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全护理模式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炜炜;蒋云杰

关键词:安全护理模式, 骨科创伤, 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安全护理模式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期间门诊收住入院的骨科创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A组,n=40)和观察组(B组,n =40),A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而B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42和4.326,P均<0.05).结论 采取安全护理模式运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既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又能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工企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两对半”检测与乙肝DNA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乙型肝炎患者共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血清两对半,并根据检测结果的阳性和阴性情况分为A、B、C、D、E五组;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乙肝DNA浓度,综合分析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B、C、D、E五组患者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3.33%、50.79%、84.62%、40.00%、0.00%,而HBV-DNA的平均含量则分别为(8.67±1.25)、(5.67±1.04)、(7.89±1.12)、(4.82±0.98)、(0.00±0.00),可见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密切相关.结论 乙肝“两对半”检测和HBV-DNA浓度检测均能有效反映乙肝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因此两者联合检测可为乙肝疾病的确诊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7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插管全麻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72例患儿的哭闹时间为(1.8±0.4)min,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为(2.7±0.6)min,苏醒时间为(15.4±3.9)min;对照组50例患儿的哭闹时间为(1.7±0.3)min,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为(2.5±0.7)min,苏醒时间为(33.5±5.2)min.两组比较,在哭闹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方面,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在苏醒时间方面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可达到插管全麻效果,苏醒时间较短,适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作者:郑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探讨

    目的 对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概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概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关节肿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皮疹消退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孟鲁司特片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和护理

    儿童预防接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和护理的重要场所,且工作负责、任务繁重,稍有差池将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就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和护理工作进行相关阐述,以为具体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杨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分型治疗女性尿道炎

    女性尿道炎用药要遵循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消灭致病菌的原则.对急性起病者,抗菌药物治疗为重要,一旦处理不当,不仅疗效不佳,且引起肾功能受损而影响预后.因此,为确保临床疗效,一定要针对病菌进行有的放矢的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荣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西泮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安定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佐治效果.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常规超声、检验、电子胃镜等检查,符合罗马Ⅲ标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地西泮治疗.结果 有地西泮的治疗组总有效8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4%.结论 地西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有效的.

    作者:苗国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腔、双腔气管插管与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气管插管导致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80例患者中,36例行单腔气管插管,7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占比例19.4%;44例行双腔气管插管,23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占比例52.7%;单腔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双腔组(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应做好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预防,采用单腔气管插管肺部并发症的可能性更低.

    作者:哈盘·海依达尔;张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道德化的医事法律规范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法律体系的构建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在医疗体系中,医患关系的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医事法律规范构建过程中的主要调整对象.在医事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妥善的处理医疗纠纷,也是其道德化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准.基于此,本文着重针对道德化意识法律规范面临的处境和构建进行探讨.

    作者:金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2013年1月~ 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用药指导等措施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 通过给予上述护理措施后,全部患者能够掌握饮食及心态调节、合理用药、使用胰岛素及监测血糖等.结论 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精心正确的护理,可促使其病情稳定,控制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总有效率达77.8%.并对以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观察中CHD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此外,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故血栓通注射液为治疗冠心病疗效较好的药物之一.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较好,是有积极推广意义的药物.

    作者:侯宏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作为综合医疗服务质量的一部分,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体系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要保证质量体系能够正常的运行,在工作中必须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的质量管理,找到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以促进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作者:毛琪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如何认识医疗过错

    医疗过错是指医疗事故以外,由于医院在医疗行为中存在的过错行为,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过错.医疗过错的认定是医疗纠纷案件审理的难点.一般来说,法官没有医学知识,不能直接对医疗行为有没有过错及过错的程度做出判断,需要委托医学会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对于一些凭生活经验可以认定的过错,则不一定需要鉴定,如医务人员脱岗等.医疗过错的程度也是认定的难点,认定医方的过错程度要考虑损害后果与原发病的关系、医学发展水平、医疗风险现况等因素.一般来说,原发病较重的、医疗风险高的医方过错程度较小.

    作者:王晓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酮替芬联合α-细辛脑佐治喘息性支气管炎62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酮替芬联合α-细辛脑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观察组给予酮替芬联合α-细辛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临床症状改变的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喘息、肺部哆音、及肺部痰鸣音的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及皮疹,不良反应轻微,经积极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酮替芬联合α-细辛脑可缩短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寅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和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

    目的 探讨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和人工显微镜检验之间的一致性.方法 现根据尿分析仪对200例尿标本中白细胞的检测与显微镜的镜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发现两种方法之间白细胞结果有较大差异.结论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尿常规检查由3项发展到目前的14项,这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尿分析仪检测速度快、项目多、灵敏度高;但也存在不足,特别是管型、结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其他有形物质成分不能检测.

    作者:徐正琴;徐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7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循证护理与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 采用循证护理的一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作用明显高于内科常规护理.结论 循证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身体的恢复作用较内科常规护理配合药物治疗的作用药明显.

    作者:张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青壮年用工体检中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青壮年用工体检中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中心门诊部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体检中发现罹患高血压的青壮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50,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和对照组(n =50,只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发放高血压治疗评估调查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干预组的遵医行为符合率、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提高青壮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特殊类型高血压或并发症临床用药分析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众多充分循证证据的降压药物,针对不同的适应症,选择适当的药物联合方式,将进一步提高血压达标率,降低临床事件的发生.1 药物治疗建议降压治疗目标是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血脂异常、肾功能受损者应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可选用对血糖、血脂代谢无影响同时具降尿酸,逆转心室肥厚,保护心、脑、肾功能,改善前列腺排尿功能的ACEI/ARB+ CCB+α受体阻断剂三联治疗:氯沙坦50mg,口服,每日1次;氨氯地平10mg口服,每日1次;特拉唑嗪两毫克,口服,每晚1次,联合使用.

    作者:高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处方点评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和价值.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门诊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对处方点评工作前后的临床合理用药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后,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平均每份处方用药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以及每张处方药品金额显著下降(P<0.05);基本药物使用率显著提高(P<0.05);不合理用药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以及医生业务水准提高均具有一定意义,具有在临床应用的现实意义.

    作者:武金会;韩爱武;徐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痴呆的发病过程及预防保健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危及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病因.分析老年痴呆的发病过程,认知老年痴呆的常规治疗及预防措施,从而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岩;张佰玲;刘洪;仇吉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常见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方案

    口腔黏膜病全身治疗的原则是消除使口腔黏膜致病的有关全身因素.根据情况可采取调整免疫、调整代谢、抗感染、抗过敏等治疗措施,并应用全身支持治疗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郭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工企医刊杂志

工企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