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706
  • 国内刊号:34-1190/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9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4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本刊“健康教育”栏目被评为安徽省科技期刊特色栏目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2016年20期文献
  •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效果。方法将情况相似的需要接受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进行引导,观察组采取超声造影引导。比较两组标本病理满意率、诊断准确率和患者的康复率。结果对照组标本病理满意率为83.2%,观察组为9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 <0.05)。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2.5%,观察组为9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 <0.05)。对照组康复率为87.5%,观察组康复率为9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P <0.05)。结论超声造影比常规超声在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梁建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对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目的:在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通过2012-2013年间未实施三级质控模式与2013-2014年间在该院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相对比,设定护理质量监控护士、质量监控组长以及质量监控护士长三个级别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对比分析在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前后的护理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士考核结果情况。结果质量监控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94.02±2.01)分、病区管理质量评分(94.13±3.04)分、急救管理质量评分(96.22±4.06)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95.13±3.04)分与质控前基础护理质量评分(81.21±3.31)分、病区管理质量评分(81.35±2.34)分、急救管理质量评分(91.42±4.36)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81.74±3.44)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3.07、33.32、8.06、29.17,均 P <0.05)。护理质量监控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平均分(96.35±1.03)分、理论考试平均分(95.73±0.98)分,与质控前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平均分(89.42±2.49)分、理论考试平均分(90.36±1.79)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72、26.32,均 P <0.05)。结论在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改善了护理质量。

    作者:江曼;吴灵飞;刘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斛柏粉敷脐预防顺铂化疗致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斛柏粉敷脐预防含顺铂的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含顺铂(75 mg/m2)化疗方案的患者97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 min 静脉滴注3 mg 格拉司琼止吐;观察组在应用格拉司琼的同时,于化疗前晚用备好的斛柏粉10 g 外敷于神阙穴,每晚换药1次,至化疗结束后次晨停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急性呕吐有效率为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χ2=5.423,P =0.019);观察组迟发性呕吐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χ2=8.867,P =0.003);观察组患者食欲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0~Ⅰ度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9、4.552,P =0.011、0.033);两组Ⅱ~Ⅲ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斛柏粉敷脐能有效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作者:姜庥每;张文静;冯曰珍;贾荣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掌倾角及尺偏角的差异。结果(1)经过手术和康复治疗后,对照组有15例患者达到优,研究组有28例患者达到优(P =0.086);对照组有9例患者为差,研究组仅有2例患者为差(P =0.025)。(2)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掌倾角为(6.5±2.2)°,研究组掌倾角为(8.5±2.5)°,对照组尺偏角为(12.3±4.3)°,而研究组尺偏角为(15.6±6.6)°,研究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t =4.25,P <0.0001;t =2.96,P =0.0038)。术后6个月时,对照组掌倾角为(6.2±2.3)°,研究组掌倾角为(8.8±2.5)°;对照组尺偏角为(12.1±4.1)°,研究组尺偏角为(16.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41,P <0.0001,t =4.93,P <0.0001)。结论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维国;吴晓君;孙晟君;罗靖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地佐辛麻醉后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地佐辛麻醉后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地佐辛麻醉手术的患者84例,按照使用纳洛酮剂量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给予地佐辛输注维持麻醉。术后高剂量组给予14μg/kg 纳洛酮,低剂量组给予7μg/kg 纳洛酮,对照组仅给予对应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苏醒时、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患者苏醒后1 min、1 h、2 h 疼痛及镇静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记录三组患者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前的 MAP 及 HR 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苏醒时、拔管时的 MAP、HR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但在麻醉苏醒时、拔管时,低剂量组患者的 MAP、HR 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患者苏醒各时刻 VAS、SAS 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剂量组患者苏醒各时刻 VAS、SA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发生呼吸抑制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0、3.57%、10.71%,χ2=4.169、1.077,均 P <0.05),但高剂量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针对使用地佐辛麻醉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使用不同剂量的纳洛酮,以降低呼吸抑制,同时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躁动的情况,推荐使用7μg/kg 的剂量。

    作者:李东瀛;李波;张模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匹多莫得联合炎琥宁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匹多莫得联合炎琥宁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RMPP 的1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即炎琥宁组(A 组)、阿奇霉素联用炎琥宁组(B 组)、匹多莫得联用炎琥宁组(C 组)。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 A 组比较, B 组、C 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 <0.05),但 B 组、C 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A 组比较,B 组、C 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 <0.05),且 C 组改善效果优于 B 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三组 RMPP 患儿的 CD +3、CD +4、CD +4/CD +8比值及 CD +16 CD +56均降低(P <0.05),IgG、IgM水平及 CD +8、CD +19均有升高(P <0.05)。治疗后,C 组的 CD +3、CD +4、CD +4/CD +8比值及 CD +16 CD +56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0.05)。随访期间,与 A 组比较,B 组、C 组的复发次数、复发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 <0.05),且 C 组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 B 组(P <0.05)。可以看出 C 组对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较A 组、B 组更为显著,患儿预后更好,反复次数、持续时间降低。结论匹多莫得联合炎琥宁治疗 RMPP 能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倩;王翠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C-C 趋化因子配体2(CCL2)在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肾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尿酸性肾损伤患者29例(慢性尿酸性肾病组),其中男23例,女6例,平均年龄(44.4±8.8)岁。对照组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7例,女8例,平均年龄(40.6±7.8)岁。抽取研究对象外周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LISA 分析血清 CCL2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单核细胞(CD +45/CDCD +14)的表达百分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指标。结果慢性尿酸性肾病组、对照组血清 CCL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56.2(202.6~594.9)pg/mL、245.0(132.2~544.5)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915,P =0.030);两组单核细胞表达量分别为7.4%(5.6%~8.7%)、6.1%(4.7%~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891,P =0.004)。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尿酸性肾病组患者血清 CCL2与单核细胞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 =0.535,P =0.003),同时与尿酸(UA)和肌酐(Cr)呈正相关关系(r =0.584,P =0.001;r =0.012,P =0.460),但是与尿素(U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 =0.145,P =0.453;r =0.746,P =0.453)。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引起患者血清 CCL2水平升高,并且可能通过趋化单核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引起慢性尿酸性肾损伤。

