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郑君;叶凡;李婷;胡红梅
目的 探讨肾脏疾病行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肾穿刺活检在肾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选取舟山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136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接受肾穿刺活检,对肾穿刺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结果 病理类型分布方面,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比高(79.4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次之(15.44%),其余为肾小管和间质性肾病(5.1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膜性肾病(28.68%)、IgA肾病(27.94%)占比较高,而在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糖尿病肾病(5.88%)占比高.性别方面,男性患者所占比例(59.56%)高于女性患者的40.44%(χ2=9.941,P<0.0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男性患者(62.04%)多于女性患者(37.96%)(χ2=12.519,P<0.05).肾穿刺活检患者的年龄集中于41~50岁、>50~60岁、>60~70岁这三个年龄段,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结论 行肾穿刺活检的肾脏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男性人群,不同肾脏疾病的性别分布有所不同,临床上诊断肾脏疾病时需结合肾穿刺活检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诊断.
作者:徐佶;陈学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生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海宁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45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25例,采用规范化生活管理)和对照组(226例,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及妊娠结局(包括畸形儿、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胎儿窘迫).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24、17.301、6.532、6.11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1%(χ2=7.837,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6%(χ2=6.898,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生活管理,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谈娟妹;祁玲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制中成药痔瘘宁栓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肛肠科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制痔瘘宁栓治疗,对照组采用肛泰栓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积分、肛缘水肿、便血等,以肛泰栓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总疗效分别为100.0%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5,P=0.019).痔瘘宁栓治疗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积分、肛缘水肿、尿储留、肛门坠胀积分、便血积分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痔瘘宁栓可以减少混合痔术后疼痛、便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未引起肛肠科医师足够重视的患者自觉感受如肛门坠胀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亚召;阮成伟;蒋华;张维凤;温鲁平;王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瘀紫、鼻衄、内脏出血等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迅速,尤其是血小板受体激动剂艾曲波帕的出现.本文就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毛东锋;毛军峰;吴涛;白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多元化护理培训对肿瘤科护士综合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肿瘤科护士36名为研究对象,分析为期1年多元化护理培训前后对其综合护理能力的影响.结果 肿瘤科护士经护理培训后临床护理能力评分中的临床处理与评估(87.46±4.43)分、健康宣教(87.46±4.43)分、病症预判能力(87.46±4.43)分、操作技能(87.46±4.43)分、基础护理知识(87.46±4.43)分、护理操作(87.46±4.43)分,均高于培训前的(73.76±3.25)分、(75.72±2.11)分、(71.48±3.12)分、(76.34±1.37)分、(79.48±2.79)分、(75.42±3.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602、44.966、38.891、28.008、52.552、33.747,均P<0.05);培训后应急处理时间[处置时间(4.51±1.01)min、停留时间(25.08±2.76)min]均短于培训前的(8.73±1.47)min、(41.59±5.13)min,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4.14%,高于培训前的64.57%(t=14.081、17.005,χ2=16.878,均P<0.05);培训前后,肿瘤患者及医生对护士培训前后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查房、操作熟练、化疗防护与给药、病情处理能力方面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0、5.005、4.000、5.316、4.118、5.185、4.834、6.869,均P<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培训可有效提高肿瘤科护士综合护理能力,缩短应急处理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满意度.
作者:陈颖;赵伟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乳腺外科整修复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乳腺保乳手术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腺外科整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97.14%)、3年生存率(97.14%)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94,28%)、3年生存率(91.42%)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χ2=6.436,P=0.01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产生(8.57%)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χ2=4.928,P=0.026).结论 结合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乳腺外科修复术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玲燕;梁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DCE-MRI)技术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舟山医院收治的乳腺发生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MR-DWI和DCE-MRI检查并与病理验证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良性乳腺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65±0.24)×10-3mm2/s;恶性乳腺病灶的ADC值为(1.17±0.17)×10-3mm2/s,良恶性病灶患者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1,P<0.05).88例良性病灶患者Ⅰ型、Ⅱ型、Ⅲ型曲线病例数分别为62例(70.45%)、18例(20.45%)和8例(9.09%).20例恶性病灶患者Ⅰ型、Ⅱ型、Ⅲ型曲线病例数分别为3例(15.00%)、5例(25.00%)和12例(60.00%).对动态增强I型和III型曲线在乳腺良恶性病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与单纯使用ADC和DEC-MR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2,P<0.05),ADC与DEC-MRI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21,P>0.05).结论 综合运用DWI与DCE-MRI这两种方式之后,能够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并且有效强化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而使得临床干预与临床治疗的进行更加容易.
