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利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疗超声换能器或基阵不仅直接影响到医疗超声图像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系统设备的应用.医疗超声换能器的研究和开发,涉及声学技术,基阵空间处理,信号处理,微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测量和加工工艺等多个领域.本文对国外医疗超声换能器的应用和国外近的研究和发展,作一个综述和介绍.本文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根据目前医疗超声图像设备的应用,介绍医疗超声换能器的种类;本文的第2部分,介绍近十几年以来,医疗超声换能器在技术上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3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发展;本文的后部分,将介绍国外医疗超声换能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作者:袁建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血压检测中的基本问题血压在生物医学测量中是一种常用而重要的指标,它是心脏泵血功能,血管外周阻力和全身血容量等指标的重要参数,反映了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因而成为临床上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进行预后判断等的重要依据.
作者:樊海涛;叶学松;段会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孟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几年我国PACS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市场上存在繁杂的PACS产品给医院带来了困惑.科学的PACS评估对规范PACS市场,促进PACS的健康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PACS产品评估,介绍了国内外的情况,探讨了PACS评估的目的、意义及如何建立科学评估体系.文章呼吁重视开展PACS的评估实践和研究.
作者:徐庐生;叶志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未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报告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结果.将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技术与常规的化学药物灭菌技术进行了比较.
作者:孟月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从初期的单机单模块应用,到局域网部门级应用,再到局域网络全院级应用,从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医院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IT软件企业先后加入到医院信息化的行业,形成了初步的医院信息系统的企业规模,对于推动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高燕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今年8月1日至6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由香港工程师协会生物医学分部、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假肢与矫形器学会等16个单位联合举办了第11届国际假肢与矫形学会世界会议(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简称ISPO'2004),65个国家1500名代表出席会议,其中参展商400名,学术报告总数544篇(口头报告252篇),产品展台183个,展地面积3900m2.
作者:胡天培;高忠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十年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以其独有的临境性、交互性、想象性以及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密切融合而对医学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作者:百胜(中国)有限公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成长起来的新兴产业,从诞生之日起,中国的磁共振产业就注定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考验.
作者: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市场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孟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PACS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实施需要硬件和软件支持,PACS所需要实现的诸多功能以及PACS与其他系统整合的内容等均需约定和说明,标书编写应体现PACS的特点、全面性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关联性,标书的编写是实施PACS重要步骤.
作者:周庆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3 Voxel-Man的应用Voxel-Man既是一套3D数字解剖学的生动而杰出的应用程序,也是一个开发其他应用程序的平台.K.H.Hohne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不断在利用这个平台开发各种有价值、有新意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应用.
作者:秦笃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学影像学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是常规放射中各种CR、DR技术和医学图像归档及通讯系统(PACS).这些技术的普及应用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影像学的工作方式和思维.
作者:周敏;许顺良;阮凌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人口老龄化加速、人们保健意识增强等社会趋势将使得单纯的医院诊治模式逐渐转变到医院、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的模式.可实现对人体非介入式、无创、连续医疗诊断的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将成为新型医疗模式下的重要诊断监护终端设备,它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推动远程医疗和移动家庭保健系统的发展.
作者:鲍淑娣;张元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简介在常规磁共振成像技术中,图象的质量和成像系统的静态场强(B0)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直到今天,大多数MRI扫描设备还是在1.5T或以下的场强中工作.然而,随着磁体设计和屏蔽技术的发展,场地技术的日臻完善,3T系统已经被逐日推广,在业界甚至出现了高达7~11Tesla的全身成像设备.
作者:Jason Stafford Ph.D;何超明;徐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尚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孟刚;王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构建图像归档和通讯系统(PACS)中系统构架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利用PACS实现无胶片化运作的数字化医院.方法PACS系统建设可简单分为规划、实施和运行三个阶段.为了实现医院的无胶片化运作,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规划阶段的系统结构、配置、功能和接口,实施阶段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细节以及运行阶段的使用等,进而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PACS系统架构.结果基于以上对PACS系统架构的分析,在系统结构上采用前置工作站技术,在功能和接口上符合HL7和DICOM标准接口,在工作流程上遵循IHE体系结构,在运行阶段引入丰富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实现了一个有效的PACS系统架构.应用此架构,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实现了彻底的无胶片化运作.结论PACS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PACS系统架构是构建无胶片化运作的数字化医院的关键所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上述PACS系统架构对实现无胶片化运作的数字化医院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成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