    作者:邓正泊;蒋廷旺;钱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气化逐瘀汤对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影响

    目的:评价气化逐瘀汤对改善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剜除(TUEP)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IPSS /QoL)评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TUEP 术后病理证实为 BPH 合并 HP 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安慰剂组)、B 组(坦索罗辛组)、C 组(气化逐瘀汤组),每组42例。术后1周开始服药,A 组服用安慰剂,B 组服用坦洛辛组,C 组服用气化逐瘀汤,三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后的 IPSS /QoL 评分。结果术后5周,121例患者完成随访,A 组失访2例,B 组失访2例,C 组失访1例。C 组 IPSS 总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QoL 评分分别为(7.16±3.37)分、(4.22±2.70)分、(2.94±2.06)分、(1.47±1.44)分,与 A 组[(13.77±4.50)分、(7.48±3.50)分、(6.29±2.63)分、(2.83±1.72)分]、B 组[(12.77±5.24)分、(8.05±3.88)分、(4.72±3.24)分、(3.07±1.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692、3.544、3.296、2.698和 t =2.326、3.532、2.418、2.414;均P <0.05),B 组排尿期症状评分优于 A 组(t =2.572,P <0.05)。结论气化逐瘀汤能明显改善合并 HP 的BPH 患者 TUEP 术后的 IPSS /QoL 评分,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宋吉顺;袁磊;杨百志;刘怡霞;王爱法;王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基于“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巨大卵巢囊肿剥除两种手术方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基础上,开腹小切口与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7例接受巨大囊肿剥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18例接受开腹小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组,1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收“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CRP、WBC 值。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52.17±3.02)min、(30.09±1.91)mL、(5.75±0.98)d 及(5272.85±355.21)元,对照组分别为(72.40±4.45)min、(29.71±0.56)mL、(5.15±0.31)d 及(11825.59±857.71)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57、1.19,均 P >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 =4.51,P <0.05),且住院费用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t =5.24,P <0.05)。结论基于“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基础上,开腹小切口手术具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少平;刘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 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5例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 =62)与观察组(n =63),对照组采用给予缩宫素,并于胎盘剥离面行“8”字间断缝合术;观察组则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 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率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水平。结果(1)经治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42%(48/62),观察组为95.24%(60/6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24 h 出血量及输血率分别为(1608.37±43.01)mL、(8.89±1.09)min、(101.18±8.73)mL、(221.17±20.58)mL 及4.7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992.28±55.62)mL、(12.83±1.77)min、(145.49±12.19)mL、(255.54±23.30)mL 及16.13%](t =4.559、5.128、3.928、3.382,χ2=5.559,均 P <0.05);(3)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E2、FSH 及 L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两组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均正常,对照组患者中3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观察组有2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 缝合术治疗 PPH 疗效显著,出血量小,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

    作者:牛丽娜;李晓琴;马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三种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探讨三种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并发症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 A 组、B 组、C 组,各32例。A 组为30 mg 肝素钠、B 组为40 mg 肝素钠、C 组为60 mg 肝素钠。评价三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导管留置手术后渗血或皮下血肿、导管位置不良、心律失常、空气栓塞例数分别为:A 组10例、11例、8例、5例;B 组9例、8例、9例、4例;C 组2例、1例、1例、0例。C 组与 A 组、B 组相比,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10.42、4.706和5.450、4.706、7.680,均 P <0.05);B 组与 A 组比,并发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0.693、0.082、0.000,均 P >0.05)。三组患者感染和血栓情况例数为:A 组10例、8例;B 组9例、8例;C 组1例、1例。C 组与 A 组、B 组相比,感染和血栓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4.706,均 P <0.05);B 组与 A 组比,感染和血栓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0.000,均 P >0.05)。结论对 HD 患者实施60 mg 的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进行封管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如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7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组43例和传统开胸(OT)肺叶切除术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 进行疼痛 VAS 评分及术前、术后1 d、术后5 d 进行血清 CRP 检测。结果 VATS 组和 OT 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4±52)min 和(167±45)min,(2.50±0.30)d 和(4.68±0.66)d,(4.77±0.54)d 和(7.20±0.68)d,103±26)mL 和(248±43)mL,11.63%和3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563、3.725、9.621、3.402和χ2=7.504,均 P <0.05)。VATS组和 OT 组术后1 d、术后3 d VAS 评分分别为(6.22±0.82)分和(8.13±0.72)分、(4.46±0.48)分和(6.3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27、3.742,均 P <0.05);VATS 组和 OT 组术后1 d、术后5 d 血清 CRP 水平分别为(38.32±9.59)μg/L 和(58.43±10.62)μg/L,(17.71±5.42)μg/L 和(36.65±8.25)μg/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 VATS 组术后1 d、术后5 d 血清 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 O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541、6.662,均 P <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的手术方式,降低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可作为肺癌治疗的推荐治疗方式。

