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新;程高潮
目的探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细菌的病原体.方法喉部吸痰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1 320例标本得到289例阳性结果,以嗜血杆菌属常见,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药敏试验表明氨苄青霉素、复方SMZ耐药性高.结论了解当前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王卓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为法组方的对骨质疏松症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方法采用骨松I号胶囊治疗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并以为对照药物,观察实验大鼠的饮食情况、活动度、毛色情况,骨密度观察,血清钙、磷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尿羟脯氨酸/尿肌酐比值等指标.结果骨松I号胶囊不仅可显著改善实验大鼠的饮食情况、活动度、毛色,还可显著地改善骨密度观察,血清钙、磷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尿羟脯氨酸/尿肌酐比值等指标.结论骨松I号胶囊对维甲酸引起的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骨松I号整体调节机体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关.
作者:王章信;方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面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每年全世界约10%的人口受流感侵袭,流感多发的我国每年死于流感的至少20万人.流感病毒疫苗的接种仍为当今预防流感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正处于流感疫苗的接种季节,对于流感疫苗的接种应该怎样合理使用,专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疾病防控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郭元吉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欧阳菊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化疗对晚期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32例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两组: 化放疗组及单纯放疗组,每组16例.放疗采用60Co机照射鼻咽部及颈部.鼻咽部剂量DT 7 000cGy/7.5周,颈部剂量DT 5 000~6 000cGy/5~6周.化疗采用DDP+LV/FU. 结果化放疗组一、三年生存率分别为94.2%、72.9%; 单纯放疗组分别为89.0%、56.8%,有显著差异(P<0.05).化放疗组一、三年局控率分别为87.2%、70.5%,单纯放疗组为70.5%、49.0%,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化疗能提高晚期鼻咽癌放疗局控率及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
作者:潘明;刘飞;徐金发;宋文灿;刘春林;陈国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型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胆囊切除术,19例行胆总管探查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胆石症合并胆囊炎.39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尽早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解除中毒因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巨合;徐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快速分离检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对AccQ.Tag法进行改进,优化梯度洗脱条件,保持原流动相组成,适当提高流速.结果分析时间仅为13.5min,运行周期为15 min,比改进前AccQ.Tag法时间节省30 min,且分离良好,定量准确.结论该法简便、快速,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方加林;宛小林;卢琳;程云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人体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BCRP在人体正常组织和乳腺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研究发现BCRP mRNA在胎盘和肝脏组织中表达较高,在结肠、小肠、胃、乳腺和肾脏组织中表达较低,在胰腺、脾脏、外周血白细胞和卵巢组织中检测不到.20例乳腺癌中有5例(25%)BCRP阳性表达,而20例胃癌中BCRP均未表达.结论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人体的一些正常组织和乳腺癌中具有表达,其作用可能与该组织的外排功能有关.
作者:朱文兴;裴再军;孙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铜陵地区相隔5年细菌耐药状况的变化. 方法分别收集本地区1997年与2003年全年的临床分离菌株,当年统一鉴定、统一药敏试验. 结果与1997年比较,2003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增多(由29%升至35%,P>0.05),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增多尤为显著(由55%升至86%,P<0.00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由30%升至93%(P<0.001),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却下降.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药率亦有类似变化.革兰阴性杆菌尤以肠杆菌科除了肠杆菌属对哌拉西林、枸橼酸杆菌属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下降外,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肠杆菌属对哌拉西林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普遍上升.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状况与之相似,但对氧氟沙星耐药率却明显下降.不动杆菌属耐药状况变化不大. 结论本地区相隔5年部分细菌耐药状况有显著变化,可能与本地抗菌药物使用习惯改变有一定关系.
