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玲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腌制贮存对原料用温莪术中挥发油的影响.方法温莪术药材分别用10%、20%、30%及40%氯化钠溶液腌制6个月.按药典法(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结果不同浓度氯化钠腌制的药材与鲜药材相比总挥发油含量相似,莪术醇含量高于鲜药材.结论该结果可为原料用温莪术的GAP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林观样;潘晓军;蔡进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听力损伤特点,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93例患儿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分析.结果 93例HIE中ABR异常52例(84耳)总异常耳数率45.2%,重度HIE患儿与轻度HIE患儿ABR异常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93例HIE中I波异常26只耳,占实测耳14%(26/186),Ⅲ、Ⅴ波异常76只,占实测耳40.9%(76/18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IE患儿ABR异常发生率较高,并与HIE临床分度有关,重度HIE患儿ABR异常率高于轻度HIE患儿,脑干水平听觉通路的损伤高于耳蜗和听神经外周损伤.HIE患儿应做ABR检测特别对重度HIE的患儿,以及早发现听力损伤,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叶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 40例患者,均分为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麻醉组(Ⅱ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0 min,气腹后20 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气腹后10、20 min,Ⅱ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0 m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徐银秀;刘波;吴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国疾病死亡原因中占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预防和治疗愈来愈重要[1] .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正确使用,反映我院医生的业务水平的高低.本文就我院2002年4月住院病人的1539张处方中使用的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治疗心功能不全药、利尿药、抗血栓药、调血脂药、调节脑循环药、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抗心肌缺血药、抗心律失常药11类药物进行药物利用研究,探讨我院心脑血管药物的用药规律及临床药物利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吕晓英;汪琛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10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1]不但能取得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使其在观察和护理上明显优于开腹术[2],现报道如下.
作者:卞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商品名:中人氟安)单点一次性犬皮下植药后局部毒性反应,了解皮下给药的安全性.方法用专用植入针,分大、中、小三个不同剂量于犬后腿皮下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植入不含氟尿嘧啶的空白辅料颗粒.结果大、中剂量组植药部位有局部发红,毛发稀疏、皮下硬结等局部刺激反应,小剂量组无病理变化.结论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单点一次性植入剂量500 mg,产生的组织损伤是可修复的.
作者:陈向红;许健健;喻平;周丽春;窦红漫;孙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设计磺胺嘧啶银凝胶处方,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CMC-Na,甘油为基质,制备磺胺嘧啶银凝胶,用永停滴定法测定其含量,并留样观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得凝胶质量稳定,含量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 %,RSD= 1.1%(n=6).结论该凝胶制剂处方简单,质量可控,为一种理想的医院制剂.
作者:吴继禹;王志强;黄学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对64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32例、室性心动过速(VT)1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0例、预激综合征11例四组,根据情况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随访、观察直至T波恢复正常为止,并进行分析.结果产生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室异常除极顺序呈聚集性,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在下壁(Ⅱ、Ⅲ、aVF)导联中4组均存在.此外,①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胸前导联亦广泛存在,T波倒置深常分布在V3~V4导联.倒置的T波深深度较其他三组深(均P<0.01).②VT组左胸导联亦存在,T波倒置深的导联常分布在V4~V5.③PSVT组分布导联特别广泛,部分甚至12导联同时出现④预激综合征组分布窄,其它导联均未出现.但其持续时间较其他三组长(P<0.01).结论根据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可以作出电张调整性T波的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作者:胡珺佶;林加锋;朱云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股骨粗隆间是老年人常见创伤,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骨折期间牵引时间过长,并发症多,不愈合率高.Gramma钉内固定牢靠,创伤小,有加压抗旋等优点,术后能较快下床活动,大大减少并发症,也能有效加强骨折愈合[1].我科自2002年6月~2005年8月采用Gr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匡海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2004年10月~2005年10月30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的临床资料,对出现的11种,252例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232例问题经处理后顺利完成了EN;12例自行拔管、8例脱管终止EN.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可出现多种相关问题,其中大多是人为因素和使用不当所致,加强EN的监护能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
作者:许庆珍;钱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分别行1次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灶获得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直径分别为4.0~6.0 cm(5.30±0.63)和3.0~5.0 cm(4.10±0.52),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t=2.55, P<0.05),且质地变软.术中宫旁组织手术容易剥离,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病理检查各断端均未见癌细胞.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可以作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慈靖;戴家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孕康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 c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44∶ 56),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是0.0452~0.5420 μg(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2.06%(n=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孕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柯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链霉素的含量.方法利用硫酸链霉素的专属反应-麦芽酚反应,用硫酸铁铵溶液作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528 nm.结果供试品含量在2.0054~10.272 m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加样回收率:99.0%,RSD=0.5%(n=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快速测定方法.
