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比较

赵丽娟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摘要:目的 比较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研究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比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71,P>0.05).治疗前两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141、0.199,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TRAb低于对照组[(7.84±4.26) U/L比(8.67±4.48) U/L],TPOAb高于对照组[(167.62±45.53) IU/mL比(158.37±49.40) IU/m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49、0.97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7.34±2.36) pmol/L比(13.78±2.91) pmol/L]与游离甲状腺素(FT4)[(18.52±6.79) pmoT/L比(23.71±6.52)p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54、3.899,均P<0.05).随访2年中,研究组24例(48%)停药,对照组14例(28%)停药,两组停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4,P<0.05).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恢复时间、症状控制时间及肝损伤时间分别为(7.45±4.01)个月、(6.86±3.49)周、(20.85±8.3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6±5.14)个月、(9,75±3.42)周、(39.21±27.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182、3.156、4.495,均P<O.05).研究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54%,均低于对照组的2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843、4.340,均P<0.05).结论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甲巯咪唑起效迅速,安全性优于丙硫氧嘧啶.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雷火灸用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雷火灸用于脑卒中后患侧上肢痉挛的效果,为脑卒中后患侧上肢痉挛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患侧上肢痉挛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雷火灸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雷火灸治疗与护理.观察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痉挛程度评分为(19.7±2.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8±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1,P=0.023).观察组有效率为94.0% (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 (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6,P=0.021).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6,P =0.028).结论 雷火灸可以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后患侧上肢痉挛,降低Ashworth痉挛量表痉挛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窮;李庆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18例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出血量、不良反应,比较两组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1,P<0.05);观察组治疗后2h、24 h出血量分别为(210.03 ±23.19)mL、(304.25±60.04) 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39±25.36) mL、(410.04 ±45.37) mL(t-21.560、-10.70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MDA、SOD分别为(4.02±0.55) nmol/L、(142.04 ±19.43)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0.47) nmol/L、(204.38±14.38) U/L(t=-11.617、-19.636,均P<0.05);观察组产后3d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分别为(2.83 ±0.63)×1012/L、(103.20±8.87) 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0.34)×1012/L、(93.21±7.73) g/L(t =4.544、6.491,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较好的效果,能迅速控制出血,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郭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颌面部创伤急诊整形手术2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颌面部创伤急诊整形手术的经验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乐至县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7年3月急诊整形手术的颌面部创伤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对创伤原因、部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6例中,交通事故伤125例,工农业伤68例,生活意外伤48例,打架斗殴伤13例,动物咬伤2例;其中面下部121例,面中部73例,面中部、面下部联合伤39例,面上部23例;98例伴有颌面部骨折;10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软组织缺损;全部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拆线后伤口对位良好,表面平整,瘢痕纤细,五官无明显改变,无并发症.随访3~6个月,瘢痕不明显,外观满意.结论 对颌面部创伤进行急诊整形手术临床效果满意,急诊整形手术可作为基层医院颌面部创伤急诊处理的常用治疗方法.

    作者:吴大军;吴佳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磁共振成像与CT扫描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采用磁共振与CT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舟山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照组采用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阳性率、漏诊率分别为98.0%、2.0%,对照组阳性率、漏诊率分别为72.0%、24.0%,两组阳性率、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6.958、17.468,均P<0.05);观察组颅脑损伤位置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30、5.110、11.250、5.430,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32,P<0.05).结论 通过对CT扫描与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的对比发现,磁共振在颅脑损伤中的诊断效果优于CT扫描.

