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能准确诊断上颌窦炎

关键词:超声检查, 准确诊断
摘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市肝胆病院成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颈外动脉系血管病变的血循环特点及栓塞治疗

    目的 分析颌面鼻咽部血循环特点,探讨安全有效的颈外动脉(ECA)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技术。方法 37例患者,疾病包括鼻咽纤维血管瘤、颌面血管畸形、鼻出血、上颌窦血管瘤、右眶内骨折出血、颈静脉球瘤、颈静脉球瘤并颈动脉体瘤、脑膜瘤、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均经ECA及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25例共行32支ECA及分支栓塞治疗。结果 均取得治愈或好转疗效。其中1例右眼失明,1例左颊及耳廓坏死。结论 颌面鼻咽部血供丰富,侧支吻合多,ECA及分支DSA可明确病变血供,了解侧支及危险吻合情况。应尽量高超选择直接栓塞病灶,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正确选择导管及熟练操作是高超选择性插管成功的保证。不能超选择性插入分支者采用血流再分布原理进行栓塞。对活动性出血不能超选择性插管时可采取主干栓塞后局部降压而止血。

    作者:赵卫;庞瑞麟;孙学进;后嘉麟;李莉媛;黄建强;向述天;姜永能;李森林;胡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诊断性超声导管有助于危险状态中的患者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介入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转移瘤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6.6岁。直肠癌6例、结肠癌2例、胃癌2例、乳腺癌2例、鼻咽癌1例、胰腺癌1例。其中8例肝转移瘤为多发(多为3个病灶),6例为单发,大临床靶体积(CTV)为125cm3,小临床靶体积为1.2cm3,共27个病灶。本组病人在接受此项治疗前对原发病灶都进行过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放、化疗,肝内病灶均经CT诊断,转移瘤有其原发肿瘤病理学依据。

    作者:孙曙光;陈俊;刘菲;王志浩;谭少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人工皮肤的研究进展

    利用组织工程原理研究人工皮肤是近年来皮肤缺损修复临床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为临床上从根本上解决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本文从人工皮片、真皮和复合皮肤等方面对该领域的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人工皮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祝君梅;温庭民;史弘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介入放射学综合防护措施的研究

    目的 为介入手术者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模拟介入手术条件,测量不同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结果 提出了符合辐射防护优化原则的综合防护措施。结论 这些防护措施能确保介入手术者的辐射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成君方;张翼;张丹枫;傅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安福隆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α-2b干扰素(商品名:安福隆)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63例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雾化吸入α-2b干扰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咳嗽、喘憋、肺部罗音消失的时间均快于对照组,胸部X线片显示疾病恢复治疗组快于对照组。结论 雾化吸入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非常有效,且该方法应用十分方便。

    作者:孙爱平;朱新颖;闫凤英;王建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型压缩装置可减轻腹腔镜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谈大型医院购置医疗设备资金安排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发明、新技术迅速应用到医疗设备中,适用于医疗领域的新的诊断、治疗仪器不断推出。常规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准确、操作也越来越简便。有些设备购入后虽未到折旧年限,但其功能与同类新产品相比,已处于技术淘汰水平。另外,各医院的发展均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具体情况来确定发展方向。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总是有重点发展的科室(部门)。作为医疗设备购置管理部门,应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合理安排资金,尤其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此安排非常重要。

    作者:郝维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钛镍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附25例临床小结)