作者:刘军玲;阚家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和模式.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高危新生儿30例(男18例,女12例)为干预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的高危儿31例(男19例,女1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和环境因素相似.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5);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简单易行,并易被家长接受.
作者:查会芳;汪爱晶;王翠平;张敏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的临床特点. 方法测定32例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和30例2型糖尿病不伴发脂肪肝病例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谱及肝功能,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结果 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与不伴发脂肪肝者相比,体重指数(BMI),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空腹胰岛素(FINS)均升高(<0.05,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则降低(P<0.05,P<0.01). 结论 2型糖尿病伴发脂肪肝比不伴发脂肪肝者存在明显的体重指数增高、脂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余季文;晏莲英;赵玉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血液净化领域新成就之一,通过不断完善的滤过、吸附和超滤等技术,清除外来毒物、药物和体内产生的各种生物致病因子.不仅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主要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非肾病领域,如化学性中毒、脓毒症的抗炎治疗、严重创伤、烧伤、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已成为各种危重病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重要疗法之一.脓毒症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创伤、烧伤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治疗上虽然有早期干预,各种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的拮抗剂的应用,但收效甚微,总体没有改善脓毒症的预后,但自CBP应用于脓毒症治疗以来受到了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及其在脓毒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余又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MP-IgM,对确诊为MP感染的121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MP感染临床表现多样,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有肺外器官受累,其中以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受累多见.所有患儿均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MP是引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小儿MP感染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检测血MP-IgM可以确诊.
作者:宋晓波;周曾;丁慧;钟井美;于桂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辛伐他汀联用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白蛋白尿和大血管损害的效果.方法 101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及安慰剂; 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及辛伐他汀.观察2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的变化,记录大血管损伤表现.结果治疗后2组UAER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于治疗24个月后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TC、LDL-C、hsCRP均有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组SCr治疗后均有下降,24个月下降显著(P<0.05).24个月后治疗组临床DN未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4个月后对照组大血管损害的患病率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大血管损害未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厄贝沙坦及辛伐他汀联用对新诊断T2DM患者减少白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和降低大血管损害有良好效果.
作者:杜礼兵;孙爱娇;汪念东;刘德荣;黄文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影响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的因素很多,有液体质量、输液管理、穿刺工具以及护士的穿刺技术等,这些都是制约输液质量的关键,而静脉穿刺是实现输液的关键步骤[1].常规的静脉穿刺仍主要依靠护士的视觉和触觉来执行,因此护士穿刺技术凸显重要.如何提高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减轻护士及病人的心理压力,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就成为门诊注射护理工作的一大焦点.本研究就是观察输液操作中两种方法的应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张闽辉;章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枸椽酸莫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枸椽酸莫沙必利5 mg+盐酸多塞平12.5 mg,3次/d,对照组予以枸椽酸莫沙必利5 mg,3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中要求病人每周来门诊复诊1次,记录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调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腹饱胀、早饱、嗳气、精神紧张或抑郁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上腹痛或不适缓解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枸椽酸莫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FD有效率较高,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小,耐药发生率低,依从性好,尤其适用于那些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FD患者.
作者:谢发平;卞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