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及诊治分析

孙茂科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 排空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2004年24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1例,发生率为4.5%.其中术前幽门梗阻、毕-Ⅱ式吻合、残胃空肠ROUX-Y式吻合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较高;毕-Ⅰ式吻合发生率无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结论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多由综合因素引起的,其中术后残胃及空肠正常运动功能协调性受到破坏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一种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被纳入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案中[1].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对18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持续En支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意;易清;马丽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剂的含量

    目的应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PIC)测定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剂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25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50∶ 50用磷酸调pH 3.0),检测波长为292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结果甲磺酸加替沙星在 4~ 28 m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5 %,RSD=1.85 %(n=3).结论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可靠.

    作者:徐晓卫;张崇生;潘柔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我国药物溶出度检查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药物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由于药物的溶出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因而它是评价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内在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简易试验方法.

    作者:吕长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003~2005年我院降糖药的应用分析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结构逐渐老年化,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根据2002年一项城市调查结果推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直接医疗费约为188亿元人民币,约占总卫生费用的4 %[1].

    作者:郑文平;周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复方抗类风湿胶囊药理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抗类风湿胶囊有无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佐剂性关节炎和多种炎症模型,观察本品的抗炎作用;以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结果:本品对大鼠佐剂关节炎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多种炎症模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复方抗类风湿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许钒;彭代银;王春怡;任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小型医药原料及中间体企业自主实施GMP浅谈

    从2004年7月1日开始,我国的原料药和制剂都必须严格按照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进行生产.据SFDA(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到2005年3月底全国有5071家企业应通过认证,已通过GMP认证的有3959家[1],这标志着我国制药行业全面进入GMP规范管理时代.

    作者:叶有春;盛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皮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腋臭2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5年10月间,对200例腋臭患者采用腋部有毛区皮肤真皮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顾有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安徽阜阳2003~2005年药品抽验情况分析

    药品检验机构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技术依托,按照《药品管理法》承担药品监督检查中的检验工作.本文就我所2003~2005年对本辖区各药品生产、供应、使用部门药品抽验结果的具体情况作一统计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汪秀月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不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内镜特点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不典型消化性溃疡临床内镜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3168例内镜检出的292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 3 168例接受胃镜检查者检出消化性溃疡292例(胃溃疡149例,十二指肠溃疡143例),检出率为10.9 %.其中具有胃溃疡典型餐后疼痛者10例,仅占胃溃疡检出数的14.9 %;具有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饥饿疼痛者36例.占其检出总数的25.1 %.分析上述结果与并存的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溃疡发生的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并发症、年龄有直接关系.结论消化性溃疡症状正在向不典型化方向发展.及时内镜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韩文斌;张久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总结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5月~2004年10月收治的24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Ⅲ型9例、Ⅳ型2例、Ⅴ型7例、Ⅵ型2例(并股骨髁骨折).采用开放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缺损处自体植骨.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年,平均随访1.8年.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优良率达91.7%.结论应用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王海洋;袁彬;张旭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尿素维E乳膏中维生素E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尿素维E乳膏中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硅酮OV-17填充柱(涂布浓度为2%);柱温:275℃;进样口温度:295℃;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20℃.结果维生素E在2.00~6.06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RSD为1.4%(n=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作者:管玉云;程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当前基层县局药监稽查工作思路的探讨

    随着药监稽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群众维权意识的逐步加强,药品违法行为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与此同时,一些违法分子开始将目光瞄准了农村市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成为药品违法行为的大受害者.

    作者:吴问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它延迟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增加病死率,极大地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PSD是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在单一药物治疗欠佳时可加用心理治疗,对于联合治疗无效的重度PSD可选用电惊厥治疗.

    作者:郝吉莉;周兰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痰标本不动杆菌属细菌分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痰标本中不动杆菌属细菌分离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1 640份痰培养资料,分离出52株不动杆菌属的5个不同菌种,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不动杆菌属细菌占总阳性的11.1 %,居革兰阴性杆菌第三位.药敏表明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达90.4 %,对氟哌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有较好的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8.9 %.结论不动杆菌属细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上应加强该菌的检出,并将β-内酰胺酶检测作为常规项目,使该菌感染得到及时的治疗.

    作者:刘旗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健脾消积散内服配合背俞走罐治疗小儿疳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散内服配合背俞走罐治疗小儿疳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疳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背俞走罐加健脾消积散内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类给药,治疗时间均为20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病程愈短疗效愈好.结论采用背俞走罐法治疗小儿疳气,方法简易,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痛苦,小儿易接受.

    作者:魏从建;艾哈默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心肌组织ET及NO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烟花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心肌组织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12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烧伤组(n=40)、爆炸伤组(n=40)和复合伤组(n=40),分别致伤形成大鼠2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火药爆炸伤和两者复合伤.动态观察大鼠伤后1、3、6、12、24 h心肌组织ET及NO含量.结果复合伤组较单因素致伤组大鼠心肌ET及NO升高明显,而ET/NO数值各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火药爆炸复合烧伤能引起心肌组织匀浆ET和NO的异常,其变化程度高于单一伤,间接提示心肌营养性血流的大量下降.

    作者:方林森;余又新;胡德林;汪昌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对心血管及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附注射液是根据我国医学经典方剂参附汤制成,主要含人参皂苷、乌头碱,每毫升注射液相当于生药红参0.1 g,附片0.2 g,是红参与黑附片提取物,此药已在医院临床开展了应用及研究.本文概述该药对心血管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作者:徐瑞好;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

    低钠血症是颅脑损伤病人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的代谢紊乱之一,维持正常血钠对维持病人正常生理代谢至关重要.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主要原因存在两种机制:SIADH和CSWS.只有了解了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才能纠正低钠血症.

    作者:佘国林;杨国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24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主要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智能减退、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常规脑脊液检查异常率50 %,早期脑电图检查异常率83 %,脑MRI检查异常率75 %.结论精神行为异常可以是病毒性脑炎的首发症状,常伴有智能减退、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结合脑电图和脑MRI检查可以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靖东;吴承志;马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药品质量标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品标准是国家为保证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所制定的上市药品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上市药品质量控制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有效.国家十分重视药品标准管理工作,先后取消了中成药、化学药品的地方药品标准,开展了大规模的标准提高工作,使我国质量标准管理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快速迈进.

    作者:许伏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