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肢体创伤性水肿

倪凤琴;樊先明

关键词:肢体创伤性水肿, 甘露醇, β-七叶皂苷钠
摘要: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肢体创伤性水肿疗效.方法回顾调查40例四肢创伤性水肿病例,随机分为A、B组.A组应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B组单纯应用足量甘露醇.观察A、B两组病人水肿基本消退时间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A组病人较B组水肿消退得快,出现肾功能异常并发症少.结论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肢体创伤性水肿可有效缩短水肿时间,减少药物对肾功能的损害.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高血压性脑溢血资料调查分析

    目的为今后高血压性脑溢血的治疗提供更有效地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大程度地降低脑溢血的发生率,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300例高血压脑溢血资料进行调查,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有147例(49 %)患者不知道自已有高血压,153例(51 %)患者不能正确地按照医嘱治疗、监测.各项不遵医行为按得分(分值越高表示其遵医程度越差)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血压监测、定期复查、规则服药.分析原因主要与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对疾病了解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帮助患者提高院外自我监测能力,培养遵医行为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作者:郑丽英;徐红英;章泽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腔鳞癌中Cyclin D1和Bcl-2蛋白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Cyclin D1和Bcl-2在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2例口腔鳞癌手术切除标本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标本中Cyclin D1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Cyclin D1表达率67.7%(42/62),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未见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也未见表达,在癌组织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58.1%(36/62),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Cyclin D1和Bcl-2两种蛋白在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口腔鳞癌组织中Cyclin D1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过表达的Cyclin D1与Bcl-2可作为评价口腔鳞癌组织分级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银龙;周洲;王元银;阚存辉;陈新;徐文华;陈乔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对一组18例晚期消化系统肿瘤(胃癌10例,结直肠癌8例)病人以羟基喜树碱6 mg·m -2·d-1,加生理盐水500 ml,甲酰四氢叶酸钙100 mg·m -2·d-1,氟尿嘧啶500 mg·m -2·d-1,静脉滴注5 d,4周后重复,共用2个周期.每5天查血常规1次,同时记录副作用.结果本组总有效率33.3%,其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6/18,33.3%),稳定无变化7例(7/18,38.9%),进展5例(5/18,27.8%),并出现血白细胞下降8例,其中Ⅲ度者1例(1/18,5.6%),恶心、呕吐10例,腹泻3例,心脏不良反应1例.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方案以FP(DDP,5-FU)方案为主,但由于DDP高度致吐以及对肾功能影响,使FP方案受到一定的限制.应用该方案虽疗效同FP类似,但毒副作用方面较FP低,使更多患者可以耐受,该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伍福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电化学检测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方法循环伏安(CV)、差分脉冲 (DPV)及紫外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结果在0.1 mol·L-1的NaOH-NaH2PO4(pH=11)底液中、100 mv·s-1的扫描速度下丹皮酚在铂电极上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6~1×10-3 mol·L-1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 0.23-4082.64×C(r=0.998 4),检出限为1×10-6 mol·L-1.应用于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无干扰.

    作者:吴剑;王晔;李端;余恒跃;王启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住院部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利用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国疾病死亡原因中占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预防和治疗愈来愈重要[1] .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正确使用,反映我院医生的业务水平的高低.本文就我院2002年4月住院病人的1539张处方中使用的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治疗心功能不全药、利尿药、抗血栓药、调血脂药、调节脑循环药、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抗心肌缺血药、抗心律失常药11类药物进行药物利用研究,探讨我院心脑血管药物的用药规律及临床药物利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吕晓英;汪琛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Gr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股骨粗隆间是老年人常见创伤,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骨折期间牵引时间过长,并发症多,不愈合率高.Gramma钉内固定牢靠,创伤小,有加压抗旋等优点,术后能较快下床活动,大大减少并发症,也能有效加强骨折愈合[1].我科自2002年6月~2005年8月采用Gr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匡海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磺胺嘧啶银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设计磺胺嘧啶银凝胶处方,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CMC-Na,甘油为基质,制备磺胺嘧啶银凝胶,用永停滴定法测定其含量,并留样观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得凝胶质量稳定,含量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 %,RSD= 1.1%(n=6).结论该凝胶制剂处方简单,质量可控,为一种理想的医院制剂.

