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陶林花;施明;任芸;尹汉逵;王月丽;孙燕;林斯捷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7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组43例和传统开胸(OT)肺叶切除术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 进行疼痛 VAS 评分及术前、术后1 d、术后5 d 进行血清 CRP 检测。结果 VATS 组和 OT 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4±52)min 和(167±45)min,(2.50±0.30)d 和(4.68±0.66)d,(4.77±0.54)d 和(7.20±0.68)d,103±26)mL 和(248±43)mL,11.63%和3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563、3.725、9.621、3.402和χ2=7.504,均 P <0.05)。VATS组和 OT 组术后1 d、术后3 d VAS 评分分别为(6.22±0.82)分和(8.13±0.72)分、(4.46±0.48)分和(6.3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27、3.742,均 P <0.05);VATS 组和 OT 组术后1 d、术后5 d 血清 CRP 水平分别为(38.32±9.59)μg/L 和(58.43±10.62)μg/L,(17.71±5.42)μg/L 和(36.65±8.25)μg/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 VATS 组术后1 d、术后5 d 血清 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 O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541、6.662,均 P <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的手术方式,降低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可作为肺癌治疗的推荐治疗方式。
作者:杨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该研究以查阅新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节段稳定性、治疗原则、适应证及多种微创手术方式的近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微创治疗方式多样,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滑脱的程度、有无椎体节段不稳、患者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患者的情况,结合医师自身的操作技巧,从而选择适合每一个患者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左艮乐;常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背景音乐对行初产剖宫产产妇及医护人员的影响。方法选择施行择期剖宫产产妇204例,以手术日的单双数随机分组,干预组101例,对照组103例,干预组术中播放背景音乐及语言交流,对照组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术中焦虑及疼痛程度;比较产妇术中平均血压、心率变化;对参与以上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干预组SAS 评分、VAS 评分分别为(34.35±7.40)分、(2.0±0.7)分,对照组为(47.85±5.58)分、(2.7±0.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25、4.10,均 P <0.05);术中干预组产妇的平均血压、心率分别为(76.64±8.82)mmHg、(76.18±12.09)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0.75±7.37))mmHg、(87.62±9.23)次/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810、4.443,均 P <0.05)。75%的医务人员认为背景音乐对产妇及医务人员均有益。结论手术室背景音乐可降低初产剖宫产产妇术中的焦虑水平,降低疼痛和不适程度,平稳血压和心率,可以调节舒缓医护人员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孙艳敏;谢芳;杨跃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不少作者在投稿时,对所在单位的中、英文名称的书写不够规范,不少单位在开具“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时,使用的公章与文稿中所书写的不一致。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将影响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及文稿发表后文献计量学的统计等工作。为此,本刊就作者单位名称的书写要求如下:(1)作者在投稿时,首先应列出单位名称的全称,具体到所在科室,并且写明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编。(2)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3)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上的公章内容,须与文稿中所书写的单位名称一致。(4)由不同单位共同撰写的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由论文的资料提供单位(一般即为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开具“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5)如文稿作者为集体作者,英文摘要的作者项中,应列出本文稿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6)如文稿第一作者在投稿后工作单位有变动,英文摘要的作者项中,应同时列出第一作者的原单位及现在单位。(7)通信作者要附上通信地址和电子信箱。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在盆腔放疗中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患者均根据放疗规范行术后辅助放疗;治疗组每次放疗后半小时内静脉滴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不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两组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时间及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分级情况。结果急性放射性肠炎出现的时间:治疗组:第2周有6例占15.0%,第3周有29例占72.5%;对照组:第2周有25例占62.5%,第3周有11例占2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75、15.998,均 P <0.001),治疗组多数患者(72.5%)在第3周开始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而对照组多数患者(62.5%)在第2周就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治疗组发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时间晚于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分级情况:治疗组:发生1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31例占77.5%,发生2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7例占17.5%;对照组:发生1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8例占20.%;发生2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29例占72.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36、24.139,均 P <0.001),治疗组多数患者(77.5%)发生1级急性放射性肠炎,而对照组多数患者(72.5%)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肠炎,治疗组多数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使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推迟,并能够减轻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究。