作者:黄义泽;吴同生;宋有良;方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原料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60 %乙醇先将原料溶解,用检查用水稀释后根据2000年版<中国药典>和美国USP26的要求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60 %乙醇对细菌内毒素的活性无明显影响,4 %乙醇和0.075 g·L-1的供试品液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明显干扰.用标示灵敏度为0.03 Eu/ml的鲎试剂检测紫杉醇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此法可用于紫杉醇原料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控制其质量.
作者:杨先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一氧化碳(CO)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方法在急性CO中毒常规综合抢救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纳洛酮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清醒时间缩短(P<0.01). 结论纳洛酮可常规用于急性CO中毒病人的抢救,且安全有效.
作者:张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临床实践中的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医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医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强化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医患沟通、提高依法行医的自觉性,以便在日后临床工作中减少差错、避免纠纷、杜绝事故,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患者.
作者:张俊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风湿免疫性疾病常引起肝损害,很多免疫抑制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加重肝的进一步损伤,我们根据白芍总苷的抗炎免疫调节及对肝细胞的保护的药理作用机制,应用白芍总苷治疗由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的肝损害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昌;朱电波;叶海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情及转归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65例)及非糖尿病脑梗死(108例)的发病年龄进行比较,根据血糖水平将65例分为3组,观察其与病情及转归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50岁以后发病者有明显差别.入院时血糖<16.7 mmol·L-1者,脑梗死患者多属轻、中型,而血糖≥16.7 mmol·L-1者,重者多,恶化和死亡率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中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与入院时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关,若血糖≥16.7 mmol·L-1提示病情严重,而且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所以,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及治疗的关键.
作者:笪义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和咪啶安定在腹部手术前超前镇痛镇静的效应.方法选择50例腹部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高乌甲素1.6 mg·kg-1+咪唑安定0.04 mg·kg-1+阿托品0.01 mg·kg-1,对照组为安定0.2 mg·kg-1+阿托品0.01 mg·kg-1,观察两组术中警觉/镇静评分(OAA/S)及添加辅助用药的人次.结果试验组肌内注射10 min后,OAA/S下降为4.0±0.5,30 min后为3.4±0.52,而对照组分别为4.9±0.2和4.3±0.54,两组相比(P<0.05),而术中辅助用药,试验组为6例(占24%),对照组为22例(占88%),两者相比P<0.01.结论术前使用高乌甲素和咪唑安定起到超前镇痛、镇静的效果.
作者:夏晓琼;赵兵;郭春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ter , ARB)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疗效及合理应用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课题和研究的焦点.许多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证实这两类药物不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且对DN有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延缓DN进展为显性肾病乃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现将近年来的有关资料及两类药物联合治疗DN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苏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发病率约为1/10万人,占颅内肿瘤的7%~10%.近年来,由于内分泌检查、神经影像技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垂体腺瘤的诊治水平日益提高,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垂体瘤的手术途径曾有许多变更,大体上可分为经额颞入路与经蝶窦入路两种.
作者:蔡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包皮环切术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由于局麻下行包皮环切术时疼痛剧烈,患儿难以配合,为了不影响手术效果,对年幼患儿一般采用氯氨酮静脉复合麻醉.
作者:杨小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甲硝唑胶囊中甲硝唑的含量.方法选择盐酸溶液(9→1 000)作溶剂,以空白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回收试验及实际样品检测验证检测方法.结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其它原辅料对测定无干扰;吸收度A与甲硝唑浓度C(mg·L-1)的回归方程为:A=0.055 3C+0.000 130 4,r=0.999 9.甲硝唑浓度分别为6.28、12.58、25.05 mg·L-1时,RSD分别为0.50%、0.30%、0.18%,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符合规定.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甲硝唑胶囊中甲硝唑含量简便,特异性高,可满足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需要.
作者:欧阳露;肖雨清;姜美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复方半支莲胶囊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甲醇-0.1%磷酸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335 nm下测定野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野黄芩苷在2.529~25.29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1.50%,RSD为1.46%.结论该法简便且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半支莲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向阳;沈静;刘峰;张春来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