂量为1 000、500、250 mg·kg-1时,骨髓中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明显增加,即微核试验结果为阳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PMEA-Na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性.

    作者:闫英超;王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氯化钠腌制贮存对温莪术中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腌制贮存对原料用温莪术中挥发油的影响.方法温莪术药材分别用10%、20%、30%及40%氯化钠溶液腌制6个月.按药典法(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结果不同浓度氯化钠腌制的药材与鲜药材相比总挥发油含量相似,莪术醇含量高于鲜药材.结论该结果可为原料用温莪术的GAP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林观样;潘晓军;蔡进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放松训练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在中期妊娠引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30例中期妊娠引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除按产科常规护理方法外,同时对产妇进行放松训练,比较两组产妇在引产过程中对疼痛感受的分值及引产术后分娩时间.结果试验组产妇在引产过程中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放松训练可明显降低引产妇子宫收缩疼痛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肢体创伤性水肿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肢体创伤性水肿疗效.方法回顾调查40例四肢创伤性水肿病例,随机分为A、B组.A组应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B组单纯应用足量甘露醇.观察A、B两组病人水肿基本消退时间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A组病人较B组水肿消退得快,出现肾功能异常并发症少.结论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肢体创伤性水肿可有效缩短水肿时间,减少药物对肾功能的损害.

    作者:倪凤琴;樊先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对64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32例、室性心动过速(VT)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0例、预激综合征11例四组,根据情况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随访、观察直至T波恢复正常为止,并进行分析.结果产生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室异常除极顺序呈聚集性,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在下壁(Ⅱ、Ⅲ、aVF)导联中4组均存在.此外,①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胸前导联亦广泛存在,T波倒置深常分布在V3~V4导联.倒置的T波深深度较其他三组深(均P<0.01).②VT组左胸导联亦存在,T波倒置深的导联常分布在V4~V5.③PSVT组分布导联特别广泛,部分甚至12导联同时出现④预激综合征组分布窄,其它导联均未出现.但其持续时间较其他三组长(P<0.01).结论根据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可以作出电张调整性T波的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作者:胡珺佶;林加锋;朱云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取代喜树碱20S-羟基酯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为了改善取代喜树碱的溶解性、抗肿瘤活性和毒副作用,设计合成了十二个新的取代喜树碱20-位羟基酯衍生物.初步的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取代喜树碱的酯衍生物与其母体化合物具有相近的细胞毒,这个结果可能和该类酯在溶液中自活化作用有关.而体内抑制肿瘤试验显示这些新酯衍生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弱于拓扑替康.

    作者:赵亮;潘显道;刘红岩;赵敬华;吕昭云;付昭娣;梁启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孕康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建立孕康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 c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44∶ 56),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是0.0452~0.5420 μg(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2.06%(n=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孕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柯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观察护理

    近10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1]不但能取得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使其在观察和护理上明显优于开腹术[2],现报道如下.

    作者:卞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和模式.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高危新生儿30例(男18例,女12例)为干预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的高危儿31例(男19例,女1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和环境因素相似.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5);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简单易行,并易被家长接受.

    作者:查会芳;汪爱晶;王翠平;张敏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观察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应用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给予常规雾化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缓解干咳、喘憋等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魏利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93例听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听力损伤特点,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93例患儿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分析.结果 93例HIE中ABR异常52例(84耳)总异常耳数率45.2%,重度HIE患儿与轻度HIE患儿ABR异常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93例HIE中I波异常26只耳,占实测耳14%(26/186),Ⅲ、Ⅴ波异常76只,占实测耳40.9%(76/18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IE患儿ABR异常发生率较高,并与HIE临床分度有关,重度HIE患儿ABR异常率高于轻度HIE患儿,脑干水平听觉通路的损伤高于耳蜗和听神经外周损伤.HIE患儿应做ABR检测特别对重度HIE的患儿,以及早发现听力损伤,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叶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脂肪肝(Fatty Liver,FL)是肝脏脂蛋白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合成速度大于将其泌入血液的速度,TG大量堆积于肝脏而致的一种病理改变.正常人每100 g肝湿重约含4~5 g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占20%,胆固醇约7%,余为胆固醇酯.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1].

    作者:咸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做好ADR监测工作的几点体会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是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是有害的反应.我院开展ADR监测工作两年来,医务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维护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是社会进步水平的标志.本文就做好ADR监测工作谈几点体会如下.

    作者:陈永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LC法测定柴黄胃宁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柴黄胃宁颗粒的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氯仿-甲醇-水(13∶ 6∶ 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液浸板,在100℃加热5~7 min至斑点显色清晰.在530 nm和700 nm处双波长反射式锯齿形扫描,建立薄层扫描测定法.结果黄芪甲苷的量在1.0~5.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平均回收率为97.09%,RSD=1.42%.结论薄层扫描法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

    作者:方云;吴新安;赵刚;汪天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分别行1次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灶获得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直径分别为4.0~6.0 cm(5.30±0.63)和3.0~5.0 cm(4.10±0.52),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t=2.55, P<0.05),且质地变软.术中宫旁组织手术容易剥离,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病理检查各断端均未见癌细胞.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可以作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慈靖;戴家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服黄连上清片预防化疗中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连上清片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例既往化疗时有Ⅰ~Ⅲ级便秘的肿瘤患者,化疗同时应用黄连上清片.结果入组患者化疗同时用黄连上清片使这些既往发生便秘的再发率下降了90%.结论黄连上清片与化疗同时应用有效地预防了便秘的发生.

    作者:吴一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问题及处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2004年10月~2005年10月30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的临床资料,对出现的11种,252例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232例问题经处理后顺利完成了EN;12例自行拔管、8例脱管终止EN.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可出现多种相关问题,其中大多是人为因素和使用不当所致,加强EN的监护能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

    作者:许庆珍;钱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文献资料.了解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因磷酸二酯酶同功酶种类的不同,分布的不同及选择性的不同等诸多原因,呈现不同的临床作用.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治疗多种疾病,已成为应用及开发强心药、血管舒张药、平滑肌舒张药、抗哮喘药、抗抑郁药等新热点.

    作者:李小明;胡爱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髓外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确诊APL 68例,正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64例达到完全缓解(CR),其中8例发生髓外复发,分别对其临床特征,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CNS)是APL髓外复发主要部位(87.5%),皮肤和双侧内耳道少见,3例同时伴骨髓复发(37.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5岁与APL CR后髓外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无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初诊WBC>10×109是髓外复发的高危因素(P<0.001,P=0.005);而性别,初诊血小板计数和APL细胞形态学类型,是否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等均与髓外复发无明显相关性.5例患者因未获CR2或CR2后出现骨髓复发死亡(62.5%).平均生存期仅5.8月,明显低于单纯骨髓复发26.3月(P<0.05).结论初诊高白细胞负荷是APL髓外复发的主要高危因素, CNS是APL的主要髓外复发部位,APL一旦出现髓外复发则预后很差.

    作者:郑昌成;吴竞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4例HICH的临床资料,分为发生早期再出血组和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124例HICH中27例发生了早期再出血.分析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9个因素对早期再出血的影响.结果发生早期再出血组与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因素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有意义的因素(P< 0.001).结论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具参考性的指标.

    作者:赵飞;吴冬雷;洪正安;胡国武;李军;孙家合;宋怡诚;胡国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