    作者:杨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主动脉夹层40例急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急诊早期诊治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分型、急诊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首发症状为剧烈胸痛和/或腰背部疼痛25例(62.5%);胸闷、气喘、呼吸困难4例(10.0%);不明原因休克和晕倒4例(10.0%);腹痛伴腹部不适4例(10.0%);肢体麻木无力1例(2.5%);咳嗽、发热伴咯血2例(5.0%)。同时伴有两侧血压不对称,相差>10 mmHg 10例(25.0%)。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异常9例,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波形者3例(6.6%);急诊胸部 CT 平扫10例,急诊核磁共振10例,CT 血管造影检查20例,床旁超声9例。分别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例,心功能不全1例,重症肺炎2例,胰腺炎、胆囊炎、多器官功能不全、肾衰竭各1例,急性胃炎1例;误诊时间1~3 d。28例行覆膜支架治疗,8例转院手术治疗,其余予保守治疗,死亡4例。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凶险,提高急诊医师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开阔诊断思维,及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辅助检查,进行相关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庆市某医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32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某医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种类、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相关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出院病历8126份,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计3320例,占同期总出院患者的40.86%;其中冠心病2262例(68.13%)、风心病353例(10.63%)、肺心病265例(7.98%),占据疾病谱的前三位;NYHA 心功能Ⅲ级以上患者2683例(占80.81%);利尿剂、地高辛、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分别为71.23%、27.23%、70.48%、30.75%、30.78%。统计分析表明:使用过利尿剂与未使用利尿剂患者使用螺内酯的情况比较、患高血压病与未患高血压病患者使用 ACEI /ARB 的情况比较、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与未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86、2.727、61.807,均 P <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区级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高,心功能减退显著,药物治疗规范性有待提高。

    作者:袁跃龙;侯明英;谢辉;李伟;谭建川;刘静;向琳;骆建琼;侯云菊;丁贤彬;谷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 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胫骨 Pilon 骨折患者为研究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6.46±3.56)min]、切口长度[(5.25±0.75)cm]、术中出血量[(36.77±5.12)mL]、石膏制动时间[(13.23±1.77)d]、骨折愈合时间[(12.42±1.43)周]、术后住院时间[(9.89±1.88)d]均小于或短于对照组的(68.76±4.45)min、(12.78±1.54)cm、(84.75±8.65)mL、(20.30±2.43)d、(18.94±2.30)周、(15.67±2.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834,9.455,7.488,6.591,7.033,8.210,均 P <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8,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P <0.05)。结论相比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 骨折疗效更好,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作者:祁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Spect)比较,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骨转移瘤患者进行 Wb-dwi 及 Spect 成像。将骨骼分为六组:颅骨、锁骨、躯干骨、髋骨、上肢骨、下肢骨,Spect 浓聚灶及 Wb-dwi 高信号灶记为阳性病灶数或阳性组,记录两种检查方法发现阳性组的总数及不同组的阳性病灶数。以阳性组总数为单位,并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分别计算 Wb-dwi 及 Spect 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Wb-dwi 探测出阳性组69组,总病灶177处,各组阳性病灶数分别为2、1、85、55、22、12处;Spect 共探测出阳性组66组,总病灶171处,各组阳性病灶数分别为4、3、79、47、20、18处,Spect 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为81.1%、80.3%,Wb-dwi 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为86.9%、84.3%。两种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b-dwi 检出较多骨转移瘤病灶,与 Spect 相比有更高的敏感性;此外还可显示原发灶及骨外转移灶。

    作者:刘帅;吴略;蔡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护理前后 SAS 评分为(56.67±5.99)分、(38.92±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35,P <0.05)。研究组护理前后 SDS 评分为(62.58±6.14)分、(41.15±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623,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32.9±6.6)d、(8.21±1.29)d、6.00%、86.00%、74.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1±10.2)d、(13.56±1.77)d、16.00%、52.00%、4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254、3.829,χ2=5.236、8.292、8.1561,均 P <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而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广泛推广。