    作者:王磊;吴静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一例

    患儿李某,12周岁,女性,因在“南通市青少年性发育普查”体检发现性腺异常就诊.查体:身高145 cm,乳房未发育,腹部仅脐周轻压痛,未见包块,腹股沟未见包块.外生殖器:女性外阴,无阴蒂肥大,无阴毛,尿道口发红.既往史:无乳房发育、月经来潮史,近亲属未重视,未予就医治疗.否认手术及外伤史,预防接种按时进行.个人史:其母GI P1,孕38周顺产,母体妊娠期健康,无感染史.出生体质量2.9kg,身长50 cm,Apgair评分10分,无窒息抢救史,新生儿期健康.生后母乳喂养,适时添加辅食.身高落后同龄人1个标准差,智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童.家族史:阿姨婚后未育,目前离异.

    作者:葛振华;沈浩;朱赟;管丽;洪敏;朱慧;朱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侧支循环开放程度评估和分级,根据评估和分级结果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44例为侧支循环代偿良好组,对照组44例为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组.对两组头颅MRI上脑梗死体积、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头颅MRI上脑梗死体积为(4.88±3.41) cm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34±11.35) c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P<0.05);观察组人院时NIHSS评分为(2.81±1.44)分、住院时间为(8.39±3.52)d、住院费用为(14 002.67 ±3 874.25)元,对照组分别为(6.90 ±3.26)分、(15.33 ±5.03)d、(21 154.54±5 681.44)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1、7.51、6.90,均P<0.05);观察组HDL为(1.20±O.18)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6±0.1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6,P<0.05);两组Hcy、CHO、TG、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6、1.14、0.64、0.25,均P>0.05);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与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有相关性.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脑梗死有较大的关系,高HDL水平可促进侧支循环开放,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袁超;王琰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龄蛋白丢失性肠病一例

    患者男,90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伴气促5年,再发加重1个月于2017年1月4日人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浮肿伴肌肉酸痛,浮肿以足背为主,午后加重,伴有活动时气促,无发热、咳嗽、咳泡沫痰,无腰痛、血尿、解泡沫尿.2012年3月27日在该院查血生化:总蛋白(TP)43.6 g/L,白蛋白(ALB)21.5 g/L,球蛋白(GLB)24.00 g/L,前白蛋白(PALB) 9.3 g/L,甲状腺功能三项、血脑钠肽前体(pro-BNP)检测均正常.血补体、免疫球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RF)、抗0、ANCA均阴性,粪常规未见异常;ENA系列示抗核抗体(ANA)1:320阳性,抗R0-52阳性,AHA弱阳性.

    作者:叶水芬;简荣汉;陈彬;丘汉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软通道引流与开颅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额部软通道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与经颞部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脑出血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眉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中等量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经额部软通道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经颞部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住院时间分别为(31.6±10.3) min、(20.9 ±5.8)mL、(0.21±0.10)万元、(15.3±0.9)d,均优于对照组的(214.2±46.8) min、(94.1±56.2)ml、(1.5±0.48)万元、(21.4±0.4)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6、11.94、19.65、8.39,均P<0.05);两组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额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费用少、住院时间短、引流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敏;罗安志;吴云;张宗银;王敏;詹跃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显微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对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症状改善、Simpson分级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显微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对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症状改善、Simpson分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61例和研究组(行显微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62例,比较两组症状改善、Simpson分级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P >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19.05±26.94) mL]较对照组[(172.05±27.43) mL]少(t=10.81,P<0.01);研究组术后四肢运动(3.22%)、癫痫(4.65%)、感觉障碍(1.61%)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4.75%、31.15%、27.87%)(x2=5.02、6.34、4.14,均P<0.05);研究组肿瘤Simpson分级切除率优于对照组(x2=12.23,P<0.01);术后研究组癫痫发作(0.00%)、颅内出血(1.61%)等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0.00%)均较对照组(26.23%、27.87%、27.87%)低(x2=4.05、4.14、4.65,均P<0.05).结论 显微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肿瘤切除率,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郝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义乌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CTA、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析CTA、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所得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CTA检查、DSA检查中的颅内动脉瘤体大径、瘤颈大径.结果 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7.06%、92.31%、95.00%,DS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12%、96.15%、95.00%,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所得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系数为0.719,DSA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系数为0.736,一致性均良好.CTA检查、DSA检查中的颅内动脉瘤体大径、瘤颈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CTA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诊断价值接近于DSA,可作为DSA诊断的辅助手段.