作者:马振超;周振兴;张海兵;纪鹏天;俞根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急诊早期诊治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分型、急诊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首发症状为剧烈胸痛和/或腰背部疼痛25例(62.5%);胸闷、气喘、呼吸困难4例(10.0%);不明原因休克和晕倒4例(10.0%);腹痛伴腹部不适4例(10.0%);肢体麻木无力1例(2.5%);咳嗽、发热伴咯血2例(5.0%)。同时伴有两侧血压不对称,相差>10 mmHg 10例(25.0%)。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异常9例,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波形者3例(6.6%);急诊胸部 CT 平扫10例,急诊核磁共振10例,CT 血管造影检查20例,床旁超声9例。分别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例,心功能不全1例,重症肺炎2例,胰腺炎、胆囊炎、多器官功能不全、肾衰竭各1例,急性胃炎1例;误诊时间1~3 d。28例行覆膜支架治疗,8例转院手术治疗,其余予保守治疗,死亡4例。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凶险,提高急诊医师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开阔诊断思维,及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辅助检查,进行相关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垂体腺瘤起源于腺垂体的细胞,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5%。30~60岁是垂体瘤的发病高峰期。大部分呈缓慢、局限性生长,但有30%~40%呈侵袭性生长。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方法(泌乳素瘤除外),目前国内学者多主张在大程度保护周围重要结构的情况下尽可能全切肿瘤,并进行综合治疗。本研究对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子金;张刚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压球囊扩张导管在良性气管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9例良性气管狭窄病变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15~83岁。全部病例根据临床症状、高分辨 CT(HR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下观察情况,原则是尽量选择略小于目标正常支气管管径大小的球囊导管,平均扩张1~4次,1次球囊扩张时间为0.5~4 min,扩张压力保持在3~6个大气压,高不超过8个大气压。回顾分析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完全有效19例,基本有效14例,完全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6%(33/39),并发症发生率为35.8%(14/39),无死亡病例。结论高压球囊导管扩张技术是呼吸介入治疗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即刻疗效显著等特点。但如果应用操作不当,选择病例不正确,术中术者对狭窄病变评估不够准确等,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值得呼吸介入医师高度关注和继续总结。
作者:黄溢华;卢晔;崔会芳;陈旭君;吴奕群;金发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骨科快速通道理念(Fast track Orthopedics,FTO)与非 FTO 理念指导下进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市高淳中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诊断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按照入院日单双数分为 FTO 组(n =17)和非 FTO 组(n =17),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 Harris 评分、患者满意度、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2.0±2.4)个月。术前两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FTO 组 VAS 评分(1.8±0.7)分,明显低于非 FTO 组的(2.6±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89,P <0.05)。术前两组 Harr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FTO 组 Harris 评分(84.9±3.7)分,明显高于非 FTO 组的(72.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43,P <0.05)。结论 FTO 理念可有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减轻疼痛,恢复患髋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甘荫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硫普罗宁与还原性谷胱甘肽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化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于出现肝损后即给予1.8 g/d 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连续7 d。治疗组硫普罗宁0.2 g/d 静脉滴注,方法同上,连续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65, P <0.05);两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75、1.23、0.97、0.95,均 P >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组中 ALT、TBIL、AST 和 ALP 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 =4.67、6.13、4.76、6.90,均 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 >0.05)。结论硫普罗宁相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肝损伤中,临床疗效更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陈卢臻;陆风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 ICU 医师床旁应用超声在外伤性血腹快速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案,评价床旁超声在治疗决策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 ICU 收治的60例外伤性血腹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由经过专业培训的 ICU 医师进行床旁超声检查,比较床旁超声与腹部 CT、腹部 X 线平片对外伤性血腹的检出率,并比较床旁超声、腹部 CT、腹部 X 线平片以及超声科医师超声检查诊断的时间。