    作者:王李军;虞崇娜;李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幕上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血肿(20~3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手术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14.00±3.26)d,平均住院费用(1.10±0.33)万元,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的(25.00±6.58)d、(1.80±0.56)万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999、5.768,均 P <0.01)。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微创手术治疗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12/31比25/28)(χ2=16.093,P <0.01)。结论对于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微创手术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岳盛魁;刘浩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背景音乐对剖宫产产妇及手术人员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背景音乐对行初产剖宫产产妇及医护人员的影响。方法选择施行择期剖宫产产妇204例,以手术日的单双数随机分组,干预组101例,对照组103例,干预组术中播放背景音乐及语言交流,对照组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术中焦虑及疼痛程度;比较产妇术中平均血压、心率变化;对参与以上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干预组SAS 评分、VAS 评分分别为(34.35±7.40)分、(2.0±0.7)分,对照组为(47.85±5.58)分、(2.7±0.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25、4.10,均 P <0.05);术中干预组产妇的平均血压、心率分别为(76.64±8.82)mmHg、(76.18±12.09)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0.75±7.37))mmHg、(87.62±9.23)次/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810、4.443,均 P <0.05)。75%的医务人员认为背景音乐对产妇及医务人员均有益。结论手术室背景音乐可降低初产剖宫产产妇术中的焦虑水平,降低疼痛和不适程度,平稳血压和心率,可以调节舒缓医护人员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孙艳敏;谢芳;杨跃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18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显像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 显像在初发子宫颈癌及子宫颈癌复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颈癌患者的彩超、HPV、TCT 及部分 CT、MRI 及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结果,并与18F-FDG PET/CT 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终诊断依据病理结果。结果67例患者中,22例终确诊为初发子宫颈癌,22例为子宫颈癌复发转移。18F-FDG PET/CT 确诊为子宫颈癌及复发转移的为41例,占94.0%,18F-FDG PET/CT 未诊断出子宫颈癌及复发转移的为3例,占6.0%。在初发的22个病例中,18F-FDG PET/CT 未诊断出的为1例,占4.2%,而综合辅助检查未诊断出4例,占16.7%;在复发转移的22个病例中,18F-FDG PET/CT 未诊断出的为2例,占7.0%,均为腺癌,而综合辅助检查未诊断出13例,占30.2%。结论18F-FDG PET/CT 显像较余辅助检查对于子宫颈癌早期诊断及复发转移诊断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刘欣;王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螺旋 CT 多层扫描结合99mTC-甲氧异丁基异腈亲肿瘤显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 CT 多层扫描结合99mTC-甲氧异丁基异腈亲肿瘤显像(99mTC-methoxy isobutyl isonitrile injection,MIBI-SPECT)在孤立性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住院治疗的 X 线胸片中出现孤立性肺结节影的患者共60例,对其行螺旋 CT 扫描及99mTC-MIBI-SPECT显像。对比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或手术结果,统计分析得出该方法在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结果单纯螺旋 CT 多层扫描显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73.6%、78.2%、79.3%;单纯99mTC-MIBI-SPECT 显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82.6%、78.2%、79.3%;螺旋 CT 多层扫描结合99mTC-MIBI-SPECT 显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为93.3%、93.2%、93.8%。联合检测准确性明显高于99mTC-MIBI-SPECT 检查(χ2=6.783,P =0.010)及单纯 CT 检查(χ2=8.012,P =0.008)。结论螺旋 CT 多层扫描结合99mTC-MIBI-SPECT 显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病变诊断中效果较好,优于单独使用任意一种扫描方法,可明显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病变临床检出率,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莹;谢继承;王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ALB)含量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另外选择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 HbA1c 含量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低值组(HbA1c <7%)、中值组(7.1%≤HbA1c≤10%)和高值组(HbA1c >10.1%)。测定各组 HbA1c、u-ALB 含量,并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 HbA1c (8.85±1.22)%、u-ALB(88.3±12.4)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10.88、54.25,均 P <0.05);糖尿病高、中、低值组HbA1c[(11.02±1.37)%、(8.45±2.01)%、(6.88±1.23)%]均与各自空腹血糖水平[(13.22±2.05)mmol/L、(9.25±1.28)mmol/L、(6.27±0.63)mmol/L]变化一致;糖尿病各组 HbA1c 与 u-ALB 水平呈正相关(r =0.452、0.512、0.968,均 P <0.05)。结论联合检测 HbA1c 和 u-ALB 水平对于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华荣;胡建军;姚燕;陆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压球囊扩张导管在良性气道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

    目的:探讨高压球囊扩张导管在良性气管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9例良性气管狭窄病变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15~83岁。全部病例根据临床症状、高分辨 CT(HR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下观察情况,原则是尽量选择略小于目标正常支气管管径大小的球囊导管,平均扩张1~4次,1次球囊扩张时间为0.5~4 min,扩张压力保持在3~6个大气压,高不超过8个大气压。回顾分析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完全有效19例,基本有效14例,完全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6%(33/39),并发症发生率为35.8%(14/39),无死亡病例。结论高压球囊导管扩张技术是呼吸介入治疗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即刻疗效显著等特点。但如果应用操作不当,选择病例不正确,术中术者对狭窄病变评估不够准确等,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值得呼吸介入医师高度关注和继续总结。

