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陈琳;高署;胡成穆;彭磊;李荣;李俊

关键词:脑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摘要:一氧化氮(NO)在脑内具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作用.生物体内L-精氨酸与O2在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生成NO.脑缺血发生后即有短暂的NO增高,主要由神经元的nNOS及血管内皮的eNOS介导,24 h后出现延迟性的更为明显的NO升高,这可能源于nNOS及iNOS的缓慢上调.不同来源的NO在脑缺血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NO对神经元的损伤可能与其介导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及其自身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关.NO的半衰期很短,大量研究通过对NOS、L-氨酸及特异性酶抑制剂的了解,熟悉不同来源的NO的作用,有助于脑缺血的临床治疗及愈后.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异烟肼比色法测定麻地喷雾剂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

    目的建立异烟肼比色法测定麻地喷雾剂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根据地塞米松磷酸钠具有△1,4-3-酮甾体结构,与异烟肼发生缩合反应显黄色,在404 nm处有紫外吸收峰的特点,测定其含量.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在77.8~116.7 mg*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 998, n=5 ).平均回收率100.4%,RSD为0.64%.日内RSD=1.35%,日间RSD=1.88%(n=5).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方焱;胡世林;柳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白芍中白芍苷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

    目的对白芍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并以芍药苷的提取率为指标,筛选出佳的工艺条件.方法分别对水提取工艺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白芍首先进行水提,以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该条件下芍药苷提取率高.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条件以采用天津产树脂,树脂用量为1∶1,流速为1 ml·min-1(2.4柱体积/h)的洗脱效果好.结论采用此工艺可以达到芍药苷提取、纯化的目的.

    作者:杨士友;孙备;黄世福;吕凌;田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正确认识和处理十个关系扎实做好新时期药品监管工作

    新年度我们的工作任务很重、要求很高.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我感到迫切、紧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作者:刘自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亚硝酸盐中毒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亚硝酸盐中毒临床症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检验证实的48例亚硝酸盐中毒病例.结果亚硝酸盐发病与饮食相关,临床表现多样,以紫绀为明显特征.结论亚硝酸盐中毒易误诊,对疑似病例有必要早期检验以明确诊断,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作者:金雄伟;应志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NO)在脑内具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作用.生物体内L-精氨酸与O2在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生成NO.脑缺血发生后即有短暂的NO增高,主要由神经元的nNOS及血管内皮的eNOS介导,24 h后出现延迟性的更为明显的NO升高,这可能源于nNOS及iNOS的缓慢上调.不同来源的NO在脑缺血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NO对神经元的损伤可能与其介导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及其自身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关.NO的半衰期很短,大量研究通过对NOS、L-氨酸及特异性酶抑制剂的了解,熟悉不同来源的NO的作用,有助于脑缺血的临床治疗及愈后.

    作者:陈琳;高署;胡成穆;彭磊;李荣;李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水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法

    水杨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是应用HP Zorbax Eclipse XDB-C18的层析柱和简单的移动相,有效地检测产品中的水杨酸含量,只需5 min就能完成一次测定,是一种快速、灵敏且可用于连续测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静滴脂肪乳剂的观察和护理

    脂肪乳剂在人体内代谢不依赖胰岛素,不会引起葡萄糖代谢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目前已趋向将脂肪乳剂作为能源物质应用,以替代部分葡萄糖,特别是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葡萄糖的利用受到限制的时候,脂肪乳剂更是理想的能源物质.乳肪乳剂除能供给机体较多的热能外,还能供给机体必需脂肪酸,以维持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调节胆固醇代谢,是长期完全依赖胃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脂肪乳剂,根据临床应用经验结合有关文献,将脂肪乳剂的观察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袁小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

    肝硬化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并发症多且凶险,患者往往具有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做为护理人员,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动态,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4000余张门诊处方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2003年1~3月门诊处方4 859张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前记错误525例,共379张,分别占调查处方的10.80%、7.80%;正文错误338例,共181张,分别占调查处方的6.96%、3.72%;不合理用药203例,共199张,分别占调查处方的4.18%、4.09%.结论不规范处方在临床用药中较为常见,临床医师需要提高责任心及用药水平,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裴小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联合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联合治疗组42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甘利欣150 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静滴,疗程30 d.对照组,单用甘利欣150 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静滴,疗程30 d.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38.1%(16/42),总有效率为83.3%(35/42),优于单用甘利欣组19.04%(8/42)和69.05%(29/42)(P<0.05);治疗组15、30 d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分别为183.24±106.64和62.47±31.26;而对照组分别为248.46±122.59和120.56±98.3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15 d、30 d后,血清胆红素(SB)分别为52.94±37.29和26.74±18.38;较对照组76.35±39.38和39.26±29.93下降明显(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改善症状,在降低ALT、SB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副作用较少.