    作者:冯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在3个月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年龄及Hcy水平分为三组,正常Hcy低龄组(5~15 μmol/L、60 ~ 80岁)、高Hcy低龄组(>15 μmol/L、60~80岁)、高Hcy高龄组(>15 μmol/L、>80岁),对三组血清Hcy与HR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Hcy低龄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 min平均心率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差异≥50 ms的百分数(PNN50)分别为(108.75±34.18)ms、(97.63±31.34)ms、(22.04±6.97) ms、(3.78±4.07)%,高Hcy高龄组分别为(81.43±27.68) ms、(71.46±25.45) ms、(23.82±7.59)ms、(3.95±3.56)%,均低于正常Hcy低龄组的(127.21±22.21) ms、(114.75±23.55)ms、(29.17±9.71)ms、(7.68±6.17)%(t=2.219、2.140、2.920、2.585,t=6.502、6.328、2.227、2.722,均P<0.05),高Hcy高龄组SDNN、SDANN低于高Hcy低龄组(t=3.185、3.322,均P<0.05);高Hcy低龄组低频(LF)值、高频(HF)值分别为(11.86±5.39)ms、(8.47±3.25) ms,高Hcy高龄组分别为(9.29±4.98) ms、(71.46±25.45) ms,均低于正常Hcy低龄组的(15.15±4.56)ms、(11.36±4.36) ms(t=2.281、2.612,t=4.392、2.900,均P<0.05),高Hcy高龄组的低频/高频(LF/HF)值(1.09±0.3)均低于正常Hcy低龄组的(1.42±0.36)、高Hcy低龄组的(1.41±0.40)(t=3.569、3.339,均P<0.05).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SDNN、SDANN、RMSSD、夜间HF、夜间LF/HF与高Hcy血症具有相关性(r=-0.037、-0.132、-0.087、-0.468、-3.746,均P<0.05).结论 合并高Hcy血症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上应加强对合并高Hcy血症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HRV检测.

    作者:胡维维;冯美江;何慧薇;曲晨;杨茜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SCL-90量表评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的差异;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内分泌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一般组显效、有效、无效各有10例、12例和8例,总有效率为73.33%;综合组显效、有效、无效各有20例、9例和1例,总有效率为96.67%(x2=6.244,P<0.05).护理前两组SCL-90量表评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综合组SCL-90量表评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改善幅度更大(P<0.05).护理前两组内分泌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组内分泌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内分泌水平,控制体质量和腰围.

    作者:吴存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烤灯和光子治疗仪联合暴露护理在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烤灯和光子治疗仪联合暴露护理在皮瓣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颌面部及颈部移植皮瓣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不同时期运用烤灯和光子治疗仪联合暴露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烤灯照射联合暴露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4、7天皮瓣温度、颜色上的差异,以及皮瓣存活率、失活率、平均愈合天数及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后第1、4天皮瓣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7.52±0.20)℃比(37.41±0.25)℃,(37.55±0.16)℃C比(37.5l±0.19)℃,t=1.904、0.067,均P>0.05]、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66±0.35)℃比(37.52±0.20)℃,t=10.793,P<0.05].两组术后第1、4、7天皮瓣颜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655、0.476、2.071,均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天数短于对照组[(14.0±2.1)d比(17.0 ±2.5)d,t=15.710,P<0.05].观察组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比3.3%,x2=1.02,P>0.05).结论 烤灯、光子治疗仪、暴露护理三者联合运用,能促使皮瓣保持在适宜温度,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期的舒适度,同时促进皮瓣的存活,加速皮瓣的愈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伟飞;屠奕;梁冠冕;章新亚;范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围手术期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认知障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髋部骨折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d焦虑状态以及入院时、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结果 对照组术前1d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APAIS)评分(14.4±6.3)分,高于治疗组的(9.6±3.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4,P=0.000).对照组术后1d、3d、7d平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分别为(14.2±3.1)分、(11.8±2.1)分、(8.2±1.8)分,治疗组分别为(11.5±2.7)分、(6.4±1.9)分、(5.4±1.1)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 d:t =2.354,P=0.012;3 d:t =3.854,P=0.000;7 d:t =3.108,P=0.000).对照组术后1d、3d、7d平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18.9±4.3)分、(20.1±4.7)分、(22.7±2.9)分,治疗组分别为(23.6±5.1)分、(24.1±2.3)分、(24.8±1.3)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 d:t=3.064,P=0.012;3 d:t =2.924,P=0.000;7 d:t =2.152,P=0.032).治疗组术后1d、3d、7d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2.5%、10.0%、2.5%,低于对照组的35.0%、30.0%、15.0%(1 d:x2 =6.591,P=0.018;3 d:x2=5.000,P=0.025;7 d:x2 =3.914,P=0.048).结论 围手术期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及减轻认知障碍的程度.