    作者:黄溢华;卢晔;崔会芳;陈旭君;吴奕群;金发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辅助镇静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辅助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A、B、C 三组,每组30例,选择 L2~3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静脉给予镇静药物。A 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10 min,继以0.5μg·kg -1·h -1持续泵注;B 组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继以0.04~0.20 mg·kg -1·h -1持续泵注;C 组先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注药时间60 s,继以0.3~1.2 mg·kg -1·h -1持续泵注;三组均调整药物剂量至患者 Ramsay 评分达3分,并维持手术全程。比较三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生命体征及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A 组起效时间[(11.2±2.8)min]长于 B 组[(6.4±2.4)min]和 C 组[(5.0±2.1)min](t =7.12、9.70,均 P <0.05);A、B 两组苏醒时间[(12.3±2.4)min、(13.8±2.5)min]长于 C 组[(7.4±2.3)min](t =8.36、7.95,均 P <0.05)。在相同镇静深度下,A 组无呼吸抑制和下颌松弛患者出现,而 B、C 组分别有5例和6例出现呼吸抑制,有8例和9例出现下颌松弛;三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A 组心率下降明显,术中30、60 min 和手术结束时心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t =5.02、4.92,4.90、3.95,5.71、4.09,均 P <0.05),因心率减慢需给予阿托品治疗者分别为 A 组10例、B 组5例、C 组6例。结论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咪达唑仑比较镇静效果好,呼吸抑制轻,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是有效、可行的,但起效时间长,且容易引起患者心率减慢。

    作者:倪传宝;佟春廷;殷志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盆腔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肠炎预防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在盆腔放疗中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患者均根据放疗规范行术后辅助放疗;治疗组每次放疗后半小时内静脉滴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不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两组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时间及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分级情况。结果急性放射性肠炎出现的时间:治疗组:第2周有6例占15.0%,第3周有29例占72.5%;对照组:第2周有25例占62.5%,第3周有11例占2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75、15.998,均 P <0.001),治疗组多数患者(72.5%)在第3周开始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而对照组多数患者(62.5%)在第2周就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治疗组发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时间晚于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分级情况:治疗组:发生1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31例占77.5%,发生2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7例占17.5%;对照组:发生1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8例占20.%;发生2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29例占72.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36、24.139,均 P <0.001),治疗组多数患者(77.5%)发生1级急性放射性肠炎,而对照组多数患者(72.5%)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肠炎,治疗组多数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使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推迟,并能够减轻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究。

    作者:马振超;周振兴;张海兵;纪鹏天;俞根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妇产科就诊,要求终止早期妊娠的高危产妇1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以及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2.21±1.41)min,术中出血量为(15.29±4.06)mL,均显著短于、少于对照组(t =7.122、8.256,均 P <0.05);观察组术中疼痛程度分级Ⅰ级的占5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99%,Ⅲ级的占5.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45%(χ2=44.887、44.121,均 P <0.05),观察组宫颈充分软化59例,充分软化率为64.84%,对照组宫颈充分软化41例,充分软化率为45.05%。观察组的充分软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191、8.411,均 P <0.05),对照组发生子宫穿孔2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7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89%,观察组无发生子宫穿孔的病例,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0%。观察组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772,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可显著缩短人工流产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史黎丽;周武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骨科快速通道理念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指导效果

