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主要且致命的并发症之一,能否做到出血前较准确预测,已成为能否改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与门脉压力有创性检查相比,彩色多普勒检查胃左静脉内径及血流方向的改变,间接反映门脉压力高低,无创、无痛苦、可重复的特点,是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预测较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在的治疗是以根治性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皮瓣游离面广,术后容易发生皮下积液,甚至皮瓣坏死.本文通过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及亳洲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33例患者,其中11例皮下积液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一种拟青霉菌丝体(HPC)冻干粉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自发活动仪记录法、小鼠走动时间和举双肢法、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法观察受试药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HPC可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持续时间. 结论 HPC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临床观察发现,脑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与脑梗死预后密切相关.急性期血糖高而不予控制者预后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切实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市场监督检查,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我局于2004年7月1日开始,组织药品监督人员对全县零售药品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是城区的药店,主要检查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处方药中的抗菌药物凭处方销售的执行情况、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摆放情况、药师的在岗情况,以及指导用药、咨询服务和处方审核签字制度的落实情况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HGB)低于60g/L,红细胞压积(HCT)低于15%的贫血.临床上分为急性重度贫血与慢性重度贫血两种[1].前者多见于急性失血、急性溶血、重型再障等疾病,极少误诊.而后者不同,因其起病隐匿,病程长,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与不典型性,常易误诊.本科于2003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6例慢性重度贫血患者,在院外或入院时初诊均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人工流产中部分病人疼痛严重,不能配合手术,对人流产生恐惧感.本文将双氯酚酸钠肛塞用于人工流产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颅脑外伤后颅内的异常改变往往并非固定不变,一次CT扫描并不能反映其动态变化.动态的 CT扫描观察不仅能发现颅内血肿的有无、大小、部位,而且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我科三次以上CT扫描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9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总苷(TPG)含量的可行性.方法赤芍经70%乙醇提取后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以制备TP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赤芍总苷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条件:S-Gel C18,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0∶ 50),柱温4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赤芍总苷(TPG)的制备工艺质量稳定;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96%.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以控制赤芍总苷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各有利弊,近年来临床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行椎管内联合阻滞(CSEA),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笔者在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人中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即A组(吗啡组)、B组(曲马多组)、C组(芬太尼组),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比较不同药物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 3组病人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满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有利于病人康复,吗啡药物用于术后镇痛副作用多,护理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出现心源性猝死.UAP的常规治疗为卧床休息、严密监护、积极抗血小板、抗凝和抗缺血治疗,目的是预防AMI和猝死的发生,本文旨在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药品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入、药品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怎样利用低的成本更好地履行药品的监督职能,提高药品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益,降低行政执法成本,已经成为迫切需求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基层药品监督实际,就如何降低办案成本,提高执法效益作初步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尿毒症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CA125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11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38例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CA125浓度,比较对照组与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中CA125浓度的关系,分析血清及透出液中CA125浓度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对照组与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中CA125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CA125浓度呈正相关(r=0.517,P<0.01),透出液CA125与透析年限无相关性.透出液中CA125浓度腹膜炎组明显高于稳定期治疗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中CA125的变化对临床判断腹膜的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00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成抗生素联用黄芪注射液组和非联用黄芪注射液组,两组均静脉滴注抗生素,并予解痉化痰、平喘、氧疗、合并心衰者予强心利尿,.联用黄芪注射液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黄芪注射液30~40 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次/ d ,10~14 d为一疗程.结果联用黄芪注射液组显效率为75 % ,非联用黄芪注射液组显效率为46.15 %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大多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抗生素治疗是必要和有效的,联用黄芪注射液能增强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89例及开腹子宫全切术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恢复快,护理人员通过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合病人和手术特点,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分析急生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炎的诊断方法与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1997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外误诊7例(17.1%):入院后经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延期手术18例(43.9%);非手术治疗症状不得缓解,急诊手术23例(56.1%),随访1月~4年,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警惕性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有效降低误诊率.非手术治疗贯穿整个病程,但在强调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对某些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微波固化治疗在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中应用时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3月以来对6例微波固化治疗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因胰腺癌行开放性手术,术中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病期较晚,无法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后死亡2例.结论在术中超声的引导以及术中旁开测温计的监控下,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进行微波固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常规放置胰床引流管;术后应用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原料及片剂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同时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建立了齐墩果酸峰纯度的鉴定方法. 方法色谱柱为Nova-Pak C18,流动相为乙睛-水(65∶ 3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在3.48~17.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出限为0.3 mg·L-1 (3σ),平均回收率为99.5%.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适于对含有该成分的药物进行质量评价.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GPL)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对B超和(或)病理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是诊断PLG简便易行、为可靠的检查方法.结论 (1)单发, 年龄>50岁, 直径>10 mm或合并胆结石,出现相应并发征的GPL应行外科手术治疗.(2)有明显临床症状者, 经内科正规治疗无效且症状影响工作, 生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3)对无症状, 肿块直径<5 mm者,可随访B超进行定期观察, 发现病变有增大趋势,轮廓不清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