作者:王晓青;王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和青岛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按其检测结果 分为两组:甲状腺正常组(110例,TSH为0.3~3.3 mU/L)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70例,TSH>3.3 mU/L).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24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比较其甲状腺自身抗体结果.结果甲状腺正常组FT4、FT3的含量分别为(11.92±2.54)pmol/L、(5.22±1.25)pmol/L,甲状腺功能减退组FT4、FT3的含量分别为(9.02±1.09)pmol/L、(3.92±1.57)pmol/L,均低于对照组(t=6.657、16.758、13.221、18.245,均P<0.05),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低于甲状腺正常组(t=9.031、6.149,均P<0.05).甲状腺正常组TSH和24 h尿蛋白的含量为(2.56±0.86)mU/L、(66.51±18.52)mg,甲状腺功能减退组TSH和24 h尿蛋白的含量为(5.87±3.02)mU/L、(79.14±12.58)mg,均高于对照组(t=2.330、7.197、16.417、13.335,均P<0.05),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高于甲状腺正常组(t=10.883、5.014,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TSH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254,P=0.001),FT4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182,P=0.025),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FT3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r=-0.080,P=0.330).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分别为12.86%、18.57%,与甲状腺正常组的10.91%、1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0.513,P=0.691、0.474).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存在相关性,通过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临床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程绍云;曹锦鹏;牟晓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诱导治疗结束时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对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的成年人ALL病例,分析诱导治疗结束时ALC(ALC-28)及其与治疗第1、8天ALC(ALC-1、ALC-8)的比值(ALC-28/ALC-1、ALC-28/ALC-8)对成年人ALL生存的影响.结果 ALC-28以675个/μL分成低ALC-28和高ALC-28两组,两组中位无复发生存(RFS)时间(8个月比12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16个月比2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0).ALC-28/ALC-1以43%分组,低比值组RFS、OS时间均短于高比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C-28/ALC-8以86%分组比较,高ALC-28/ALC-8组有更长的RFS、OS时间(均P<0.05).多因素分析中,低ALC-28是RFS独立危险因素;低ALC-28、低ALC-28/ALC-1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治疗结束时ALC及其比值对成年人ALL的生存有影响,数值越高代表着更长的生存时间.
作者:李丛池;杨林花;陈剑芳;侯丽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糖代谢关键酶的作用.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Wister大鼠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对照组(n=8)持续灌注90 min;缺血再灌注组(n=8)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姜黄素预处理组(n=8)加入姜黄素后,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再灌注结束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再灌注后心肌乳酸脱氢酶(LDH),糖代谢相关酶—6-磷酸果糖激酶-1(PFK)、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的活性.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姜黄素预处理组LDH释放显著减少[(113±11)U/g比(93±8)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姜黄素预处理组心肌PK活性显著下降[(5.821±0.841)U/mg比(4.948±0.663)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姜黄素预处理组心肌PFK活性显著下降[(0.496±0.071)U/mg比(0.411±0.049)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姜黄素预处理组心肌HK活性显著下降[(0.415±0.074)U/mg比(0.387±0.075)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能够相对降低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能量的需求及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日军;郭彦青;王敬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基于CT的3D骨盆骨折模型对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经Tile分型C型骨盆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钢板重建以及拉力螺钉行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CT片指导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骨盆骨折模型指导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情况,通过Matta标准评估复位质量.术后12个月复查X-ray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估骨盆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34、5.78、9.20,均P<0.01);观察组的Matta标准骨折复位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7%(χ2=4.46,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Majeed骨盆骨折评分优良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χ2=3.46,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T的3D骨盆骨折模型指导钢板重建及拉力螺钉行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改善Matta标准骨折复位满意度,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王辰果;陶初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材料修复牙楔状缺损对其边缘密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7月宁波市海曙区口腔医院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80例172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进行修复治疗,A组用富士玻璃离子充填,26例患者55颗牙;B组用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23例患者59颗牙;C组用松风加强型流动聚合体F03充填,31例患者58颗牙.对三组不同材料充填后的牙齿的边缘密合度进行测量.结果 经秩和检验,三组充填体渗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36,P=0.035);A组渗漏平均长度(1.10±0.05)mm,B组渗漏平均长度(0.96±0.05)mm,C组渗漏平均长度(0.78±0.06)mm,C组渗漏深度较A组、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71,P=0.005).结论 松风加强型流动聚合体F03与牙体组织边缘密合度优于富士玻璃离子与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在治疗楔状缺损上更有优势.
作者:姚媚;陈勇;陆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引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肿瘤内科接受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终确认置管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者30例(血栓组),其余270例则未发现上肢深静脉血栓(非血栓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置管技术指标(穿刺次数、置管时长、导管尖端位置)、置留血管指标(置管侧肢体、置管静脉、置管静脉内径)、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肿瘤病史、肿瘤化疗史、吸烟史、血栓史、PICC或CVP置管史)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单因素分析找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将这些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PICC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具有差异性的变量有导管尖端位置、置管静脉内径、肿瘤病史、肿瘤化疗史和血浆D-二聚体(χ2=4.556、10.973、11.940、5.357、11.623,P=0.033、0.001、0.001、0.02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ICC置管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上2/3处、置管静脉内径<4 mm、既往有肿瘤病史和肿瘤化疗史(P=0.014、0.023、0.017、0.028).结论 PICC置管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上2/3处、置管静脉内径<4 mm、既往有肿瘤病史和肿瘤化疗史.
