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芳;房师敏;刘萍
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感染性疾病之一,派罗欣(聚乙二醇 IFNa-2a注射液)是2003年在中国上市的一种新型长效IFN类药物,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肝炎效果较好的抗病毒药物之一,能有效抑制患者血清中病毒复制,降低血清转氨酶和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传统的注射方法:以左手绷紧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排尽空气 ,针头与皮肤成30°~40°斜向刺入皮下,左手放松,稍稍抽动活塞,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 .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测全部受试对象的BNP并进行比较. 结果:心肌梗死患者BNP浓度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 结论:BNP增加的程度与梗死面积成正相关.
作者:韩世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结合起来.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1].从2005年开始引进国外护理学发展的先进经验,有组织地开展了整体护理试点.通过模式病房手段,贯穿整体护理理念,并以点带面不断铺展.到目前为止,整体护理病区数从初的20%到50%,甚至于达到100%.整体护理作为一种理念, 已经在各级各类医院中得到认可,开展整体护理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一些条件因素的制约,在基层医院中整体护理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徐兰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心电图已成为临床上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一个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它对心律失常、预激综合症、心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的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查体中是一个必要的检查项目.为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作好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现对江苏油田2560例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结果如下.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前,在我国综合性医院传染科收住的病人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病毒性肝炎病人共同的心理特点是由于自己患了传染病而焦虑、忧郁、恐惧,病人担心会失去工作,被亲人、朋友以及他人知道会遭受歧视.保护病人的隐私,尤其是传染病人的隐私,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1]:(1)心理护理的实施,必须以责任护士对病人隐私的保密承诺作为保证, 否则,心理护理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有意无意泄露病人的隐私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医疗纠纷,说明了护士对保护病人隐私权的淡漠.
作者:陈德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到保护呼吸道通畅、控制抽搐、及时彻底洗胃、清除胃肠道的毒物,尽早合理使用解毒剂和拮抗剂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钱莉;董桂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病因及处理措施 .方法:通过对1996年~2006年间19例MOF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病原因和产科M OF的治疗措施.结果:导致MOF的主要原因是重度妊高征、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羊水栓塞 ,而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多为重度妊高征的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肾衰、心衰及脑功能衰竭是常见的衰竭器官.结论:及时处理MOF的病因,积极治疗妊高征及产后出血,早期诊断和治疗肾衰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减少产科MOF患者死亡的关键.
作者:张忠芳;房师敏;刘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抗感染药物是老年人常用的药物,老年人由于肌体各重要器官减退, 不仅对药物的反应下降,而且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比年轻人明显增多,如果按照常规方法用药,往往达到如期的治疗效果,还会引起医源性的疾病,甚至比原发感染疾病更严重的医源性损害.因此,老年人要慎重应用抗感染药物.我院自2006年10月~2008年6月对56例老年人应用了抗感染药物,现对老年人应用抗感染药物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波;开国艳;马丽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自2005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对所有的住院病人都实施了健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正常分娩的产妇来说,因其住院时间短,使健康教育计划不能完整实施,有相当数量的产妇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及产褥期的护理及卫生指导,往往因健康知识缺乏而引起母婴的一系列疾病.笔者对儿科172例住院新生儿的疾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50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母亲就相关健康知识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兰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所见故障X线机技术选择键置于透视状态下,机器正常工作,点片和摄影机器均不曝光.
作者:李成山;周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卫生事业单位由以往依靠国家拨款的生存方式,转变为半自收自支的生存方式.这就对卫生事业的会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式下,深化会计改革,正确认识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实行科学的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作者:朱建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士自身因素对护理专业发展的影响,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护士自身因素对护理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护士自身因素对护理专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结论:科学的分析护士自身因素在护理专业发展中作用重大.
作者:董桂红;钱莉;李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折是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中断,骨骼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一种体征.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骨折通常具有以下这些主要症状:休克; 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我院2年来共收治各类骨折住院病人300例,其中采用手术治疗87 例,手术率为29%,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博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的健康教育依从性,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方法:将96例医用臭氧治疗LIDP患者按单日住院的为观察组,双日住院的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观察组除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外,还重点强调健康教育依从性的重要性.结果:观察组在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不健康的习惯和行为改变及治疗效果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健康教育依从性可提高医用臭氧治疗(LIDP)的效果,延缓LIDP的复发.
作者:王晓侠;李秀玲;周本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龋齿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很高,已引起社会和家长们的重视.为了解我矿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为今后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8年对矿区在幼儿园的3岁~6岁儿童进行了龋患情况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与年龄、牙位、卫生习惯有明显关系.结论:应加强口腔卫生宣传,降低学龄前儿童患龋率.
作者:刘保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视网膜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出血、渗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的增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特征.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用链脲佐菌素(strep tozotocin,STZ)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并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进行观察,本文将对临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改变与实验性糖尿病性视网膜形态改变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以达到指导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的目的.
作者:孙萍;雷晓龙;王秋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新生儿游泳是一项新生儿的保健运动,通过水波和水压对新生儿的拍击、按摩作用,会让新生儿放松,身心舒适,同时有助于新生儿睡眠,还能增加新生儿饮食 ,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我院今年以来开展了新生儿游泳,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美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新时期医德医风建设的主要内涵首先,医务工作者要对人民满腔热忱,发扬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其次要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因病施治、尊重患者、为患者保守秘密,再者要文明礼貌,优质服务,遵纪守法,廉洁行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德医风是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所遵循的职业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医院文化在医疗活动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将由单一的医疗技术竞争转移到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行风建设、员工素质的竞争.因此,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医德医风与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医疗服务与国际接轨,树立行业新风,端正医务人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健康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顾志新;刘兴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以往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多经腹或经阴道途径.由于经腹手术损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而且腹部留有疤痕影响美观,不易为患者接受;经阴道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有一定的风险,病人接受亦有顾虑.而在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 ,因其创伤小、出血少、疼痛小、安全系数高且术后恢复快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我科从 2006年2月~2008年3月,已成功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术200余例,无并发症发生 .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许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进入老年期,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人体的各组织和器官结构、功能方面逐渐出现衰退,人格发生某种变化.老年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会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老年人衰老的速度,故增进与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老年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孙碧浓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