    目的:比较骨科快速通道理念(Fast track Orthopedics,FTO)与非 FTO 理念指导下进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市高淳中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诊断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按照入院日单双数分为 FTO 组(n =17)和非 FTO 组(n =17),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 Harris 评分、患者满意度、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2.0±2.4)个月。术前两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FTO 组 VAS 评分(1.8±0.7)分,明显低于非 FTO 组的(2.6±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89,P <0.05)。术前两组 Harr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FTO 组 Harris 评分(84.9±3.7)分,明显高于非 FTO 组的(72.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43,P <0.05)。结论 FTO 理念可有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减轻疼痛,恢复患髋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甘荫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ICU 医师床旁超声诊断外伤性血腹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 ICU 医师床旁应用超声在外伤性血腹快速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案,评价床旁超声在治疗决策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 ICU 收治的60例外伤性血腹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由经过专业培训的 ICU 医师进行床旁超声检查,比较床旁超声与腹部 CT、腹部 X 线平片对外伤性血腹的检出率,并比较床旁超声、腹部 CT、腹部 X 线平片以及超声科医师超声检查诊断的时间。结果床旁超声对血腹的检出率与腹部 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床旁超声对血腹的检出率高于腹部 X 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46,P <0.01);床旁超声获得初步诊断的耗时为(4.37±2.1)min,明显低于超声科医师的检查(13.86±5.6)min、腹部 CT(22.13±6.9)min 和腹部 X 线平片(28.19±7.3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4.607、21.139、26.338,均 P <0.01)。结论由专业培训的 ICU 医师进行床旁超声对外伤性血腹患者能作出更准确的诊断,耗时短,更符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要求,对 ICU 外伤性血腹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抢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廖彧;陆美华;巫建芳;龙贵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联机血液透析滤过(QL-HDF)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纠正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效果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QL-HDF组和 HFHD 组,测定透析前后血 Ca2+、P3+、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采用 KDQOL-SFTM1.3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上述情况的异同。结果透析前后两组 C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L-HDF 组治疗后 P3+(1.82±0.19)mmol/L、PTH(401.6±16.7)pg/L,显著低于 QL-HDF组[P3+(2.14±0.22)mmol/L、PTH(425.0±17.2)pg/L](t =24.256、21.059,均 P <0.05);除肾病对生活的负担(BKD)外,其余十个领域 QL-HDF 组得分均比 HFHD 组高,症状与不适(SPL)、肾病对生活的影响(EKD)、认知功能(CF)、社交质量(QSI)、性功能(SEXF)、睡眠(SLEEP)、患者满意度(PS)等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工作状况(WS)、社会支持(SOS)、透析人员的支持(DSF)等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L-HDF 组不良反应6例(13.33%),HFHD 组不良反应14例(31.1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P <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QL-HDF 表现出更强的清除能力,患者生存质量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晓辉;史东平;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骨转移癌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骨转移引起癌痛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2例中、重度肺癌骨转移的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观察其止痛效果、生活质量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疼痛强度(PI)评分为(7.62±1.35)分,治疗后为(1.93±2.41)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83,P <0.01);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37.5%),明显缓解11例(34.3%),中度缓解7例(21.8%),轻度缓解2例(6.3%),总缓解率93.7%;不良反应:嗜睡13例,头晕11例,恶心、呕吐6例,便秘5例,皮肤瘙痒、皮疹4例,排尿困难2例,上述不良反应在停药和/或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简单、方便,止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彩莲;林艺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脉软膏与巴氯芬治疗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白脉软膏与巴氯芬改善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4例伴有肢体痉挛的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白脉软膏组和巴氯芬组,每组42例,白脉软膏组予痉挛肢体外用白脉软膏,巴氯芬组予口服巴氯芬片30~75 mg/d,两组连续用药2周、4周、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痉挛水平、疼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白脉软膏组治疗后痉挛水平低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4周、8周后 Ashworth 评分分别为(1.59±0.46)分、(0.89±0.56)分,巴氯芬组在治疗4周、8周后 Ashworth 评分分别为(1.75±0.64)分、(1.45±0.48)分,白脉软膏组 Ashworth 评分明显低于巴氯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16、3.367,均 P <0.05)],白脉软膏组治疗后疼痛水平低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2周、4周、8周后 VAS 评分分别为(2.72±0.54)分、(2.02±0.24)分、(1.24±0.12)分,巴氯芬组在治疗2周、4周、8周后 VAS 评分分别为(3.56±0.44)分、(3.15±0.48)分、(2.58±0.26)分,白脉软膏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巴氯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75、3.359、5.416,均P <0.05)],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8周后 MBI 评分为(64.46±10.78)分,巴氯芬组在治疗8周后 MBI 评分为(50.74±9.18)分,白脉软膏组 MBI 评分明显高于巴氯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62,P <0.05)]。结论白脉软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抗痉挛效果优于巴氯芬。

    作者:李亮;陶林花;施明;任芸;尹汉逵;王月丽;孙燕;林斯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曲马朵超前镇痛对卵巢癌根治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曲马朵超前镇痛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全麻下行卵巢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生成的对照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链接 PECA 泵入曲马朵进行超前镇痛,对照组则在术后以同样的条件泵入曲马朵。患者清醒后均采用苏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 h、12 h、24 h 放射免疫法测定测定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管紧张素Ⅱ,免疫比浊法测定 C 反应蛋白(CRP)的血液浓度,记录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48 h 的 VAS 评分和48 h 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 COR、ACTH、ATⅡ、CRP 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各时间点 COR[由术前(208.5±31.6)ng/mL 升至(446.3±19.8)ng/mL)、ACTH[由术前(35.7±8.2)pg/mL 升至(63.5±9.1)pg/mL]、ATⅡ[由术前(46.8±10.9)pg/mL 升至(75.9±12.5)pg/mL]、CRP 浓度[由术前(3.9±0.7)mg/mL 升至(40.5±2.9)mg/mL]均明显高于术前(P <0.05),观察组 COR[(446.3±19.8)ng/mL 比(570.8±67.2)ng/mL]、ACTH [(63.5±9.1)pg/mL 比(85.2±12.5)pg/mL)]、ATⅡ[(75.9±12.5)pg/mL 比(108.5±18.1)pg/mL]、CRP 浓度[(40.5±2.9)mg/mL 比(51.8±8.5)m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2 h 观察组休息(2.4±0.7)分和咳嗽(3.4±1.0)分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5.812,P =0.017;t =14.606,P =0.044);休息时,其他时间点两组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咳嗽时,6 h[(2.5±0.6)分比(3.1±0.8)分]和12 h 时间点[(2.1±0.6)分比(2.9±0.4)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406,P =0.012;t =12.625,P =0.02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曲马朵超前镇痛联合苏芬太尼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周夏匀;胡如春;陈燕勤;杨世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内镜下乳头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老年人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100例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内镜取石治疗,其中55例患者采用 SEST 联合 EPBD 进行取石(SEST +EPBD 组),45例患者采用单一的 EST 进行取石(EST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碎石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EST +EPBD 组一次结石取净率、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胆管炎分别为98.2%、7.3%、3.6%、1.8%,EST 组分别为97.7%、6.7%、6.7%、3.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SEST +EPBD 组的碎石发生率为3.6%,低于 EST 组的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7,P <0.05);SEST +EPBD 组无出血发生,EST 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5,P <0.05);SEST +EPBD 组的结石复发率为1.8%,低于 EST 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3,P <0.05)。结论 SEST 联合 EPBD 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碎石及出血的发生率,降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