结果床旁超声对血腹的检出率与腹部 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床旁超声对血腹的检出率高于腹部 X 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46,P <0.01);床旁超声获得初步诊断的耗时为(4.37±2.1)min,明显低于超声科医师的检查(13.86±5.6)min、腹部 CT(22.13±6.9)min 和腹部 X 线平片(28.19±7.3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4.607、21.139、26.338,均 P <0.01)。结论由专业培训的 ICU 医师进行床旁超声对外伤性血腹患者能作出更准确的诊断,耗时短,更符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要求,对 ICU 外伤性血腹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抢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廖彧;陆美华;巫建芳;龙贵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各位作者:为落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排规范和汤森路透“New Edition”等著名数据库的收录要求,以提升杂志的品牌影响力,《中国基层医药》杂志从2016年第1期起对来稿格式要求作如下修订。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住院期间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疾病应对方式的现状,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应对方式量表对150例甲状腺癌术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此次调查有效问卷144例,有效回收率96%。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平均得分为(55.85±16.08)分,应对方式的平均得分为(47.65±4.24)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心理韧性中的坚韧性纬度、信念纬度、适应性纬度均是患者应对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患者对疾病采取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水平高低相关,临床上应注意关注甲状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维护,采取有力措施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恢复健康。
作者:胡忠纯;梁冠冕;韩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得联合炎琥宁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RMPP 的1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即炎琥宁组(A 组)、阿奇霉素联用炎琥宁组(B 组)、匹多莫得联用炎琥宁组(C 组)。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 A 组比较, B 组、C 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 <0.05),但 B 组、C 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A 组比较,B 组、C 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 <0.05),且 C 组改善效果优于 B 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三组 RMPP 患儿的 CD +3、CD +4、CD +4/CD +8比值及 CD +16 CD +56均降低(P <0.05),IgG、IgM水平及 CD +8、CD +19均有升高(P <0.05)。治疗后,C 组的 CD +3、CD +4、CD +4/CD +8比值及 CD +16 CD +56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0.05)。随访期间,与 A 组比较,B 组、C 组的复发次数、复发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 <0.05),且 C 组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 B 组(P <0.05)。可以看出 C 组对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较A 组、B 组更为显著,患儿预后更好,反复次数、持续时间降低。结论匹多莫得联合炎琥宁治疗 RMPP 能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倩;王翠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头孢曲松钠配合临床护理措施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青霉素钠联合苄星青霉素配合护理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胸腺五肽联合头孢曲松钠配合护理措施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2、IL-10等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IL-2:对照组治疗前(20.8±4.9)μg/L、治疗后(42.7±7.3)μg/L;观察组治疗前(19.8±5.1)μg/L、治疗后(54.6±8.3)μg/L;IL-10:对照组治疗前(76.3±16.1)μg/L、治疗后(51.3±5.4)μg/L;观察组治疗前(78.3±4.1)μg/L、治疗后(23.8±5.1)μg/L],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23、8.832,均 P <0.05);治疗后,观察组3、6、12个月时 RPR 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72.2%、85.2%、96.3%;对照组53.7%、57.4%、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32、11.372、22.842,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5.9%、79.6%、75.9%;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2.2%、64.8%、57.4%,两组治疗后6、12个月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6.183,均 P <0.05)。结论联合胸腺五肽及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可明显改善其免疫学指标,配合护理措施加强患者防范意识,效果较好,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安晓霞;柳曦光;马国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 显像在初发子宫颈癌及子宫颈癌复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颈癌患者的彩超、HPV、TCT 及部分 CT、MRI 及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结果,并与18F-FDG PET/CT 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终诊断依据病理结果。结果67例患者中,22例终确诊为初发子宫颈癌,22例为子宫颈癌复发转移。18F-FDG PET/CT 确诊为子宫颈癌及复发转移的为41例,占94.0%,18F-FDG PET/CT 未诊断出子宫颈癌及复发转移的为3例,占6.0%。在初发的22个病例中,18F-FDG PET/CT 未诊断出的为1例,占4.2%,而综合辅助检查未诊断出4例,占16.7%;在复发转移的22个病例中,18F-FDG PET/CT 未诊断出的为2例,占7.0%,均为腺癌,而综合辅助检查未诊断出13例,占30.2%。结论18F-FDG PET/CT 显像较余辅助检查对于子宫颈癌早期诊断及复发转移诊断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刘欣;王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