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满荣;卢世萍
目的比较非甾体抗炎免疫药(NSAIDs)与慢作用抗风湿病药(SAARDs)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萘丁美酮(NAB)+甲氨蝶呤(MTX)和萘普生(NAP)+MTX两组病人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同时查阅病人的病历和各种化验单.资料采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出现率除胃痛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RA治疗上常采用的NSAIDs与SAARDs合并用药中,并未体现出COX-2选择性抑制剂NAB合用MTX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NAP合用MTX.
作者:周炎;孙业桓;魏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波莫斯在肝性脑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把146例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波莫斯及乙酰谷酰胺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神志、扑翼样震颤,并对其中84例血NH3升高者进行血NH3监测,用x2检验和t检验分析结果.结果阿波莫斯能显著地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神志、扑翼样震颤(P<0.05)及降低血NH3(P<0.05).结论阿波莫斯在肝性脑病治疗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徐少保;吴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正常国人对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的耐受程度.方法选择22名健康志愿者,男11人,女11人,按男女随机分成4组,每组男女各半,每组人数分别为4、6、6、6人,按从低到高递增的顺序10、20、40、80 mg,单次口服Lef,观察给药前、给药后1 h、24 h和48 h各种不良反应和试验前后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Lef(10~80 mg)各剂量组试验中,志愿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显著性变化.结论2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Lef(10~80 mg)均能很好地耐受,Ⅱ期临床试验可以参考此剂量范围选择临床试验剂量.
作者:姚宏伟;金涌;李常玉;汤晓林;张运芳;李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HPLC法测定青霉素V钾的含量.紫外检测波长210 nm.内标:氯霉素.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99.0%以上,相对标准差小于2.0%.
作者:罗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以林可霉素产生菌82-7#为出发菌株,采用氯化锂、紫外线(uV)、甲基磺酸乙酯(EMS)三重复合诱变处理、筛选耐自身产物的高产菌种,从中获得65-12#菌株.其摇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25%,发酵培养基优化组合后,其摇瓶效价提高28%,应用于30吨发酵罐生产,其发酵指数较出发菌株提高16.8%.
作者:朱立元;刘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大输液澄明度的因素及保证办法.方法将原辅材料经加工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在伞棚式灯检仪下,检查其澄明度.结果影响大输液的澄明度主要有5方面:即溶媒、原辅材料、输液瓶、操作处理及输液剂本身品种性质等.结论影响大输液澄明度主要有以上5方面,在今后生产中应从以上几方面加以分析解决以提高澄明度.
作者:王仁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广泛的一类药物,其合理使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本文调查了我院1998年度住院病人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平;檀小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护士在预防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工作中,既是医嘱工作的执行者,又是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者.当发现病人出现药物治疗反应时,是信息反馈的报告者;也是做好科研调查,提供合理用药的参与者;同时她还是将临床药理学、临床药代动力学与护理学相结合,运用到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者.无疑,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从护士工作的角度出发,从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几个环节上探讨护士作用的发挥.
作者:刘新建;苗京亚;钱毅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8例乳腺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人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TNF-α和IL-6活性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乳腺癌未手术患者(伴骨转移)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术后复发者(P<0.05).结论血清中TNF-α和IL-6活性水平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测定其水平可作为临床病情观察和监测疗效的辅助手段.
作者:孙昕;段力;单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新式剖宫产是以色列Stark医师于1988年开始推广并被19个国家所采用.我院自1999年2月开展此手术,至2000年6月共手术125例,随机抽查其中的50例与同期的下腹部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50例相比,有诸多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CHOP方案是治疗中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常用方案,一旦出现耐药,临床的治疗所面对的问题是非常棘手的.异环磷酰胺是环磷酰胺的同分异构体,足叶乙甙是鬼臼类半合成衍生物,顺铂为铂类金属络合物,以上3种药物较广泛应用于恶性淋巴瘤的二线治疗即抢救性治疗.
作者:潘明;刘飞;徐金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目前临床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对比临床输液中加液方式、加入输液中药物的总剂量、药物的配伍变化以及病人的体质、个体差异等,观察临床输液.结果加入输液中药物的剂量愈大,品种愈多,发生热原反应的机会愈多;病人体质差,输液时的环境及方式也是输液反应的一方面.结论绝大部分输液反应与输液本身无关.
作者:张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将抗消化性溃疡药按机制不同进行归类;并对其临床应用及联合用药进行粗浅概括;以便合理用药.
作者:李萌;王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眼底病的诊断、预后和判断疗效有特殊的价值[1].我院于1994年7月~2000年8月,共行FFA检查1 05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传统的钢制头皮针穿刺输液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的需要,我科自1998年开始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中应用Y型头皮式套管针穿刺与留置,此操作简便易行,可保护穿刺的静脉,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同时,有效静脉通路建立及时,给药迅速,达到理想用药及抢救的目的.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满荣;卢世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通过抢救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者提出对该类患者的抢救应在急救处理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尿量等,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作者:姜宝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临床各种诊疗活动中,护士是药物给予的执行者.如何能够安全用药,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关系到患者的康复.下面就本人在护理工作中有关临床安全用药护理的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余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院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已势在必行.
作者:杨炼;张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其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治疗,其中,手术切除60例,其他方法7例(介入栓塞、硬化等).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同程度消失或改善,随访3~9年,除1例失访外,均未见增大.结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手术治疗在该病的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较好.
作者:刘漪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纯化水[1],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其质量直接影响制剂的质量.由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了配制大容量注射剂必须使用多效蒸馏水机[2],而进入蒸馏机的原料水又必须是纯化水,可见纯化水的质量控制对于医院制剂的重要性.我院在纯化水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电导仪检测水的电阻率变化来及时、准确、全面、系统控制水的质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咏赋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