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的配合

徐志梅

关键词:腹腔镜下, 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囊切除手术, 胆总管造影, 术中配合, 术前准备, 引流术, 并发症, 术后, 人行, 感染, 胆漏, 出血
摘要:我院是自2005年5月引进腹腔镜至2007年1月已经完成单纯的胆囊切除手术600多例,其中56例病人行腹腔镜下胆总管造影、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出血、感染、胆漏并发症.现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归纳如下.
工企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在不阻断肝血流状态下的切除

    目的:探讨不阻断肝血液状态下的肝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采用不阻断肝脏血运状态下的肝癌肝切除术20例患者,就患者的肝病背景,癌灶资料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本组行不规则肝切除10例,肝叶切除5例,肝段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3例.(2)行肝癌切除手术时间3小时~6小时,术中输血少.(3)本组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结论:(1)完整血运状态下可行对肝癌的切除.(2)手术时间短,失血少.(3)避免手术对肝脏的损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肝外科技术.

    作者:徐支农;姚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

    作者:颜剑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0例Barrett食管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患者的临床特点,食管镜下表现,影像诊断学下表现以及BE的相关鉴别诊断,以期提高BE的诊断率,指导临床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0例BE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治疗后,21例患者在我院行食管镜复诊,11例(52.38%)仍为BE,8例(38.09%)患者食道恢复为正常的食管上皮,2例(9.5%)演变为食管腺癌.结论:BE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治疗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期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宗青;徐晓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甲氧氯普胺的不良反应分析

    甲氧氯普胺又名胃复安、止呕灵,其适应症约有30多种,且价格低廉,应用较广,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少,应予以重视,现将其不良反应归纳如下:

    作者:高艳;徐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对脐带绕颈的孕妇产时观察与处理

    脐带绕颈的产妇,在胎儿娩出时,脐带相对过短、张力大,致使血液循环受阻,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本文对320例B超诊断脐带绕颈的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胎心监护,加强产程观察与护理,及时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避免了盲目剖宫产与处理不及时造成的新生儿窒息死亡等.

    作者:李艳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产后子痫36例临床分析

    产后子痫是子痫的类型之一,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子痫前期患者1321例,其中发生产后子痫36例,占2.72%.

    作者:刘潇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眼外伤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做好眼外伤患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对56例眼外伤患者,入院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常规指导,住院期间从疾病知识,用药知识,休息饮食等方面进行反复的宣教;出院给以正确的健康指导.结果: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效果更令人满意,使其早日康复.结论:眼外伤患者的健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护士有责任为不同人群提供健康教育.

    作者:朱兰英;王玉芹;付雪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干、湿无菌持物钳使用中监测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在使用中无菌效果观察及其是否可代替湿式保存的无菌持物钳.方法:随机抽取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持物钳和湿式保存的无菌持物钳进行微生物监测[1].结果:干式保存的无菌持物钳与湿式保存的无菌持物钳微生物监测无显著差异,可代替湿式保存的无菌持物钳.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得力生联合TPLF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得力生联合泰素帝(多西紫杉醇TAT)、顺铂(CDDP)及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CF)、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予中药得力生40ml第1天~10天,泰素帝40mg/m2第1天、第8天,顺铂15mg/m2第1天~5天,亚叶酸钙200mg,第1天~5天,5-氟尿嘧啶500mg/m2第1天~5天,每3周一周期,共2周期,化疗2周左右行手术治疗.观察新辅助化疗原发肿瘤的临床疗效,术后病理结果及毒副作用.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RR(CR+PR)为75%(24/32),其中CR15.6%(5/32),PR59.3%(19/32),病理有效率为71.8%(24/32),其中3例达病理完全缓解(PCR)占9.4%(3/32).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及粘膜炎,其中Ⅲ°~Ⅳ°白细胞减少为12.5%(4/32),一年生存率达87.5%(28/32).结论:得力生联合TPLF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微.

    作者:吴建华;田声望;朱雅俊;凌志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卧位的护理体会

    2006年1月~12月,我们对1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取半卧位护理,鼓励早下床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洁;张瑞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给予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有其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孙涛;赵桂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呼兰区医院污水消毒的卫生学调查

    呼兰区现有医院22所,有污水处理设施的3所,占13.6%,全区医院污水每日排放量多达4000余吨,其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3所医院的污水消毒处理均采用一级处理,即经化粪池、沉淀池、然后经过氯化或臭氧消毒后排放.

    作者:李文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尘肺合并肺癌22例临床分析

    肺癌是尘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尘肺合并肺癌,由于症状及表现的特异性不强,临床上易被忽视而误诊.本文收集我院1993~2006年间住院的资料齐全的尘肺合并肺癌22例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陈允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我国将医院感染管理列为《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根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加强领导,健全科室,抓好培训,定期监测,增加投入,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因而较好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宝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当代护士长的素质

    目前,我国护理事业正处在发展、振兴、急起直追国际先进水平的阶段,加强护理队伍的管理、培养是迫在眉捷的任务.

    作者:赵安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卵巢妊娠

    卵巢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卵巢组织内种植和生长发育,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形式,在异位妊娠中发生率不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我科于1996年~2006年共有20名患者经手术证实为临床妊娠,为了分析临床妊娠的超声表现,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左玉霞;任军华;闫向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特征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膀胱穿刺,抽取尿液做尿培养;与中段尿培养做比较.结果: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及糖生化蛋白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关系密切;泌尿系感染的表现类型以无症状菌尿为主.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泌尿系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药及针对无症状菌尿的治疗,是控制老年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必要手段.并探讨了预防和减少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措施.

    作者:彭凤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后置舌瓣在舌根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后置舌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后置舌瓣修复两例舌根癌术后缺损,术后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后置舌瓣修复后,舌运动基本正常,患者的发音和吞咽等功能基本满意.结论:后置舌瓣术对于修复舌根癌术后缺损,对舌进行再造,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德宽;尚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我院病案信息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病案是医疗护理的重要资料,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对于医护人员总结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水平,进行医学科学研究,促进医学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任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消化道传染病的消毒

    医院消毒包括消毒、灭菌等工作,是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控制工作的重要支柱,起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作用.消毒是消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作者:许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工企医刊杂志

工企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