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比较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脊髓麻醉, 联合阻滞
摘要: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各有利弊,近年来临床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行椎管内联合阻滞(CSEA),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笔者在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人中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比较

    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各有利弊,近年来临床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行椎管内联合阻滞(CSEA),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笔者在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人中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酮康唑对沙奎那韦体外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酮康唑对沙奎那韦的体外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沙奎那韦分别与氟伏沙明、奎尼丁、胺碘酮、酮康唑在人肝微粒体中共同孵育,观察后者对沙奎那韦体外代谢的影响.另将沙奎那韦与酮康唑同时对Sprague-Dawley大鼠颈动脉注射给药,观察后者对沙奎那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酮康唑对沙奎那韦体外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氟伏沙明、奎尼丁、胺碘酮对沙奎那韦体外代谢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酮康唑能改变沙奎那韦的AUC值(由169.68±20.38增加至252.39±50.65 mg·min-1·L-1),CL值(由29.47±7.00下降至19.81±3.05 ml·min-1·kg-1),T1/2(由1.23±0.30 min下降至0.89±0.35 min).结论酮康唑能显著抑制沙奎那韦的体外代谢,同时酮康唑对沙奎那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肝源性溃疡45例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剂量心得安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45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和并发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率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心得安+泰胃美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B6+泰胃美治疗.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22例,作为对照组2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10年,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和并发出血率高,心得安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并发出血,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作用,小剂量心得安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33例的预防与处理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在的治疗是以根治性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皮瓣游离面广,术后容易发生皮下积液,甚至皮瓣坏死.本文通过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及亳洲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33例患者,其中11例皮下积液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青藤碱的研究进展

    综述青藤碱的化学研究、提取工艺、分析方法、药理、药动及临床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青藤碱及其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非透视条件下Richards钉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非X线下Richards钉板使用方法.方法对11例粗隆间骨折行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对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了3~24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内翻2例,粗螺钉穿出股骨头上方1例,患髋优良率89.5%.结论 Richards钉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非X线下具有出血少,无辐射,但手术切口较长.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能早期下地活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慢性重度贫血6例误诊分析

    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HGB)低于60g/L,红细胞压积(HCT)低于15%的贫血.临床上分为急性重度贫血与慢性重度贫血两种[1].前者多见于急性失血、急性溶血、重型再障等疾病,极少误诊.而后者不同,因其起病隐匿,病程长,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与不典型性,常易误诊.本科于2003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6例慢性重度贫血患者,在院外或入院时初诊均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治疗卡马西平过敏综合征6例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过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的疗效.方法对6例卡马西平过敏综合征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有发热、皮疹及内脏损害.肝功能异常2例,斯琼综合征1例,无1例表现为中毒性表皮松懈症及严重肝损害.给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3月至半年,除有脱屑及色素沉着外,无其他异常表现.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时应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冲击治疗,疗效确切,未见明显副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逐渐增加.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早期溶栓治疗确实有较好的疗效、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明显降低了致残率,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1、2].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尿激酶(ruokinase UK)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CI 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降低药品监督办案成本,提高行政执法效益

    随着药品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入、药品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怎样利用低的成本更好地履行药品的监督职能,提高药品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益,降低行政执法成本,已经成为迫切需求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基层药品监督实际,就如何降低办案成本,提高执法效益作初步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行微波固化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总结微波固化治疗在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中应用时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3月以来对6例微波固化治疗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因胰腺癌行开放性手术,术中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病期较晚,无法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后死亡2例.结论在术中超声的引导以及术中旁开测温计的监控下,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进行微波固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常规放置胰床引流管;术后应用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揭示,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功能异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认为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进而形成血栓是引起AMI的重要机制,血小板膜糖蛋白(platelet glycoprotein,GP)是血小板黏附到血管壁以及血小板间相互作用的关键物质.研究表明GP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从血小板功能、凝血和纤溶机制方面影响着血栓形成,从而成为AMI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对GP和GP基因多态性以及与AMI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1例诊疗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急生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炎的诊断方法与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1997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外误诊7例(17.1%):入院后经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延期手术18例(43.9%);非手术治疗症状不得缓解,急诊手术23例(56.1%),随访1月~4年,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警惕性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有效降低误诊率.非手术治疗贯穿整个病程,但在强调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对某些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肾复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肾复汤治疗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条件相仿的4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在常规对症、保肾治疗基础上加服肾复汤;对照组20例给予保肾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20例(显效7例,有效13例),缓解率为76.9%(20/26)、血清肌酐(SCr)下降17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有效率为65.38%(17/26);对照组症状缓解9例(显效3例,有效6例)、缓解率为45%(9/20)、SCr下降6例(显效2例,有效4例)下降率为30%(6/20).两组病例的症状改善及SCr下降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中药能明显缓解尿毒症状,降低SCr,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中应注意点.方法回顾我院 30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结果经显微手术治疗的 30例中,症状明显改善 28例(93.3%),囊肿缩小或消失 25例(83.3%).结论显微手术能有效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需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苯酚硫酸法测定栀子水溶性多糖含量

    目的建立中药栀子中水溶性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苯酚-浓硫酸显色法,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于490 nm处测吸光度.结果栀子中多糖含量为:4.96%,RSD=1.43%.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适合用于中药栀子中水溶性多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国产和进口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的质量分析和比较

    目的对国产和进口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的质量进行比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的有关规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国产和进口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性状、鉴别、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溶出度以及含量. 结果鉴别及溶出度指标无差别,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及含量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结论国产和进口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CHKD在我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完善及电子期刊的大量问世,图书馆的采购策略、馆藏结构及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院图书馆认清形势、改变观念、整合资源,合理采购印刷型期刊和电子期刊.<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ina Hospital Knowledge Database简称CHKD)的引进和在院内局域网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口腔溃疡液中氯霉素及盐酸丁卡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口腔溃疡液中氯霉素和盐酸丁卡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8%磷酸∶甲醇∶三乙胺(55∶45∶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结果氯霉素线性关系为Y=11091.8+13173.8X,相关系数r=0.9999(n=5),线性范围在10.16~91.44 g·L-1,平均回收率100.10%(RSD=1.22,n=6);盐酸丁卡因线性关系为Y=4186.65+10132.3X,相关系数r=0.9999(n=5),线性范围在5.98~53.82 g·L-1,平均回收率100.14%(RSD= 1.05% ,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口腔溃疡液中氯霉素和盐酸丁卡因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44例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GPL)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对B超和(或)病理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是诊断PLG简便易行、为可靠的检查方法.结论 (1)单发, 年龄>50岁, 直径>10 mm或合并胆结石,出现相应并发征的GPL应行外科手术治疗.(2)有明显临床症状者, 经内科正规治疗无效且症状影响工作, 生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3)对无症状, 肿块直径<5 mm者,可随访B超进行定期观察, 发现病变有增大趋势,轮廓不清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