    目的 改善因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造成的呼吸困难。方法 用形状记忆钛镍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术置入。结果 全部25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形状记忆钛镍合金气管支架置入术既能解决危及生命的呼吸窘迫症状,又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建国;葛恒莲;高晓阳;张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报道30条下肢深静脉血栓,描述了其声像图特征,并与X线血管造影相对照。结果 血栓存在部位与X线血管造影相符。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为92%~95%,特异性97%~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无创、方便,可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明;束传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学分析及其对治疗的启示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SAVM)的血管构筑从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治疗的120例SAVM病人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影像资料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根据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团的形状,将AVM分成两种类型:团块型和幼稚型。血管构筑学分析包括供血动脉、供血方式、伴随病变。其供血动脉为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和/或软膜动脉。经超选择脊髓血管造影可见畸型团有5种构筑方式:(1)终末供血形式,本组104例行栓塞治疗,其中85例单纯栓塞,70例神经功能恢复与改善;19例行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2)穿支供血形式本组16例,少量部分的用颗粒栓塞,栓塞后症状均改善;(3)动静脉直接交通1例;(4)AVM伴有动脉瘤13例,首先行动脉瘤栓塞;(5)AVM含有静脉动脉瘤样扩张2例。结论 脊髓髓内AVM的血管构筑学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终末型供血可行胶栓塞。穿支供血只能少量部分的用颗粒栓塞。AVM内的动脉瘤应首先栓塞,可明显减少再出血的危险。团块型AVM术前栓塞有利于手术切除。幼稚型AVM只能栓塞治疗。

    作者:刘冰;凌锋;张鸿祺;张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管支架置入术——X线下和内镜下两种置入术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对食管狭窄的实用价值,着重比较X线和内镜下两种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40例患者置入41个支架,其中X线法27个,内镜法14个。结果 支架置入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由术前平均3.4级降至1.03级。X线法置入的27个支架位置全部准确,而内镜法置入的14个有4个发生位置偏差。结论 食道支架治疗食道狭窄安全有效。两种置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狭窄段通过方面内镜法有优势,在狭窄段扩张和支架定位方面X线法更安全和准确。

    作者:贾广志;尹华;李建明;张子东;白淑芳;高同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的射频系统显示对良性前列腺肥大治疗的良好前景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动脉栓塞子宫肌瘤探讨(附19例报告)

    目的 开辟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无损伤、痛苦小的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PVA加明胶海绵经Cobra 4F超滑导管行子宫动脉栓塞。结果 3个月复查肿瘤缩小16.78%,6个月缩小21.40%,一年内缩小25%~5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善言;王树厚;王浩洲;吴越;吴红军;栾贻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平片修补(附50例报告)

    无张力平片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应用人工材料通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实施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1986年Lichtenstein〔1〕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当时未能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但是,到1989年以后得到广泛接受。自2000年美国GORE公司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e-PTFE Soft Tissue Patch,e-PTFE STP)进入中国市场,我院随即利用该种补片对腹股沟疝施行无张力修补,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孟祥朝;孙伟;孙惠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讨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价值。方法 26例中晚期大肠癌,按Seldinger法进行血管造影了解肿瘤血供后,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进行灌注与栓塞治疗。结果 灌注栓塞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不完全梗阻症状消失,近期疗效明显。结论 采用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对已有肝转移的病例;同时行转移瘤的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增荣;李向东;董毅;吕翠英;张开元;林剑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子宫、卵巢癌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于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和/或栓塞后1周(平均值)行肿瘤手术切除,并作对比。结果 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血供特点。双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后手术切除的12例与单纯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切除的6例相比较;术前灌注加栓塞可使肿瘤明显减小,术中出血极少(平均约50ml),手术野更清楚,肿瘤更有可能完全切除。结论 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或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仕洪;文星;颜学贤;杨洪斌;刘鸿翔;李玲;宁艳辉;刘秋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疝修补材料的现状与进展

    疝修补材料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坚强、柔软、耐久、抗感染的优点及使用后明显降低术后复发,因此促进了疝修补术,尤其是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疝修补材料和缝合材料的优缺点及人们对未来“理想”材料的要求。

    作者:孙惠军;顾汉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外科植入物组织学生物相容性评价比较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外科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近几年检测外科植入物,依据GB/T16886.6-1997标准,从炎症、纤维囊壁形成、周边组织反应及材料降解四个方面进行组织学观察评价比较。结果 镍-钛合金类、胶原止血海绵材料组织反应较轻,有些植入点还优于对照材料;而羟基磷灰石类材料组织反应呈中度,甚至有的植入点呈重度。结论 依据GB/T16886.6-1997标准,评价得分被检材料生物相容性是良好的。通过本文综合分析比较,以期对外科植入物材料的选择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聂卫;姜华;王理;关景芳;史弘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