    作者:胡英;许小燕;王冬冬;彭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6例的临床病理、手术方法及预后资料.结果 男性3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为53.7岁.体检发现2例,有症状者4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胸腔镜手术2例,开胸手术4例.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临床上少见,术前不易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预后好.

    作者:魏书庆;宋永明;张巍;李东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及营养评估的临床研究

    目的 针对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探究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的价值,为临床营养支持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病房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59例,进行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分),分为低分组(0~4分)31例及高分组(5~9分)28例,分别于人ICU后的第1天(次日)、第7天,测定其一般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段围(MAC)及上臂中段肌围(MAMC)]对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初步评估,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蛋白(PA)、血红蛋白(Hb)及淋巴细胞绝对数(LY)水平作为营养指标,入ICU后第7天,对两组患者进行主观综合评价(SGA),同时记录两组患者28 d内病死率.结果 入住ICU后第1天,两组TSF、MAC、MA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ICU后第7天,高分组TSF、MAC、MAMC分别为(0.943 ±0.484) cm、(24.143±3.203) cm、(21.187±2.625) cm,均显著低于低分组的(1.185 ±0.403) cm、(26.981±2.731)cm、(23.265±2.32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0、3.672、3.223,均P<0.05).入住ICU后第1天,高分组血清ALB、Hb分别为(34.5±7.3) g/L、(103.68±13.5) g/L,低分组分别为(39.0±6.9)g/L、(122.29±20.4)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6、4.168,均P<0.05);入ICU后第7天,高分组血清ALB、PA、Hb、LY分别为(30.6 ±5.1)g/L、(146.0±77.0)mg/L、(83.9±ll.9)g/L、(1.123±0.535)×109/L,均显著低于低分组的(35.8±5.5)g/L、(209.9±105.1) mg/L、(105.8±19.2)g/L、(1.709±1.377)×109/L.与人ICU后第Id比较,高、低分组患者7d时的血清ALB、Hb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2.042、5.817、3.286,均P<0.05);与入ICU后第1天比较,低分组血清PA水平与入ICU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分组患者入ICU后第7天时血清PA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P<0.05).入院后第7天,高分组营养不良发生率(32.1%)高于低分组(9.7%),病死率(32.1%)明显高于低分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83、6.402,均P<0.05).结论 对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可帮助临床早期进行营养支持.