    作者:贾捷鹏;邵泉;张继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胸腺五肽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头孢曲松钠配合临床护理措施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青霉素钠联合苄星青霉素配合护理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胸腺五肽联合头孢曲松钠配合护理措施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2、IL-10等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IL-2:对照组治疗前(20.8±4.9)μg/L、治疗后(42.7±7.3)μg/L;观察组治疗前(19.8±5.1)μg/L、治疗后(54.6±8.3)μg/L;IL-10:对照组治疗前(76.3±16.1)μg/L、治疗后(51.3±5.4)μg/L;观察组治疗前(78.3±4.1)μg/L、治疗后(23.8±5.1)μg/L],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23、8.832,均 P <0.05);治疗后,观察组3、6、12个月时 RPR 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72.2%、85.2%、96.3%;对照组53.7%、57.4%、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32、11.372、22.842,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5.9%、79.6%、75.9%;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2.2%、64.8%、57.4%,两组治疗后6、12个月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6.183,均 P <0.05)。结论联合胸腺五肽及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可明显改善其免疫学指标,配合护理措施加强患者防范意识,效果较好,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安晓霞;柳曦光;马国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硫普罗宁与还原性谷胱甘肽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硫普罗宁与还原性谷胱甘肽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化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于出现肝损后即给予1.8 g/d 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连续7 d。治疗组硫普罗宁0.2 g/d 静脉滴注,方法同上,连续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65, P <0.05);两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75、1.23、0.97、0.95,均 P >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组中 ALT、TBIL、AST 和 ALP 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 =4.67、6.13、4.76、6.90,均 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 >0.05)。结论硫普罗宁相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肝损伤中,临床疗效更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陈卢臻;陆风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韧性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住院期间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疾病应对方式的现状,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应对方式量表对150例甲状腺癌术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此次调查有效问卷144例,有效回收率96%。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平均得分为(55.85±16.08)分,应对方式的平均得分为(47.65±4.24)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心理韧性中的坚韧性纬度、信念纬度、适应性纬度均是患者应对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患者对疾病采取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水平高低相关,临床上应注意关注甲状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维护,采取有力措施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恢复健康。

    作者:胡忠纯;梁冠冕;韩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团队护理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团队护理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全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加强技术操作训练、加强病房管理、加强抢救物品管理,建立密切的配合流程。对患者、患者亲属以及主管医生进行关于团队护理定位配合抢救流程的整体满意度评价。结果该科护士以组织有序的、规范的急救流程,成功救治53例患者,急救后满意度调査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达97.67%、家属90.90%以及医生100%。结论团队密切合作急救流程将急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规范救治程序,可提高急救效率和救治成功率。

    作者:王俏莉;郑孝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碘131治疗后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一例

    男,46岁,因反复头昏、乏力6 d,意识障碍半天于2015年7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眼球突出、怕热、多汗、易饥、手抖症状,未重视;12 d 前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Graves 病,未予抗甲亢药物治疗;7 d 前于核医学科行碘131治疗;6 d 来反复出现发作性头昏、乏力、出汗,进食后好转,未诊治,半天前出现呼之不应,急救到达时测血糖1.3 mmol/L,静脉补糖后神智恢复,复测血糖9.8 mmol/L。既往有吸烟史,余无特殊。入院查肝、肾功能正常,皮质醇(空腹)627.00(171~536)nmol/L;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4.80(3.6~7.5)pmol/L,游离甲状腺素58.80(12~22)pmol/L,促甲状腺激素<0.005(0.27~4.5)mIU /L,肿瘤相关抗19951.60(0~37)U /mL。静脉血糖1.8 mmol/L 时胰岛素>1000 mIU /L,C 肽36.6 ng/mL(12.200 nmol/L),胰腺 MRI 及增强未见异常。血清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阴性。符合诊断标准,诊断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 Graves 病”,住院期间发作频繁,3~5次/d,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时也有发作,未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维持血糖时血糖波动在2.1~14.6 mmol/L,1周后发作频率减少,约1~2次/d。出院后未予治疗,经过1个月后患者门诊随诊,低血糖发作频率进一步减少,1次/d,查静脉血糖4.8 mmol/L,胰岛素>1000 mIU /L,C 肽20.7 ng/mL(6.9 nmol/L);6个月后复查查静脉血糖4.7 mmol/L,胰岛素12 mIU /L,C 肽1.20 ng/mL (0.4 nmol/L)。