    作者:邹桂舟;程亮;叶珺;李鸿宾;叶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论临床药师的经济责任与合理用药

    2002年1月21日,国家卫生部等联合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与管理暂行规定>,首次明确规定要在所有医院实行临床药师制.从而为实现医院药学从传统的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与研究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医院药学适应病人需求和现代化医院建设及改革发展的结果.

    作者:庄旭琴;刘祥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复方麻可滴鼻液中醋酸可的松盐酸麻黄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麻可滴鼻液中醋酸可的松、盐酸麻黄素的含量.方法利用先分离后测定方法.结果测得醋酸可的松方法回收率为100.00%,RSD为0.34%;盐酸麻黄素方法回收率为99.99%,RSD为0.72%.结论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尹文光;魏礼芝;许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乌体林斯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老年性肺结核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老年人群,大多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抗痨治疗效果.我科对该组患者在抗痨治疗的同时,加用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金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基础.但由于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缺乏直观性,大多表现为内容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分子结构式多、化学反应式多、循环途径多、代谢通路长等特点,表现了内容的复杂性.

    作者:熊江霞;汪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试谈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发展

    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经历了以调配为主的时期、以制剂为主的时期和临床药学时期,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监护正走向成熟,全程化药学服务则是目前与未来医院药学发展的重点.

    作者:沈爱宗;陈飞虎;徐文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研究现状与治疗

    近年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在国内被引起高度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对该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该文参考近年的研究资料,从ICP的发病原因、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和平;周丽;章国华;龙子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我院2000~2002年滴眼剂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3年间滴眼剂的使用情况,探讨我院滴眼剂的应用结构及趋势.方法逐年统计我院药库帐目所消耗滴眼剂的全部品种、分类、消耗量和金额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滴眼剂的应用结构基本固定,但抗感染药物应加以控制,部分品种需要调整,抗疲劳和视力保护药用量有增加趋势.

    作者:殷光权;沈龙春;陈林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尼可刹米生产工艺改进

    菸酸与二乙胺、三氯氧磷作用,再经氢氧化钠中和,加入纯碱使反应液中的产品与水分层,取代有机溶剂萃取工艺,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消耗.

    作者:袁文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用于甲亢全麻诱导的评价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用于甲亢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甲亢女性病人40例,依据诱导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为硫喷胺钠-司可林组,Ⅱ组(n=20)为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组,Ⅲ组(n=21)为非甲亢病人,麻醉诱导方法与Ⅱ组相同.观察病人气管插管条件、血液动力学及心肌氧耗的变化.结果3组病人均可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优良率均达100%),但Ⅰ组部分病人呈现麻醉偏浅.3组病人诱导插管后血液动力学与诱导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Ⅰ组各项指标变化均较显著,Ⅱ和Ⅲ组变化较小.Ⅱ和Ⅲ组组间比较,HR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它参数部分时点Ⅲ组较Ⅱ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咪唑安定-维库溴铵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诱导,对于甲亢病人优于传统的硫喷妥钠-司可林诱导,但与非甲亢病人相比,仍嫌剂量偏小,尚待继续研究后进一步调整.

    作者:李家宽;周祖兴;徐忠厚;彭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甲氰咪胍引起帕金森病1例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半年余来我院就诊.疼痛饥饿时加剧,进餐后缓解.胃、十二指肠钡餐X线摄片提示:十二指肠溃疡.立即给予口服甲氰咪胍每次0.2 g,每天3次,晚上1次剂量加倍.服药3 d后症状明显缓解,服药7 d出现头晕,乏力,两手抖动,第9天起两下肢起步困难,行走时发抖,并出现不自主摇头.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无心脑血管、高血压病史,无外伤史,近期无服药史.

    作者:曹崇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