    作者:何超;张宝;管石侠;侯丽丽;程靖;杨乐;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清脂蛋白(a)和游离脂肪酸检测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和游离脂肪酸(FFA)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和大量白蛋白尿(LA)三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脂蛋白(a)和FFA水平,两者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评估其在DN诊断中的阳性率.结果 NA组、MA组、LA组、对照组脂蛋白(a)的测定结果分别为(212.8±69.0)mg/L、(281.7±.70.5) mg/L、(337.2±71.5) mg/L、(187.4±74.0) mg/L,MA组和LA组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NA组和对照组(F =35.08,P<0.05);FFA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63±0.15) mmol/L、(0.84±0.13) mmol/L、(1.07 ±0.19) mmol/L和(0.47±0.10) mmol/L,DN各组FF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13,P<0.05),并随着DN进展而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蛋白(a)与FFA呈正相关(r=0.64,P<0.05).对于DN早期诊断,血清脂蛋白(a)和FF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4.2%和73.3%,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2% (P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时血清脂蛋白(a)和FFA明显升高,两者对2型糖尿病肾病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伏猛;郭敏;赵长新;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显像用于新生儿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显像用于新生儿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疑似新生儿阻塞性黄疸患儿13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接受SPECT肝胆动态显像检查,分别注射99mTc-EHIDA显像剂、99mTc-MIBI显像剂,采集肝胆显像后作出诊断,以手术胆道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和比较单纯99mTc-EHI-DA显像剂SPECT检查、两种显像剂联合SPECT检查对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比较单纯99mTc-EHIDA显像剂SPECT检查、两种显像剂联合SPECT检查对新生儿阻塞性黄疸不同病因的鉴别诊断符合率.结果 两种显像剂联合SPECT检查对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23%、96.15%、94.61%,而单纯99mTc-EHIDA显像剂SPE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3.65%、76.92%、8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15、4.127、9.646,均P<0.05).两种显像剂联合SPECT检查对肝外胆管闭锁、肝炎综合征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5%、96.43%,明显高于单纯99mTc-EHIDA显像剂SPECT检查的84.21%、85.00%(x2=5.991、5.250,均P<0.05).结论 采取SPECT显像对新生儿阻塞性黄疸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在联用99mTc-EHIDA显像剂、99mTc-MIBI显像剂后,可有效鉴别不同病因的黄疸,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晓杰;张志刚;高树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运城市急救中心急诊科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HICH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33例)与观察组(院前急救,33例).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抢救结果.结果 观察组发病至送达急诊科时间、急诊科室初步处理时间、相关科室做特殊检查时间、专科确诊治疗时间、急救总时间分别为(19.36±2.05) min、(15.13±2.41)min、(12.26±3.42) min、(8.20±1.21)min、(51.52±5.41) 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5.26±2.52) min、(26.36±2.73) min、(17.25±4.12) min、(12.23±2.23) min、(84.26±4.56) 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2、17.72、5.35、9.12、26.58,均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血氧饱和度降低、中枢性高热、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0.00%、3.03%、3.03%、6.06%,均低于对照组的12.12%、21.21%、18.18%、24.24%(x2=4.26、5.12、4.00、4.24,均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稳定后的精神健康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2.36±1.52)分、(84.36±2.43)分、(81.56±2.10)分、(83.64±2.54)分、(85.21±3.46)分、(84.59±3.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53±2.57分)、(70.26±3.25分)、(69.64±3.56分)、(68.52±2.49分)、(69.12±3.23分)、(70.31±2.2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1、19.96、16.57、24.42、19.53、20.68,均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0%(33/33),高于对照组的78.79%(26/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3,P<0.05).结论 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改善HICH患者的预后.

    作者:秦翠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于剖宫产术前在导管室行髂内动脉插管,并送入球囊,将球囊放置双侧髂内动脉,术中充盈球囊临时阻断髂内动脉血流.记录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例数,检测孕妇接受的射线剂量.结果 术中出血量200 ~4 000 mL,平均1 500 mL;术中、术后输红细胞0~3000 mL,平均1 000 mL;无产妇及胎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2例行子宫切除,切除率为10.8%.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地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减少子宫切除,辐射剂量对胎儿安全.

    作者:黄旭东;苏璿;张均维;蔡弟;张凤;王桂浩;孔德玲;夏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