    作者:王坤;沈俐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临产后脐带血管破裂胎儿抢救成功一例

    女,26岁。停经38+6周,自觉阴道流夜4 h 于2015年11月1日入院,查体:T 36.2℃,R22次/min,P 100次/min, Bp 120/80 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情况:宫高35 cm,腹围109 cm,左枕前(LOA),头浅入,胎心140次/min,宫缩未及,胎膜破,试纸阳性,估计胎儿大小3400 g,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6 cm,髂嵴间径28 cm,骶耻外径23 cm,坐骨结节间径8.5 cm;肛查:宫颈软,近展平,宫口容1指,胎头低点位于坐骨棘上3 cm(S-3),骨盆内测量未及明显异常,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6分。B 超检查(2015年11月1日):宫内孕单胎头位,后壁胎盘, II 级,羊水池深度60 mm,脐带绕颈1周,胎心监护反应型。入院相关化验检查大致正常。产妇于2015年11月2日17:30临产,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21:00宫口开5 cm,胎头低点位于坐骨棘平面(S =0);胎心监护:可见脐带反应,21:30胎心突然减慢,低达60次/min,持续3 min,予吸氧、改变体位无缓解,立即予阿托品0.5 mg 肌内注射缓解宫缩,急症局麻下行剖宫产术。术前胎心升至100~110次/min,于21:39娩一男活婴,1 min、5 min、10 min 的 Apgar 评分分别为8(呼吸、肤色各减1分)分、10分、10分,体质量3300 g;术中见脐带长约35 mm,绕颈1周,脐带胶质内出血,形成血肿,脐带扭转过稀,取脐带送病理检查,结果回报(2015年11月6日):脐带组织间质水肿,血管3根,部分血管壁纤维增生,管腔狭窄。

    作者:怀其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微创治疗进展

    该研究以查阅新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节段稳定性、治疗原则、适应证及多种微创手术方式的近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微创治疗方式多样,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滑脱的程度、有无椎体节段不稳、患者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患者的情况,结合医师自身的操作技巧,从而选择适合每一个患者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左艮乐;常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进展

    垂体腺瘤起源于腺垂体的细胞,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5%。30~60岁是垂体瘤的发病高峰期。大部分呈缓慢、局限性生长,但有30%~40%呈侵袭性生长。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方法(泌乳素瘤除外),目前国内学者多主张在大程度保护周围重要结构的情况下尽可能全切肿瘤,并进行综合治疗。本研究对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子金;张刚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前及孕早期健康教育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作用

    目的:探讨对孕妇在孕前及孕早期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进行孕前相关检查的适龄备孕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产前及孕早期健康教育的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孕妇介绍常规教育,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同时接受产前及孕早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备孕成功的孕妇妊娠期间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经过不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良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P <0.05),两组孕妇经过不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孕妇控制饮食、自主监测血糖及合理运动等的平均依从情况(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8,P <0.05);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5.45±0.29)mmol/L 明显优于对照组(6.29±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5,P <0.05);观察组餐后2 h 血糖(6.60±0.89)mmol/L 也明显优于对照组(8.42±1.7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6, P <0.05)。结论对孕妇在孕前及孕早期进行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体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孕妇在妊娠期间患妊娠糖尿病,保证孕妇与胎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生命安危。

    作者:蒲迪婧;刘青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关于投稿等事宜的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关于双语著录和“利益冲突”等撰写格式的规定

    各位作者:为落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排规范和汤森路透“New Edition”等著名数据库的收录要求,以提升杂志的品牌影响力,《中国基层医药》杂志从2016年第1期起对来稿格式要求作如下修订。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关于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不少作者在投稿时,对所在单位的中、英文名称的书写不够规范,不少单位在开具“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时,使用的公章与文稿中所书写的不一致。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将影响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及文稿发表后文献计量学的统计等工作。为此,本刊就作者单位名称的书写要求如下:(1)作者在投稿时,首先应列出单位名称的全称,具体到所在科室,并且写明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编。(2)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3)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上的公章内容,须与文稿中所书写的单位名称一致。(4)由不同单位共同撰写的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由论文的资料提供单位(一般即为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开具“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5)如文稿作者为集体作者,英文摘要的作者项中,应列出本文稿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6)如文稿第一作者在投稿后工作单位有变动,英文摘要的作者项中,应同时列出第一作者的原单位及现在单位。(7)通信作者要附上通信地址和电子信箱。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协办单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校对注意事项

    为保证作者文稿刊出准确无误,作者校对校样时,请按以下要求校对:(1)必须回答编者提出的问题(有“?”或横线处)。详核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名称(邮编)、科室。(2)对正文(包括外文字母及大小写、刊名缩写是否规范)、标点符号、数据、图表、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认真细致逐一校对。无原则问题,尽量不改动。(3)若改动,宜在校稿的空白处写出(毋须重描编辑已改过的字符),只需直接订正,毋须重新誊印文稿。而电子稿则只须下载后用“修订格式”修改发回即可。(4)务请核查文内角码是否与文末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参考文献缺项的内容,按本刊规定格式补充(如前3位作者全录,卷、期要同时写明)。(5)认真核查法定计量单位及药物剂量;认真核校文内、表和图中的数字有无计算错误;认真复核统计学处理,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如χ2值、t 值、P 值的大小)。(6)校毕请在校样上签名(以示对样稿负责),并于收到校样3日内将改动校样挂号回寄责任编辑收,以免延误刊登。对于电子核校稿应于3 d 内发回修改稿,可附以修改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关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 ng·kg ~-1·天~-1应改为 ng·kg -1·d -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 ng/kg/min 应采用 ng·kg -1·min -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 ng/kg·min -1的形式。在首次出现不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处用括号加注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下文再出现时只列法定计量单位。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单位可以使用 mmHg 或 cmH2 O。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 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