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型重症肝炎的护理

陈小芹

关键词:人工肝, 血浆置换治疗, 重症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内科药物治疗, 机体内环境, 常见传染病, 综合治疗, 支持系统, 新鲜血浆, 效果满意, 细胞发生, 凝血因子, 疗效显著, 基础, 患者, 护理体会, 肝脏功能, 辅助治疗, 内毒素
摘要:慢型重症肝炎即指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发生较大面积坏死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此病病情凶险,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高.现今临床上多主张采用人工肝辅助治疗,采用体外支持系统代替严重肝衰竭患者的部分肝脏功能,可去除含有大量胆红素、内毒素、病毒的患者血浆,同时补充等量新鲜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可迅速改善机体内环境,其疗效显著.我科自2004年6月对69例慢型重症肝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101次血浆置换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工企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2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22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在碎石术后随访5天~10天,经B超或X线检查结石全部排出,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对输尿管结石病例只要选例合适,碎石术方法得当,疗效满意无明显毒副反应和并发症.

    作者:陈励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加强糖尿病管理预防下肢病变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下肢动脉硬化,主要为累及中小动脉故远端流出道不佳,并为下肢动脉的多处狭窄多处闭塞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坏死,是造成糖尿病足和下肢坏疽的主要原因.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病人,及早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陈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防范护理纠纷发生

    目的:探讨护理记录与护理纠纷的关系.方法: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结果: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有所提高,各种记录及时准确,客观真实.结论: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能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孟凡颖;卢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在术后镇痛治疗中的作用

    布托啡诺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主要激动k受体,对u受体没有激动作用,对δ受体的活性很低,其镇痛效应强,镇静时间久,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发生率低,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工作中.为了探讨布托啡诺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效果及特点,以及与芬太尼相比较在镇痛作用及副作用方面的区别,作者设计了一个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别观察布托啡诺及芬太尼在腰椎间盘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作者:金云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创通气在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吸氧、利尿剂、ACEI、正性肌力药物及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肺部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面罩辅助通气,观察2组病人动脉血气、气急症状、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缩短住院时间.结论:CHF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加用无创通气可较快改善症状和低氧血症.

    作者:张建栋;杨永忠;龚亚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寻常型银屑病的观察及护理

    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基本损害为多层银白色鳞屑性丘疹或斑块,病程较长,易于复发,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因素影响较大.正常人表皮细胞的生长周期约28d左右,而银屑病缩短至3d~4d,致使表皮细胞的正常角化过程发生障碍,导致临床特殊的皮肤损害出现.

    作者:孙碧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21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现将2003年9月~200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1例老年甲减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司马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肘外侧入路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外髁骨折

    目的:探讨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外髁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的12例肱骨外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个月,均解剖复位,骨性愈合.无骨折块再移位及切口红肿、渗液现象的出现.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胯骨外髁骨折,疗效满意,是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的固定材料.

    作者:贡小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疗系统改革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相继出现,使得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成为医疗机构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刘金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卒中的护理

    脑卒中是一类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其致残率很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传统的方法只重视药物的治疗,而忽视了护理的重要性,以至于许多病人因为没有得到优质的护理,而造成了皮肤完整的受损和关节挛缩变形,影响了日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现将脑卒中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频率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频率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96例病人,经药物治疗好转后随访1年,观察复发频率与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单次复发组共32例,其中颅外血管轻度狭窄12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2例.多次复发组共42例,其中颅外血管轻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26例,重度狭窄10例.复发2组比较,血管狭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多见于多次发作组(P<0.05).结论:颅外血管狭窄越严重,复发频率越高.

    作者:张建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川芎嗪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慢性肺心病病例不断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肺心病的治疗日益重视.作者在治疗肺心病加重期加用川芎嗪,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叶国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出院指导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它是一种症候群,起病急,如得不到急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有转变为癫痫或智力低下的危险.有些患儿因医疗条件差或家长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未引起重视,错过佳治疗时机,留下终身遗憾.为预防后遗症的发生,对家长进行一些急救知识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78例临床观察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上肢创伤,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脱位的4.40%~5.98%[1].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脱位,保守治疗常能起到良好效果.但对于Tossy型肩锁关节脱位常需要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肩锁钩板内固定治疗Tossy型肩锁关节脱位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秉森;刘伟平;段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复杂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的,通过沟通可以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准确的评估病人的护理问题,科学的计划和实施护理活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促进护患间的理解与支持,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护理人员而言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护患沟通的目的,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以及护患沟通的技巧作以下探讨分析.

    作者:何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对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到本世纪中叶,预计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重占68.28%,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又占较大比重.

    作者:戴苏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型重症肝炎的护理

    慢型重症肝炎即指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发生较大面积坏死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此病病情凶险,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高.现今临床上多主张采用人工肝辅助治疗,采用体外支持系统代替严重肝衰竭患者的部分肝脏功能,可去除含有大量胆红素、内毒素、病毒的患者血浆,同时补充等量新鲜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可迅速改善机体内环境,其疗效显著.我科自2004年6月对69例慢型重症肝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101次血浆置换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陈小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先兆流产与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病理情况.早期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者,对妊娠结局是否有不良影响,根据曾经收治过的病人,作临床分析.

    作者:韩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护生实习早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应对方式

    文化休克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1].实习早期是护士走向实践的启蒙阶段,护生初到临床,由于环境和角色的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如不能很好应对,可影响他们在临床的工作能力,甚至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2].因此,了解他们不同心态,引导学生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解除或减轻他们的文化休克,促使尽快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以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实施效果.

    作者:王益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与体会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特异性肝脏炎症,其可分为慢性迁延性及慢性活动性.因病程长、长期反复发作,躯体不适较多,这两类肝炎患者的治疗原则中适当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保健方面相对很重要,所有这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通过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保健措施对稳定肝功能,抑制病毒活动,延缓肝硬化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切实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史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工企医刊杂志

工企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