    作者:吴继禹;王志强;黄学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手法对静脉穿刺影响的对照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影响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的因素很多,有液体质量、输液管理、穿刺工具以及护士的穿刺技术等,这些都是制约输液质量的关键,而静脉穿刺是实现输液的关键步骤[1].常规的静脉穿刺仍主要依靠护士的视觉和触觉来执行,因此护士穿刺技术凸显重要.如何提高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减轻护士及病人的心理压力,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就成为门诊注射护理工作的一大焦点.本研究就是观察输液操作中两种方法的应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张闽辉;章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雷尼替丁与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应激性溃疡(SU)是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主要症状是出血,可同时伴穿孔,不伴腹痛,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症状[1],是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孟祥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脏穿刺术诊治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43例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2003年3月-2005年10月43例B超导向经皮肝脏穿刺术检查的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回顾性研究,来探讨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结果仅1例患者发生肝脏包膜下出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12例,转移性肝癌18例,肝脓肿5例,3例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 B超导向下经皮肝脏穿刺术获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对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可对肝脓肿、肝脏恶性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它具有高安全性、高成功率、高阳性率及微创伤、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训;金珍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肢体创伤性水肿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肢体创伤性水肿疗效.方法回顾调查40例四肢创伤性水肿病例,随机分为A、B组.A组应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B组单纯应用足量甘露醇.观察A、B两组病人水肿基本消退时间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A组病人较B组水肿消退得快,出现肾功能异常并发症少.结论β-七叶皂苷钠联合半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肢体创伤性水肿可有效缩短水肿时间,减少药物对肾功能的损害.

    作者:倪凤琴;樊先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枸椽酸莫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枸椽酸莫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枸椽酸莫沙必利5 mg+盐酸多塞平12.5 mg,3次/d,对照组予以枸椽酸莫沙必利5 mg,3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中要求病人每周来门诊复诊1次,记录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调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腹饱胀、早饱、嗳气、精神紧张或抑郁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上腹痛或不适缓解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枸椽酸莫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FD有效率较高,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小,耐药发生率低,依从性好,尤其适用于那些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FD患者.

    作者:谢发平;卞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观察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应用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给予常规雾化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缓解干咳、喘憋等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魏利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髓外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确诊APL 68例,正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64例达到完全缓解(CR),其中8例发生髓外复发,分别对其临床特征,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CNS)是APL髓外复发主要部位(87.5%),皮肤和双侧内耳道少见,3例同时伴骨髓复发(37.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5岁与APL CR后髓外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无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初诊WBC>10×109是髓外复发的高危因素(P<0.001,P=0.005);而性别,初诊血小板计数和APL细胞形态学类型,是否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等均与髓外复发无明显相关性.5例患者因未获CR2或CR2后出现骨髓复发死亡(62.5%).平均生存期仅5.8月,明显低于单纯骨髓复发26.3月(P<0.05).结论初诊高白细胞负荷是APL髓外复发的主要高危因素, CNS是APL的主要髓外复发部位,APL一旦出现髓外复发则预后很差.

    作者:郑昌成;吴竞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对64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32例、室性心动过速(VT)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0例、预激综合征11例四组,根据情况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随访、观察直至T波恢复正常为止,并进行分析.结果产生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室异常除极顺序呈聚集性,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在下壁(Ⅱ、Ⅲ、aVF)导联中4组均存在.此外,①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胸前导联亦广泛存在,T波倒置深常分布在V3~V4导联.倒置的T波深深度较其他三组深(均P<0.01).②VT组左胸导联亦存在,T波倒置深的导联常分布在V4~V5.③PSVT组分布导联特别广泛,部分甚至12导联同时出现④预激综合征组分布窄,其它导联均未出现.但其持续时间较其他三组长(P<0.01).结论根据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可以作出电张调整性T波的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作者:胡珺佶;林加锋;朱云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取代喜树碱20S-羟基酯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为了改善取代喜树碱的溶解性、抗肿瘤活性和毒副作用,设计合成了十二个新的取代喜树碱20-位羟基酯衍生物.初步的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取代喜树碱的酯衍生物与其母体化合物具有相近的细胞毒,这个结果可能和该类酯在溶液中自活化作用有关.而体内抑制肿瘤试验显示这些新酯衍生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弱于拓扑替康.

    作者:赵亮;潘显道;刘红岩;赵敬华;吕昭云;付昭娣;梁启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4例HICH的临床资料,分为发生早期再出血组和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124例HICH中27例发生了早期再出血.分析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9个因素对早期再出血的影响.结果发生早期再出血组与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因素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有意义的因素(P< 0.001).结论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具参考性的指标.

    作者:赵飞;吴冬雷;洪正安;胡国武;李军;孙家合;宋怡诚;胡国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脂肪肝(Fatty Liver,FL)是肝脏脂蛋白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合成速度大于将其泌入血液的速度,TG大量堆积于肝脏而致的一种病理改变.正常人每100 g肝湿重约含4~5 g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占20%,胆固醇约7%,余为胆固醇酯.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1].

    作者:咸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孕康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建立孕康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 c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44∶ 56),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是0.0452~0.5420 μg(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2.06%(n=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孕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柯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和模式.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高危新生儿30例(男18例,女12例)为干预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的高危儿31例(男19例,女1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和环境因素相似.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5);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简单易行,并易被家长接受.

    作者:查会芳;汪爱晶;王翠平;张敏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