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荣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内容和方法.方法2004年我科对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介入治疗.结果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充分的术前护理,正确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详细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护理内容和方法.
作者:汤玉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前零售药店执业药师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药学服务质量.医药高职高专毕业生将是零售药店执业药师的主要后备军,因此高职高专有必要建立培养执业药师后备力量的模式.笔者根据21世纪中国的零售药房营销模式论述了高职高专培养执业药师后备力量的总体目标,需达到此目标应具备的技术能力,理论知识和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外语水平、自学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并提出了要达到总目标和这些要求需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大教学体系,以培养适应21世纪中国零售药店发展的执业药师后备军.
作者:高捷;沃联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砷剂、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方法采用ATRA、砷剂、化疗交替治疗5个周期.结果9例APL均获完全缓解(CR),并持续无病生存9~38个月.结论ATRA联合砷剂、化疗是治疗APL理想方案.
作者:张延顺;王勇;丰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0.05mol·L-1枸橼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4.0)-乙腈(79: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3 nm.结果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为0.999 8,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回收率实验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法准确可靠,方便易行.
作者:袁靖;朱广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一种手深度烧伤后更多、更好地保存手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1998年3月至2004年6月对36例60只手深Ⅱ°以上的手烧伤病例进行了早期(伤后5 d内)的全手背部(包括全手背至手指末节)切削痂大张自体皮移植.术后早期(5~10 d)进行手功能锻炼.结果36例60只手应用此方法后,除1例再植皮者手功能受影响外,其他病例手外形、手功能的恢复均较满意,总有效率在90%以上,截指率明显下降.结论手深度烧伤后早期全手切削痂,早期手功能锻炼对手的外形及手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艳敏;曹品洪;徐朝晖;朱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对本院ICU 2001年1月~2003年12月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222株细菌,革兰阴性(G-)杆菌共127株(57.21%).革兰阳性(G+)菌43株(19.36%).G-杆菌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G+球菌前3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ICU感染的细菌仍以G-杆菌为主,G+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细菌耐药率高.应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以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王兵;吴金;吴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盐酸司他斯汀可竞争性拮抗由组胺引起的豚鼠回肠的收缩,其PA2值及95%可信限分别为8.38和1.04;能降低由组胺引起大鼠皮肤通透性增高,其ED5o在组胺量为50μg时为0.508 9 mg·kg-1,在组胺量为25 μg时为0.513 8 mg·kg-1,与相当剂量下的特非那丁作用相近;并能显著延长iv组胺致豚鼠呼吸加快的潜伏期及惊厥倒下时间,降低死亡率,其ED50为0.120 3mg·kg-1.
作者:胡士高;王辉;孙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型虫生菌提取物(BCEF)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方法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下丘脑皮质酮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采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结果BCEF50、100mg·kg-1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下丘脑升高的皮质酮含量;BCEF25、100mg·kg-1可明显抑制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升高;BCEF50 mg·kg-1可显著抑制模型大鼠下丘脑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BCEF可改善抑郁大鼠过度应激的神经内分泌表达,这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周兰兰;明亮;马传庚;程燕;江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面对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挑战,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已成为医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就多媒体在药理教学的利弊进行了初步分析,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在药理学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点,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作者:岳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降纤酶首次剂量为10 IU,第2、3次剂量为5 IU,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隔日1次.在发病24h内开始治疗.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评定指标包括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降纤酶治疗后血浆FIB水平明下降(P<0.001),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它副作用的发生率,治疗后14 d临床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纤酶通过降低血浆FIB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许静;涂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考察荫风轮总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荫风轮总苷(大鼠剂量20、10、5 mg·kg-1;小鼠剂量40、20、10mg·kg-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关节肿胀模型和小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应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试验观察药物镇痛作用.结果荫风轮总苷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著降低作用,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大鼠角叉菜胶致关节肿胀模型有作用趋势,而对小鼠热板致痛和醋酸致痛无显著镇痛作用.结论荫风轮总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镇痛作用不明显.
作者:彭代银;刘青云;戴敏;訾晓梅;徐先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在急诊内镜下行硬化治疗(EIS)的方法.方法7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采用5%鱼肝油酸钠食管曲张静脉内注射.结果首次EIS能明确出血部位67例,止血成功68例,并发症9例,死亡1例.结论EIS是急诊救治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杰;王利明;张春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为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患者随肾功能的逐渐减退,经保守治疗终会走上透析之路.也有一部分患者在肾功能不全的初级阶段无特殊症状或被忽略,到医院就诊时直接确诊为尿毒症.此种病历较少见,但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却不容忽视.
作者:曹翠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丹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82例,并设对照组80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癌基因c-erbB-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ErbB家族信号通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系统,其异常激活可引起细胞生长增殖失控、恶性转化及肿瘤浸润转移.针对c-erbB-2的乳腺癌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人源化抗c-erbB-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已经成功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pertuzumab、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erbB-2肽疫苗、腺病毒E1A基因治疗等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c-erbB-2检测方法中IHC和FISH较为常用,新涌现的一些检测方法如CISH、ELISA、RT-PCR等亦各有优势,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薛花;吴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封堵ASD,术后72 h、1个月、3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除2例因房间隔缺损太大(大于40 mm)外,全组患者封堵器植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选用的封堵器直径8~40 mm,术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全部封堵病例无残余分流.3个月随访,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及心脏大小改善,右室收缩压明显下降.结论经导管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陈斌;徐岩;程自平;许邦龙;朱润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笑气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人流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异丙酚静注(A组)及笑气吸入(B组),各60例.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分别观察:离院时间,麻醉效果,手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子宫出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A组扩宫时间,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1);A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B组,(P<0.01)两组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和出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麻醉效果优于笑气吸入麻醉,且付作用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彭永明;黄玲;周南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网络软硬件资源拓展药学服务.方法将药物信息查询和实时处方审查系统及电子药历系统等第三方软件嵌入HIS网络,在本院局域网上构造药学服务信息平台.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推动了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利用HIS网络拓展药学服务,不仅可行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茹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141例.结果74.47%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比较孕28~34+6周与孕35~36+6周的PPROM,发现其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新生儿体重、从破膜到分娩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孕28~34+6周PPROM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6+6周者.结论对于孕28~34+6周者宜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圣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医学所述的毒,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指病因,如毒气、风毒;其二指病名,如丹毒、毒痢;其三指病证,即热证、火证之顽猛者,如热毒、火毒;其四指药物的性能,如有毒、剧毒.本文拟就药毒加以论述.
作者:何咸旺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