作者:钱亚萍;徐新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收集23例重症毒蕈中毒患者,在一般疗法(洗胃、催吐、口服活性炭、导泻、阿托品、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及支持治疗等)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疗法:血液灌流,每次2 h,隔天1次;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串联应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时间(8~10)h/次.结果 23例患者中合并肝损伤22例(95.7%)、肾损伤7例(30.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3例(13.0%)、其它4例(17.4%).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22例,(3.6±0.4)次/例;床旁血液滤过19例,(2.9±0.5)次/例.转归:好转21例,死亡2例.结论 毒蕈中毒者应该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技术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政;姚红;盛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菌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杭州市大江东医院96例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抗菌治疗前、后测定HbA1c水平,统计分析HbA1c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及牙周附着丧失(AL)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HbA1c(6.12±1.38)%和FPG(6.05±0.82)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HbA1c(9.37±1.64)%和FPG(7.22±1.2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5.11,均P<0.05);治疗后PD(3.84±2.11)、BOP(15.85±12.07)、PLI(1.06±0.54)、AL(3.06±1.67),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PD(6.07±2.04)、BOP(43.17±16.22)、PLI(2.13±0.87)、AL(6.41±1.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7、8.01、6.57、7.34,均P<0.05);治疗前后HbA1c水平变化幅度与PD、BOP、PLI、AL均呈正相关(均P<0.5);多元回归分析中,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HbA1c水平与BOP、PLI、AL依然呈正相关(F=11.387,P<0.05).结论 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菌治疗前、后HbA1c水平变化幅度与BOP、PLI、AL始终呈正相关,HbA1c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牙周破坏与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作者:高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0例纳入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化疗、常规化疗+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6.67%(23/30),对照组为50.00%(15/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4.59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11/30)(χ2=4.356,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8、0.287、0.15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t=4.482、3.731、3.361,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898、5.945、9.309、5.679,均P<0.05).结论 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化疗安全性,还可有效减轻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韩艳霞;黄菊;王宙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诊治乳腺肿瘤时使用安珂(ENCOR)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在阳泉市阳煤集团总医院进行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使用安珂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进行切除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瘢痕长度及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5.1±1.2)mL、(15.9±3.5)min、(0.3±0.1)cm、(2.7±0.4)d,对照组分别为(12.7±2.3)mL、(26.8±4.6)min、(3.2±1.1)cm、(5.1±0.8)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79、14.297、14.108、13.597,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7,均P<0.05);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中,研究组出现肿瘤残余患者2例(4.65%),出现复发患者1例(2.33%);对照组出现肿瘤残余患者3例(6.98%),出现复发患者2例(4.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05).结论 采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微小肿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郭俊斌;赵春婵;王晓洁;王丽霞;王珊珊;李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1.5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MRI)在前列腺癌诊断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衢化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2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进行MRI检查[包括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DCE)],观察所有对象的检查结果 ,并以病理活检作为确诊金标准,对出现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做出评价.结果在该次研究中所选择的29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共有前列腺癌136例,其中外周前列腺癌84例,T2WI、DWI、DCE检出率均为100.00%,中央腺体前列腺癌52例,T2WI、DWI、DCE检出率分别为100.00%、98.08%、98.08%;29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共有前例腺炎162例,其中外周前列腺炎64例,T2WI、DWI、DCE检出率分别为98.44%、100.00%、96.88%,中央腺体前例腺炎98例,T2WI、DWI、DCE检出率分别为97.96%、100.00%、98.98%.结论 1.5T动态增强MRI能够准确的检出前列腺疾病,尤其是前列腺癌.
作者:郑勇明;王士维;章明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合并恶性结节21例(25个结节)和良性结节52例(76个结节)为研究对象.所有结节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 恶性组患者结节中边界清楚、形态规则、非低回声、无钙化或粗钙化、阻力指数(RI)值<0.70、血流信号0~Ⅰ级所占比例(32.0%、24.0%、12.0%、40.0%、32.0%、24.0%)均低于良性组(80.3%、51.3%、47.4%、97.4%、60.5%、51.3%)(χ2=20.245、5.682、9.928、44.228、6.153、5.682,P=0.000、0.017、0.002、0.000、0.013、0.017).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68.0%,特异性为75%,诊断准确性为73.2%.以超声弹性图分级≥Ⅲ级为恶性结节预测指标,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88.0%,特异性为69.7%,诊断准确性为74.3%.以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5.13为截断点,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2.1%,诊断准确性为88.1%.结论 超声弹性图分级和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体娱乐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年卧床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卧床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集体娱乐康复训练,对照组以医师为主导,护理上完全遵医嘱进行工作,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理负面情绪状况及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为(15.0±0.5)分和(14.1±1.3)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的(32.0±1.6)分和(26.5±1.3)分,有可比性(t=64.140、42.657,均P<0.05),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优于干预后对照组的(21.2±1.0)分和(21.8±1.0)分(t=35.072、29.692,均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为(12.0±0.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5.6±1.6)分(t=46.855,P<0.05).结论 集体娱乐康复训练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能有效的减少其负面心理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慧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